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大附中成立“差生班”?院长说,我们不给学生贴标签

2021年的春天,北大附中未名学院正式成立。自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北大附中高中部的部分学生将被推荐进入这一新成立的学院学习。

这个新学院希望帮助的是那些学业遇到一定瓶颈,但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学生。那么,作为基础教育改革先行者的北大附中,是要成立“差生班”、“留级班”了?

今天,让我们看看北大附中未名学院院长究竟是怎么想的。

(来源:“北大附中高中部”微信公众号)

作者 | 刘慈航(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助理、未名学院院长)

01

当前教育的突出问题

和我们的办学理念

众所周知的是,我们大多数人所经历的教育,都是以特定目标为基础展开的,从小测验到考试,从最好的小学到最好的初中,从最好的初中再到最好的大学。

这样一个定义清晰的系统帮助很多人通过努力突破了所属阶层,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但它的弊端也开始显现。

问题一:统一目标抹除了个性差异

为了一定程度上的公平,我们不得不统一量化评估上述目标,而一旦目标被统一,评价结果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出高、低、好、坏,学生也会因此被贴上“好学生”、“差学生”的标签,这种标签所带来的心理暗示则会进一步摧毁学生的自信心,进而陷入恶性循环

如果我们回忆自己的学习经历就会发现,自己或身边的朋友在被贴上了学习不好的标签后还能力挽狂澜、绝地反击的例子应该不会太多。我们更可能回忆起来的情况是好学生永远都那么好,差学生一直那么差,好学生越来越努力,差生似乎怎么都叫不醒。

这样一个普遍难以做到的事情,背后一定有其客观原因,而不仅仅是某个个体自身的问题。或者说,一个让一半的人(平均分以下)都有问题的系统,本身大概率是有问题的

柏拉图的理性学习回忆理论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一种回忆,知识从一人出生就在身体里,就像手机的“出厂设置”,只有当我们接触的知识迎合了我们的“出厂设置”时,它才真的能够被吸收内化。

抛开其中的神学色彩,这种说法很有借鉴意义。

所谓“差生”,也许就是他们的“出厂设置”与其他人不同,当我们给他们提供的是相同的内容、标准和要求时,他们需要付出的努力和代价就是会比其他人高得多,但这不意味着他们在另一个体系中会无所作为

恰恰相反的是,各个领域的尖端人物——体育界的明星、辍学创业的企业家、甚至是宗教中的某位僧侣,他们从自己特定的环境中来,有着完全不同的学习经历,却都可以在认知上超越常人,取得社会的尊重与认可,可如果把他们拉回到一个普通中学课堂去参加一次期末考试,也许分数也不会很突出。

这是未名学院的第一个理念——“自主目标”的来源我们不给学生贴标签,也不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要求他们,未名的学生人数并不会太多,所以与每一个人共同设定好自己的路并不是不可能。

未名第一期的学生将主要是第一学期挂科数量比较多的同学但挂科多只能说明他们对于现有体系不够适应,并不代表其他。对于这些同学来说,如果有清晰的方向和目标,即使方向很小众,他们也可以在未名得到相匹配的学习计划。

当然,还有一些同学可能没有这样的目标,他们还在寻找,寻找的过程并不一定一帆风顺,在这段困难的时间里,他们在学习上落后了,便可以把这里当作一次清零的机会,让自己从追赶中解脱出来,找回自己的节奏。

人们常说人生没有所谓起跑线,但如果感觉自己输了怎么办,那就来未名,自己重新画一条起跑线,但这次,你也必须自己画好终点线。

2021年2月28日下午2:00,未名学院开学见面会在北大附中探月楼举行,新的团队、新的环境、新的学习方式……这是未名学院全体师生新航程的始点。(来源:《北大附中·2021银杏时报·惊蛰》

问题二:为了目标破坏了过程

最近,有一部电影叫做《心灵奇旅》,它说我们每个人出生之前,都有一个像“小幽灵”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每个小幽灵需要去不同的房间收集标签,有的标签影响性格,有的影响能力。当集齐6个标签时,就可以降生到地球。

这当中的最后一个标签是最难获取的,小幽灵们要在导师的带领下来到“世界大厅”体验人生(开车、运动、做饭等)。只有找到了自己所爱之事时,才能将6个标签变成一张通往地球的通行证。

这真是个有意思、又有寓意的设定,但在电影最后,导演却重新强调了一遍,其实小幽灵在世界大厅里找到的不一定是人生的具体目标或者职业,而是希望生活的冲动和热情。

有时,因为我们过分强调目标,让目标对过程的意义产生了反噬作用。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就主张过教育无目的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对将来生活的预备,不能把教育当作某个目标的工具。

