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旱!

已经一个多月没有下过一场大雨了。

持续的高温,烧得人胸口干灼。脚在地里走一圈,灌满一鞋子的灰。

从山上来的溪水比往年同期少了四分之一,河床窄窄的,卵石露了出来。“和冬天水最少的时候差不多”,老园说。

最近我们移栽了两块地的辣椒苗,挖穴时往下很深都是干的。种好等傍晚气温凉下来,我们就赶紧提着水桶去浇水。可第二天日头一出来,又全部耷拉着脑袋。只有盼望它们努力活过今天的日头,挨到下一次浇水的时候。

最后还是有很多幼苗没有挨过去,焦枯得缩成一根根麻绳似的。见此我们把田里脱粒后剩下的油菜壳收集起来,覆盖在辣椒周围,以减少水分蒸发。又从邻居家接了水管,拉着老远,一窝一窝浇透。

 干渴的玉米地

什么时候才下雨呢?

不光是辣椒,日渐干裂的土地上长着苞谷、西红柿、茄子、黄豆、黄瓜、丝瓜、南瓜、四季豆……像是无数鸟窝里嗷嗷待哺的幼雏,张大着嘴巴。

过了几日,天气预报终于说将有冷空气从北方过来,带来三四天的降雨。可等到那日,我们这里的太阳还是准时出现了,只在次日有一场断断续续的小雨。我赶紧移栽长密的苞谷,趁机让老天帮我浇定根水。心里这样想着,它就唱反调似的,把雨停了,过后便再不肯让来。

于是我们又重新拉着水管去地里。



这两天村里各家各户都赶着插秧,争先恐后,把河水抽断流了。我们的秧苗没放化肥,长得慢,可以再等两天雨。问候更大山里的壮族朋友,她家却还没播种。

“今年太旱,没有水,没法犁田”,她解释说。

“可以撒旱秧啊!”

“旱秧也得有点水撒才行,关键是一点水都没有,村里开生产路,水渠被埋,水被堵了。然后水又比较少,拉管都没用。”

“那麻烦呀。”

“先等等吧!能种就种,不能种就明年再说咯。”

又担心石山里的瑶族朋友,果然收到坏消息:“几留了一个多月不下雨啦,今年可能有些植物收不了种子啦。”

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干裂的稻田

为什么会这样干旱呢?

问了村里很多老人,他们也说不出准确原因,只大概说这几年奇怪气候越来越多,要不就是大涝,要不就是大旱。问年轻人,他们又解释说是现在全球气温变暖。似乎背后都是些说不清楚的原因,离我们很遥远、且无能为力的样子。

可真的是这样吗?

想起上个月出门参加水稻学习班,过三江侗族地区,车上搭了两个朋友,其中一个是本地侗族。那时我们正翻过重重大山,山上种满了杉木。

侗族谚语里说:“无山就无树,无树就无水,无水不成田,无田不养人”。我想这正是山区涵养水源的所在。

没想到两人却抱怨起这几年杉树种太多——大家把其他杂木都砍掉,全种上了杉树。杉树木质好,比一般树更能买个好价钱,历来是侗家起木楼的原料,很早就有人工造林的历史,可如此大规模单一化种植,却是近代以来才愈演愈烈。

“全部种杉树,就和全部种桉树一样有害了!”

原始植被破坏后,只让单一物种生长,让森林失去了原本丰富多层次的立体结构,保水能力也随之减弱。试想一下,以前人们走进森林,抬头有高大的巨木、爬藤,身边环绕着各种各样的枫树、杂木、灌木和浆果,脚下是软软的青苔和蕨类,交杂错落。而现在杉树遮蔽了一切,阴暗的地面只有光秃秃的一片。

砍伐中的经济木材

无独有偶,前两天想吃芭蕉,联系上了云南元江的傣族阿姐,她早年曾外出打工,但一直怀念幼时傣家的竹楼、芭蕉、稻田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几年前和丈夫一起回家务农,接手父亲山里的果园。

“最近每天都是四十多度,鸡鸭鹅热得直叫。”她向我说:“小时候,村里是土路,门口是水田,屋后是大山。现在村村水泥路,路灯……然后水稻田都是水果地啦。”

