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和途径(全文)
userphoto

2023.08.16 北京

关注

摘 要:双师型教师是高校培养教师的方向,一直以来,引起了很多的关注和讨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一门年轻的专业,同时也是急需壮大的专业,这个专业最大的特点就是集理论和实践于一体,这恰好和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暗合,但是,在双师型教师的提法有了一段时间的今天,汉语国际教育领域还没有自己专门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这正是本文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汉语国际教育;培养问题和途径

一、汉语国际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含义界定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加快建设兼有教师资格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在当下并没有准确的定义,争议区在于“双师”是指哪两个方面,对此,有很多看法,有人认为双师型就是双证教师,即一方面拥有专业技能方面的证书,另一方面具有理论知识上的证书,在我看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可以定义为一方面具有对外汉语专业的相关背景,满足理论上的要求;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对外汉语的教学经验,可以是在相关机构教授过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或是在相关的机构的对外汉语系访问交流过,这样双方面结合起来,就可以称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双师型”教师了。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意义

首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要培养“双师型”教师。

以吉林师范大学的标准为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外文学、文化及其交流有全面了解,能适应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需要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和英汉双语教学及研究的创新型师资和后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育管理人才;培养能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适应现代国际社会需要的,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其次,就业市场的需求要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双师型”教师。

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加深,对外接触也越来越多,全球兴起了一股汉语热,随之,对外汉语教师供不应求,在这个大环境下,对外汉语教师的培养迈出了加紧的步伐。不同于其他的教师,对外汉语教师所教授的不只是语言知识,对外汉语教师还扮演着文化的传递者和国家友谊的桥梁的角色,这样的定位要求对外汉语专业的毕业生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此外,还要有出色的教学实践能力,这样才能经得起需求的考验,要求具有双能力的学生,那么作为老师,自然也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双能力了。

三、“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现状

与火热的对外汉语热相比,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教师的培养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局面,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首先,本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来源单一。

本专业的教师主要来源于语言学专业的毕业生,从校门直接到校门,只是身份从高校学生转变为高校教师,边学边教的现象很普遍,但是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多来自于理论,并不了解生活中对外汉语教学真正的样子。

其次,本专业教师对“双师型”教师的关注不足。

当下的高校教师评职晋级科研是重要的一部分,高校教师最关注的是科研,为了更早地晋职称,每个教师都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了写论文、发表著作、参加课题和力争获奖上,在晋职的道路上,大家前赴后继,但是在教学环节上,往往都投入不够。

第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缺乏奖励政策

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必然要制定一套适合高校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引入竞争机制,实现量化和科学化管理,体现政策的导向性和激励性。

但是目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上,没有出台很有效的刺激机制,比如在教师外派基地的支持上、经费的落实上、实践归来后的教师的重视上,考核中对于双师型教师的侧重等都没有明显的优势,这样势必抑制教师对双师型的兴趣,影响了双师型教师的建设。

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对策

首先,为教师参与到“双师型”教师行列中提供培训、学习、交流的机会。

通过进修、培训、专业实践,提高本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学历学位进修、校内职业能力培训、学校与对外汉语机构的合作培训、与国内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老带新、选派教师以对外汉语教师的身份出国培训等,不断开拓进修、培训的途径和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派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进行进修和培训。

专业教师参加对外汉语教师资格的考试,取得证书,这是双师素质的重要体现。通过全方位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从业素质,促进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其次,从学校的角度,可以考虑将双师型教师的经历纳入到教师考核中。

将双师型的经历纳入到教师考核体系中,双师型的经历会占用教师的精力和时间,在考核和评职中考虑到这一点,将大大减轻教师的顾虑,鼓舞更多的教师对双师型教师感兴趣,进而自愿加入进来,对参加双师培训的教师给予特别的奖励,如经费的支持和评职晋级时算作考核的一个部分,此外,还可以考虑在教师联系实践基地时给予帮助,会更好地推动教师对实践的热情,保证实践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芳霞,李德恩,朱霞.法学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探析[J].前沿,2010,(11):190.

[2]王艳荣,陈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吉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例[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98.

[3]陆俭明.汉语教员应有的意识[J].世界汉语教学,2005,(1):60.

作者简介:莫娇(1987-),女,吉林四平人,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对外汉语教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日一专业,高考不迷茫!-《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 文学学士
全球急需500万国际中文教师,对外汉语专业你不了解一下?
对外汉语资格证好考吗?
2018汉语教学案例评选
信阳师院成立对外汉语培训和考试基地 --文化中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