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实录


摘要


  本课有三个目标:一是梳理小说情节,了解小说的表层内容;二是分角色朗读,想象性补写,体会人物描写细节之美;三是感受小说结尾的特色以及作品风格。围绕目标,课前布置预习作业,便于课堂翻转,通过研讨交流生成丰富的学习成果;课后布置作业,拓展深化阅读。课堂上逐层推进,深入文本展开学习:首先,梳理小说的表层情节(时间、心情、事件的前因后果),为深入学习打好基础;接着,用朗读的方式感受、再造小说的主人公形象,体会小说的深层含义;然后,运用想象性补写的方式,读出小说中的空白处,提出假设性问题,理解小说结尾的构思特点和作用;最后,由题目切入,点拨今天阅读这部作品对我们人生的意义。预习、筛选、朗读、补写、探究,由浅入深,而文本的体验、问题的解决、策略的生成,贯穿在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师:前后四天的时间,三个底层的穷艺术家,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窗外寒风中,一片常春藤叶在抖动,窗内年轻女画家在死亡线上挣扎。顺着小说打开的审美窗口,我们看到了老贝尔曼冒着夜雨画的那片永不褪色的常春藤叶……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我们姜堰二中高一(21)班的同学一起来学习美国小说巨匠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

  (板书:最后的常春藤叶   欧·亨利)

  课前我给大家布置了两道预习题。第一道预习题要求画出小说第一、二、三天描写常春藤叶的语句,说说琼珊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再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PPT展示预习题1。)

  生1:一开始,琼珊是绝望的,因为她想摆脱一切,像藤叶一样地往下飘。后来琼珊越来越灰心了,她将生命寄托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上,作为自己放弃生命的理由,但最后一片藤叶顽强地依附在茎上,琼珊因此感到惭愧,感觉自己的想法很邪恶。

  师:可能是我刚才表达得不太清楚。我们的要求是这样的:圈出小说中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描述叶子的句子。你先告诉曹老师是哪一个句子,把它读一读,然后再说说琼珊此刻是什么心情,第一天是什么心情,第二天是什么心情,第三天是什么心情。

  生2:在第18节,“一株极老极老的常春藤”,“叶子差不多全吹落了”,“光秃秃的藤枝”,“依附在那堵松动残缺的砖墙上”。

  师:说说第一天琼珊是什么样的心情。

生2:琼珊认为当叶子脱落时她也要走了,她的生命快结束了。

  师: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她的心情,哪一个比较合适?

  生2:绝望。

  师:如果第一天就绝望了,第二天用什么词来形容呢?

  生2:第二天她就孤注一掷了。

  (师生齐笑。)

  师:这个时候用个什么词比较合适?

  生3:很失望。

  师:应该比失望要重。

  生3:消沉。

 (板书:消沉)

  师:还请刚才那位同学来回答。第二天呢?

  生2:第二天写叶子的语句在第40节,“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傲然挂在……”。

师:你觉得琼珊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情?

  生2:琼珊认为那最后的叶子是她生命的象征,当叶子掉落时,她的生命也会结束。

  师:用什么词来概括一下?

  生2:绝望。

 (板书:绝望)

  师:再看第三天。

  生2:在第46节,“那片常春藤叶仍在墙上”。

  师:就一句话,很简洁。我们来看琼珊的心情。

生2:琼珊对自己放弃生命感到羞愧,而且对生活有了希望。

  师:用一个词,大家一起来说,应该是哪个?

  生(齐):希望。

  师:开始充满希望,振作起来。

  (板书:振作)

  师:你怎么就看出她开始振作,变得乐观起来?

  生2:第48节,她第一句话说“我真是个坏姑娘”,而且她说:“现在请你拿些汤来,再弄一点掺葡萄酒的牛奶……先拿一面小镜子给我,用枕头替我垫垫高,我要坐起来看你煮东西。”说明她对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对生活又重新点燃了希望。

  师:这位同学刚才的回答尤其是最后的举例回答非常精彩。琼珊对苏艾说:你给我拿些汤来,给我一面小镜子,把枕头给我垫垫高,我要坐起来看你煮东西。这四个细节之外还有一个细节,是——

  生(齐):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

  师:这几个细节说明琼珊已经恢复对生活的信心了,她有勇气重新生活下去。那么琼珊由消沉到绝望再到振作起来,原因是什么呢?

  生3:因为常春藤叶。刚开始,叶子落得差不多了,琼珊也觉得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但是当她看到最后一片叶子在风雨中挣扎的时候,她感到惭愧,觉得自己不应该把生命寄托在叶子上,而应该勇敢地活下去。

  师:琼珊是什么人?

  生3:画家。

  师:画家有什么特点?

