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教学内容评判的四个标准







语文教学内容评判的四个标准



首发《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2017年09期

庄照岗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广东 东莞 523808)

对于怎样的一节语文课才算精彩的好课这一问题,向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只有课堂活跃热闹的课才算精彩,有人认为以学生为本,学生积极参与才算精彩,也有人认为只要达成了教学目标,课堂就算好课,但说来说去,这些看法都始终游离于内涵之外,在外在形式上转圈,始终脱离学科特性,在共性上各执一词。其实,有“干货”的语文课才称得上精彩,而“干货”指的就是适宜而恰当的语文教学内容,只有体现了语文学科特性并且有适宜恰当的教学内容的课才算是精彩的语文课。

我们常常想,为什么数十年的课程改革迟迟未见大的成效?为什么名师的经验难以推广?为什么那么多的教学模式难以得到仿效?为什么名师依然是名师,普通教师依然是普通教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往往只看到了形式,而忽略了内容,只看到了外在,而忽略了内涵。一节课,很多人仅仅看到课件如何花哨,学生如何活跃,教师教态如何自然,技巧如何娴熟,而对教学内容视而不见;一个名师,我们仅仅见到他如何风光,如何有思想,如何上课行云流水,而对其数十年读书思考,兢兢业业听而不闻。所以,很多人也听名师的课,也看名师的书,也模仿名师的教学方法,但总是得其形而未得魂,习其技而未学其道。可见,方法与技巧是可变的,是常变的,而内容是如一的,是恒定的,只有把握住适宜恰当的教学内容,才真正把握住了语文教学之“道”,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得意忘言”,才能成就好课。

反过来讲,如果没有适宜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就在方法技巧上兜圈子,看谁的更花哨,更新颖,在外在形式上精心雕琢,多媒体工具使得炉火纯青,引导启发看似不着痕迹,考试搞得热火朝天,试卷发得如叶落纷飞,试题讲得唾沫横溅,而教学内容却依旧是照搬教参,拾人牙慧,在浅层次上“向青草更深处漫溯”,在思想境界上则向“一沟绝望的死水”挺进,使得整节课活跃而肤浅,热闹而幼稚,环环相扣而平淡如水,皆大欢喜而一无所得。

那么,什么样的东西才算“干货”呢?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才算是适宜,才算是恰当的呢?我们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标准去评判。




第一, 是否体现学科特性




我们常说,上语文课就要有语文课的样子,这个“样子”就是语文的学科特性,我们还说上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这个“语文味”也是语文的学科特性,可以说语文学科特性体现的越好,这节课就越成功,就离好课越近。这似乎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语文课怎么可能上成历史课?上成政治课?可就有老师上成历史课、政治课,有的老师就喜欢“红杏出墙”,就喜欢“耕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就是喜欢“跑偏”,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最大的悲哀就是语文本体意识的淡化和失落,而很多语文教师反而不自知,反而在偏离的轨道越跑越偏,在深陷的泥淖中越陷越深。

语文是语言文字的艺术,学习语文就是带领学生去触摸文字的温度,去体味文字的精妙,去感受文字的灵性;走进语文就是和学生一起去吟哦咀嚼,去品鉴赏析,在一篇篇诗歌散文中近距离感受文字的魅力,进而深味人间真情,体悟人生真谛,在流光溢彩的语文世界里历人生百态,发历史幽情。比如在讲《与妻书》时,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文字的疏通,停留于政治性的教化,而应让学生在直面文字之时,去感受文字的力量,去体味林觉民字里行间的情真意切、儿女情长、缠绵悱恻。比如“泪珠与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一句,如果直接告诉学生此句反映出林觉民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则显得索然寡淡。而直面文字,触摸到文字的形象层面,我们则放佛能够看到林觉民在书案前,强抑悲痛,对爱妻倾诉衷肠的情景:泪水浸湿了书信,泪水模糊了双眼,每一个字都仿佛一把刀砍在林觉民的心上,墨汁在滴,实际上心也在流血,如此字字泣血,如此痛断肝肠,林觉民多想停下笔来,缓解内心的痛楚,可对妻子的爱,对家国的责任以及时间的紧迫,让他又一次次重新拿起笔来,而“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让我们看到一个坐下而又站起,提笔而又搁笔的矛盾的、痛哭的、无奈的丈夫形象。