想起2018年去云南金平大山里采访,当地的哈尼族、苗族也和我说过同样的话:现在大家都不种水稻了,改种香蕉,那个挣钱多。只见家家户户、屋前屋后都被香蕉林包围着,树上挂着香蕉,门前堆着香蕉,人吃香蕉,鸡鸭猪也吃香蕉。

“这样水改旱,种植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大吗?”我赶紧追问。

“从这两年的天气来看,也是有影响的,因为整个县都在栽种水果,很多大山都开发了,就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今年就特别明显。”阿姐回答。

眼前浮现出曾经去到元江不远处新平看到的景象。那些连绵的高山上,全是裸露的泥土,寸草不生,只种好像剑麻一类的经济作物,满目疮痍令人头皮发麻。

哈尼族民房前堆放的香蕉

去年10月,我在泰国北部山地一个名叫Nongtao的克伦族村庄居住了一个多月。那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地方,民风淳朴,作为生活根基的水稻生产中至今保持着集体劳动、相互帮助的习俗。

克伦族信仰万物有灵,水稻种植中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有与之相应的仪式。村民们通过仪式,与自然的神灵和恶灵沟通,请求保佑,感恩保佑,或者为不敬的行为忏悔。在我的研习计划中有一项很重要的活动——参加水稻丰收的庆祝仪式,那天村民们将用今年的新米酿成米酒,献给“水稻母亲”,然后全村欢饮。可直到我离开,这个仪式也未如期举行。

“今年收割结束的时间,比往年晚了半个月。” 我在村里的导师Kwiv告诉我,因为水源不足。不断涌入山区的新兴事物日益刺激着村民的消费欲望,近十几年来,随着整个泰北山地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用水日益紧张,今年一些高海拔水田的插秧时间一再推迟,加之全球气候变暖,给粮食生产带来更多不确定性。“这几年炎热的天气越来越多,雨水变少。”不止一个村民向我发出这样的感叹。

克伦族水稻的收获日期一再推迟

为了追逐经济发展,我们已然向自然透支了太多。

这几年来不断游走在山地部落,看见了太多的美好和光辉,也目睹它们在变迁中无声消亡。我愈发担心未来的生态环境是否会变得越来越不适合耕种,乃至生存?

可当我回忆这些的时候,又分明看到年轻一代的原住民也在用他们的方式来守护祖地,具体而微,却无比踏实:

春耕来侗族朋友把幼子带到水田边,让他第一次见证播种;傣族阿姐和家人一起种植的生态芒果,经过无数次浇水后终于即将成熟;而在Nongtao繁茂森林的荫蔽下,有机咖啡树正开满白花,Kwiv给自己磨了一杯咖啡,正享受插秧前难得的闲适。

写至此已是夜深,泉水也终于汩汩流入我们的秧田。想起克伦族朋友Oshi写的小诗,他曾在满天繁星下的篝火堆边,弹起Daina,轻声为我们唱诵:

Ho-Koe
(Crying Earth, Earth, Mother Earth)
Long time ago, 
nothing belongs to us on earth.
Entire creatures, big or small, 
live their life with freedom.
 
My beloved friends ...
nature is the one who gives us life & soul.
Please take care our trees. 
Take care our cool flowing river. 
Take care taro, rice and varieties of seed.
.
Elder have taught:
We drink water ...take care water.
We use soil ...take care earth.
Please take good care.
And our stomach will be full of food.
Our skin will get cover by fabric.
.
It’s time ...
that silver and gold can’t guide us anymore.
Bee wax candle & rice bush will guide us to survive.
.
Hold our hands, walk together.
Hold every heart of us tightly on our one ground.
I wish peace will be bloom.
Let love & light of wisdom lead us the way.

我们喝水,因此照料水源

我们利用泥土,所以照料大地

金银在此时已经无法带领我们了,

蜂蜡和稻米才能指引生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日一题 综合题——紫鹊界梯田
“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文选登|高建林:千年沧桑长安闸
刻在山间的大地艺术
告急!暴塘+中毒+绝收...几十年不遇大旱袭击,1000多万亩稻虾养殖塘受灾,苗价或暴涨
【散文】为《红旗渠》喝彩 ‖ 袁征
16.水的记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