这种说法也许看似过于乐观和浪漫,但它反映的价值主张和意图解决的问题是切实存在的。

我面试过很多人,他们大多是最好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希望来到附中做老师,我常常会问的一个问题是,请他(她)复盘一下自己的教育经历,告诉我哪些经历对他(她)产生了意义。

他们很少会说某次考试让我特别有收获,或者高考考了多少分让我受益终生。事实上,大多数人可能连自己的高考分数都记不得了,当回忆起高考时,他们常说的是应该经历一下,可以磨练人生意志。这听起来也是在讨论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相反,他们真正会回忆的是某段经历、某个环境、某个爱好、某个老师......

未名的第二个原则就是,这里的课程必须带给学生能够回忆起来的意义和过程

常规的学科教材与课程往往会依据学科规律来设计,从基础到拓展再到提高,这无可厚非,但基础的往往是抽象、枯燥和陌生的,在老师还没有将课程推进到让学生产生回忆之前,同学们可能就已经走神了。

因此,很重要的一件事是,在一定程度上去重构学习的顺序,让学生体验到这个学科中最有魅力、最贴近他们生活的部分,并带动他们以某种形式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

未名学院的教室(来源:《北大附中·2021银杏时报·清明》)

02

我们希望帮到学生的办法

除了上述宏观上的理念,未名学院在具体课程设置上希望通过以下方法来帮助到学院中的学生:

方法一:做减法与自主目标

未名学院的课程要先在难度和范围上进行精简,这种精简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并结合学生自主目标而产生

对于出国、参加艺术类考试等方向的学生而言,可以适当减少他们的所学科目,只需要达到目标对应的要求即可。而对于高考生来说,根据大学和专业要求,可以降低他们部分学科的学习难度。

根据学生的目标,在课程安排中做好减法,可以为解决问题留出时间、空间与精力。

方法二:小班化与灵活安排

未名学院课程的总体学程按照1.5年来设计,目的是希望同学们在高二毕业后可以继续进入预科部或国际部

在这1.5年的计划里,学院会随时调整同学们的分班方式,增加对应的小班辅导,给同一进度中再次落下的同学补修。

人数足够少的班级和做减法后的课程内容所带来的优势是,可以让每个同学慢下来,同时做到充分的个性化。

如果你希望延长某个模块的学习,老师都可以为你设计。有特殊方向需求的学生,也自然可以申请为目标相关专业课程(专修)分配一些学习时间。

学院里没有明确的假期、上课的界限,根据每个人的特点不同,很多任务和学习会延长到假期,目的是让学习成真。

首期学生将在未名学院完成3个学期的学习,但未名学员没有明确假期,会随时根据学生情况增加假期的补修。(来源:《北大附中·2021银杏时报·雨水》

方法三:学习管理与意义学习

教学方法上,未名学院会更加强调对学习的管理

事实上,同学们学不好一个学科的原因往往也是学不好另一科的原因。学习方法和系统结构的缺失,就如人体免疫系统缺失一样——面对任何问题时都束手无策。

记录、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反思、设计、表达,让同学们真正掌握这些共同的学习技巧,是教师作为学习指导者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课堂上,无论是项目制学习、还是讨论课,只要能让我们的学生对它产生记忆、感到意义,学院都会去尝试

03

我们不希望被定义为

“差生班”“留级班”

我想每一个家庭都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不管学习附中哪个学院的课程,家长都希望孩子们能快乐地生活,但同时也千万不要失去参与社会竞争的机会。

在开始“比赛”之前,学生们必须先解决生活中的另一个问题——融合。如果学生因为学习而丧失了和同伴、家庭、社会相处的能力,那他们甚至可能在没有竞争机会时就自我淘汰了。不幸的是,我们正在看到很多这样的案例。

说到竞争,其实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早已不再是我比谁强,而是我有本领去创造自己的生活

在这个知识高速迭代、信息唾手可得的时代,本领不是具体的学科知识或考试成绩,而是有能力完全拥有和掌控自己,有能力思考,并能因为思考而行动,想要完成一件事情、追求一个目标时有能力去驱动自己、坚持到底,这才是真正的本领。

从这些角度来看,未名学院的培养目标可以理解成这样:

 

(来源:“北大附中高中部”微信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北京大学:“拔尖”十年再启程
我在北大旁听了一节电竞课,老师说很渣的游戏就别玩了
为什么我们喜欢「贴标签」?
大学标签和人才帽子对学生有什么用?
心理学:摧毁一个中年人有多简单?只需要你做这3件小事就可以了
教师要善于给学生贴标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