第二, 是否闪烁思想之光




一些课看起来声色俱佳,听起来行云流水,教师激情飞扬,学生对答如流,为什么还是称不上精彩?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缺乏内涵、缺乏品味、缺乏思想,在浅层次上滑行;没有思想的闪光,没有灵魂的碰撞,没有浓浓的文化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实,我们教材当中的课文,都是经过大浪淘沙,精挑细选的文思俱佳的精品,很多文章本身就闪烁着思想的光芒,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将这些思想之光发掘出来,解读出来,传达出来,让学生也沐浴在思想之光中,心灵得以净化,灵魂得以升华。

比如苏轼的《赤壁赋》,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就不能仅仅止于课文的翻译,重点字词的讲解,不能仅仅告诉学生一个干巴巴的主题:表达他在政治上的失意,被贬黄州后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以及他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而应当引导学生在水月中沉思,水给人的感觉是流动的,所以我们站在江边不自觉的就由水的流逝想到时间的流逝,想到人生的短暂,所以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以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所以曹植说:“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而我们抬头看到月,月总是在那儿,月是永恒的,所以李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所以张若虚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苏轼在赤壁正是同时面对着江月,一则流逝,一则永恒,而自身又白发满头,功业未就,如何不感到人生渺小,时光短暂,如何不伤感,如何不悲观呢?可苏轼毕竟是苏轼,无论面对如何的打击,如何的绝境总能豁然开来,总能洒脱起来。所以他劝告世人,更是在劝告自己:“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有时转换一下看问题的角度,很多郁结于心的伤感都能化解,于是东坡先生“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安然睡着了。




第三, 是否突出审美体验




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怕上语文课,认为语文课枯燥、乏味,干巴巴,索然如白开水,教师讲得没有精神,学生听得昏昏欲睡,上语文课仿佛成了折磨,成了苦难。其实,语文课本来应该是很美的,那奇思妙想的构思之美,那感人肺腑的情感之美,那撞击心灵的语言之美,那启人心智的思想之美,都让我们沉醉,让我们享受不尽。《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到,要让学生“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语文教师的作用就是从文本中挖掘出美的东西来,确定能给人审美享受的教学内容,突出美、发现美、享受美、创造美也必然成为了评判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

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曾经说过:“世界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苏轼也说过:“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我们课文里的美比比皆是,只是很多语文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当中迟钝了双眼,麻木了心灵,对很多美好的东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白白错过很多进行审美教育的机会,也让学生错过了很多本应该有的审美体验,成为终身的遗憾,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败。

比如在讲《诗经》二首时,我把让学生体会先民爱情的浪漫与美丽作为一项很在重要的教学目标,所以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就侧重于让学生玩味字词,比如“静女其姝”的“其”字,修饰限制了姝的程度,可以翻译为很美丽,多么美丽,确实美丽,而这么一个美丽的女子还是自己的心上人,同时正在等着与我相会,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内心该是多么激动,多么骄傲,多么自豪,又充满了多么美好的期待,让学生体会等待之美,期待之美。同时又拓展众多的《诗经》名篇,比如《郑风·子衿》、《卫风·木瓜》、《周南·汉广》、《召南·摽有梅》、《郑风·野有蔓草》等,让学生来感受先民爱情的美好、浪漫。




