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思考(全文)

摘要: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迅猛发展的动因,剖析了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中外合作办学今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动因;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9-0009-02

一、中外合作办学迅速发展的动因分析

1.中外合作办学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近些年来我国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急剧增长,主要原因有:一是改革开放后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对高层次人才需求迅速增加。二是我国高等教育需求的压力还来自受教育年龄段人口绝对数的增加和人民大众受教育范围的扩大和程度的提高。人们在解决温饱后自我发展、自我提升价值的需求与愿望迅速彰显。三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学历、文凭的求职者占有巨大优势,且待遇与受教育程度成正相关。四是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在大众中根深蒂固,父母们节衣缩食也要供儿女接受高层次的教育。随之而来的是我国高等教育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我国自有的高等教育资源已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而国外高等教育有着大量的优势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求学选择,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因此,中外合作办学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很多学生和家长的追捧,参与人数从2000年的3.9万人迅速膨胀到2008年的17.98万人,我国随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跨境教育输出国。

2.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符合国家的需求

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要求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在短时间内培养我国对外开放急需的、拥有大量具有涉外知识、能面向国际市场、适应国际竞争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中外合作办学还可以弥补目前中国教育所短缺的学科。同时教育部分地对外开放也是兑现我国入世之承诺。

3.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顺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我国加入WTO后,随着经济、文化等领域国际交流步伐的不断加快,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已成为必然趋势,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实现国际化的模式之一。大学可通过合作办学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大竞争力。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国外高度发展的高等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收费也为高校创造一些的经济利益,对弥补财政拨款不足、改善办学条件也有裨益。

4.外方动因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较完善和发达,普遍存在剩余资源,外方办学者有着强烈的为剩余教育资源寻找出路、输出教育资源的要求,以便把合作办学收入作为其教育投入的有效补充,世界经济危机以后,很多国家压缩了教育开支,这种补充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外方办学者通过合作办学还可扩大国际影响和知名度,抢占国际市场,一举多得,所以,他们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很高。

二、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剖析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迅猛发展,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其中一些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从未遇到过的。

1.专业分布不合理

不少大学为了经济利益,在合作办学的专业选择上偏重选择办学成本相对低廉的商科、管理以及计算机等学科,低水平重复办学,而不是兼顾大学自身优势和我国社会需求选择特色专业,使得中外合作办学中缺少我国急缺的医药类、农林类以及其他尖端领域的专业。

2.缺乏质量保障和认证体系

各国教育质量标准与评定方法上存在很大差异,按照这个国家的标准是合格的教育,用其他国家教育服务标准衡量就可能不合格,这种标准上的不统一造成了质量认识上的错位,从而导致跨境教育质量保障上的困难。目前,我国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还没有一个科学的衡量标准,没有一个师资水平、课程、教材、教学条件、就业率等的综合评价体系,特别是教学质量评估难。很多学校虽然建立了自我评价机制,但因为没有国家统一标准及质量认证,可信度普遍不高。

3.缺少历史积淀,制度建设跟不上

中外合作办学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当时只有非学历培训,到了20世纪90年代也只是出现了少量学历学位教育,但其中大多数只开展了两三年就停止招生了,很少有延续到现在的,所以,之前没有太多合作办学经验可供借鉴。历史短、成功经验等的积淀效应差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先天不足。21世纪初期,中外合作办学在短期内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各种类别、层次的大学争先恐后地开展合作办学,涌现出覆盖多种专业、多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学历学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迅速融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扎根于高校之中。也正是由于今天的中外合作办学是短时间内迅速膨胀起来的,整个中外合作办学没有历史积累,所以有价值的制度建设无从谈起。

4.监管缺失

首先是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针对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缺少必要的引导、后续服务和相应的扶持,在审批、税收、外汇及收费等方面普遍存在监管问题,缺乏严格的办学质量监督。

其次,我国高校对国外合作方的监督严重缺失,对国外合作方是否引入了优质资源缺乏有效监督。在师资配置方面,有些外方学校参与合作教育的教师并非学校原有的教师,更谈不上资深教授,而是外方从社会上招聘的、短期派到中方授课的教师,不论水平还是责任心都不达标。在其他资源,如经费、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配置方面,我国高校对合作方也缺少必要的监督手段和机制。有些学校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占比很低,办学质量很难保证。

5.片面追逐眼前经济利益,缺乏长远眼光

我国加入WTO时,承诺教育部分地对外开放。在WTO框架下,跨境教育被归为服务贸易,这种制度安排使教育服务具有了商品属性,办学者必然要更多地考虑办学收益与成本的平衡,考虑办学的经济效益,这不可避免地对办学质量控制造成影响。在中外合作办学中时常出现这种现象:学习成绩差或违反校规的学生按规定应予留级,甚至开除,但因办学收益与学生的数量呈正比,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该留级的学生不留级,该开除的学生不开除,学籍管理制度被弱化,办学者的权威力、公信力逐步消失。我国很多高校(包括国内重点高校)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只顾眼前经济利益,既缺乏品牌意识,更没有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眼光和胆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外合作大学的特色与未来展望
【TOP】家门口就能上国外大学!我省新增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2017年正式招生
观点 | 关于中外合作办学内涵的思考
教育部:已与58个国家签署
发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 提升教育服务供给质量
“洋大学”,带给我们怎样的灵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