第四,能否培养语文能力




能否培养语文能力,是指我们所确定的教学内容能否有效地起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目的,这一点好像是无需言说、不言自明的,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我们常常看到有些老师在设计与确定教学内容时,往往倾向于“务虚”,倾向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倾向于“赏析与陶冶”,倾向于“主题与思想”,而在学生基本的语文能力培养上却多有忽视。

拿最基本的阅读欣赏能力为例,从小学到高中,连续12年,我们都在指导、教育学生如何去读懂一篇文章,如何去欣赏一篇文章,如何去批判一篇文章,可谓煞费苦心、呕心沥血,可结果呢,到了高中毕业的时候,还有很多学生一篇小说读不懂,一首古诗读不懂,一篇传记、访谈读不懂,真的很讽刺、很滑稽。那么,为什么呢?我们这么多年都在教给学生什么呀?我们的教学内容适宜吗,注意到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了吗?对此,我们真的很难去回答,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致力于“启迪智慧、开阔视野、陶冶性灵、打上文化底色”,而忘记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我们在教学内容上一味求新、求深、求广,一味地高大上,一味地与众不同,其结果必然是底盘不稳,飘在云端,软绵绵、湿哒哒的,就像北大教授温儒敏所说:“一堂课下来就没有多少‘干货’”,这是很可悲的。” 这就导致我们所倡导的“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理念沦为空谈。

因此,我们在选择与确定语文教学内容时,就不得不考虑基础与能力,考虑学生的发展需要。思想固然能照亮现实、指明方向,审美固然能熏染灵魂、调剂生活,但母语教学的底线不能丢,基本能力的培养不能丢,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否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可以说是评判语文教学内容的是否适宜一个硬指标,一个刚性标准。那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哪些内容才能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能力呢?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贯彻这个要求呢?

我想,关键是看我们是否传授了一些必备的语文知识,一些阅读、思考的方法,是否进行了必要的训练,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是否通过教学,学生能独立自主的阅读文章、思考问题了。以古诗词教学为例,不管我们是否给学生细致地讲解某个词如何好,某处描写如何生动,某种情感如何感人,某位诗人形象如何高大,品格如何感人,但起码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读懂一首诗,如何去欣赏一首诗。我们可以先给学生一首诗,让学生自己去读、去理解,首先进行诗意的描述,当然,学生可能表述得不清楚、有漏洞、有错误,这不要紧,关键是学生敢说了,自己动脑了;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把自己的疑问,自己发现的问题跟同学、老师进行交流,无论学生提出多么可笑、多么不可思议的问题都不要奇怪,因为这就是学生在读诗的时候遇到的实实在在的问题,是学生很正式提出的疑惑,我们要做的就是答疑、解惑与鼓励,引导学生通过正确而有效的方法独立自主地去理解诗歌、欣赏诗歌,学生也只有在独立阅读、思考中,在发问中,在与同学交流中,在老师的再次讲解、升华中,真正把握诗意,理解诗歌,欣赏诗歌。在这之后我们才有理由、有必要去带领学生去探索诗歌背后更多的东西,更有价值、更值得思考体味的东西。




结语




总之,只有体现语文学科特性的,富有语文味的,闪烁思想之光的,注重学生审美体验,突出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内容才是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才算得上“干货”,而“干货”的有无和多与少又是判断一节课好坏的前提和关键,如果内容本身是有问题的,那么这节课无论形式多么新颖,手段多么先进,学生多么投入,这节课都是失败的,因为它从根上是烂的。当然,在有了“干货”之后,还需要思考如何恰当地呈现,如何轻松而有趣地展现出来,这同样很重要,这也很考验语文教师的经验、方法与技巧,但这是“形”,是“法”,是建立在适宜的内容即“干货”的基础之上的,我们谋“法”更应谋“道”,所以说,精彩的语文课要有“干货”,当然,“干货”也需要形式与技巧的调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教育短章】0008、教学:入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
语文课应该教什么以及怎么教?
心雨无痕让语文课有语文的味道
语文课到底应该教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