  生3:多愁善感。

  师:现在她处在什么样的状态?

  生3:得了肺炎。

  师:得了肺炎,在奄奄一息的时候,人特别脆弱,所以她把窗外的叶子和自己的生命建立起了一种在外人看来非常神秘的联系,认为当叶子飘落时,自己的生命也将结束。可是这片叶子并没有落下,给了她信心、力量,让她勇敢地活下去。叶子给了琼珊活下去的勇气,可是这片叶子是老画家贝尔曼一生的杰作。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文中哪几节写的是贝尔曼?

  生(齐):30、32、33、34小节。

  师:其中第30节写的是贝尔曼的肖像。我们现在不看书,一起来复述贝尔曼的肖像。他的胡子是怎样的?脑袋瓜是怎样的?身体是怎样的?他的眼睛又是怎样的?看看大家读过小说以后贝尔曼在你脑中有什么印象。

  生4:胡子长得非常长。

  师:怎么知道的?

  生4:因为说像摩西的胡子。

  师:像摩西的胡子。是不是还看到了一个词语?它是“卷垂”下来的,说明了什么?

  生4:长。

  师:长才能垂,是不是很规则、很漂亮的长?

  生4:不是,是乱糟糟的长,邋遢的长。

  师:脑袋呢?

  生4:萨蒂尔似的脑袋。

  师:萨蒂尔是什么样的?

  生4:半人半兽。

  师:半人半兽的森林之神,而且长着马耳马尾或羊角羊尾。怪怪的。再看身体——

  生4:小鬼般的。

  师:什么叫“小鬼般的”?

  生4:矮小的,很瘦小的。

  师:贝尔曼其貌不扬,邋遢的胡子卷垂着,头怪怪的,身体瘦小。眼睛呢?刚才没讲眼睛。眼睛是怎么样的?

  生(齐):充血的眼睛,迎风流泪。

  师:这幅肖像让我们感觉到贝尔曼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底层的,生活很艰难,仪表上很是不怎么样的艺术家,是个脾气很暴躁的小老头儿。可是在他这样的外表之下,包裹着的却是一颗高贵的灵魂。

  下面我就请两位同学,一位男同学,一位女同学,分角色来读第33~35小节。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33~35小节。)

  师:他读得怎么样?戏剧化、夸张的效果读出来了。可是有一点没有把握好。我们知道贝尔曼表面上是大喊大叫,吵吵嚷嚷,十分暴躁,可实际上他是一种焦虑,是一种关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读的时候要把他这种善良、关心他人的特点读出来。具体是哪些句子呢?比如说第33节,(教师示范)“唉,可怜的琼珊小姐”,读的时候要轻缓一点,很难过,发自内心;第35节,(教师示范)“天哪!像琼珊小姐那样的好人实在不应该在这种地方害病。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那么我们都可以离开这里啦”,很开心,实际上是一种幻想,是一个老天真。要把人物的那种善良、关心他人的特点读出来。

  (男女生重新朗读。)

  师:读得很好。贝尔曼就是这样一个人。课文中还有个描写贝尔曼的重点段落,我们全班齐读最后一小节。

  (全班齐读。)

  师:读得不错,但是,给我的感觉是声音在字面上飘。也就是说,我们还没贴到人物的内心里去。大家比较一下,这一小节和前面我们读的三个小节不大一样。前面的话很调侃,但这里却有种庄重的意味,而且越到后来越庄重、越圣洁,有一种抒情的意味,读的时候,要低缓一点。

  大家发现没有,这里有一组时间词,实际上是倒叙。“贝尔曼先生今天”,“他害肺炎,只病了两天”,“头天早上”,再往下面,“后来,他们找到了一个还燃着的灯笼”,再往后面,“末了”,这里有一个倒叙的悬念在里头,读的时候注意一下。

  最重要的是两个“亲爱的”。这两个“亲爱的”,真的是抒情,是苏艾在转述老贝尔曼的故事的时候发自内心的那种感动,发自灵魂的那种崇敬,所以应该是(教师示范):“看看窗外,亲爱的,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再来读,把感情投入进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全班重读。)

  师:课文中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是贝尔曼的杰作,为什么叫“杰作”?我们可以想一想,那片叶子画得很漂亮吗?是一个绝世的艺术品吗?大概不是。“杰作”应该怎么理解?

  生5:这幅画出自一个平凡的、底层的艺术家之手,是用心血完成的一幅画,它让琼珊小姐重新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振作起来,所以这是一幅“杰作”。

  师:很好!所谓“杰作”不是说它艺术上有多高的价值,而是说它凝聚了贝尔曼的心血,最后拯救了琼珊小姐的生命。这凝聚着心血的常春藤叶,实际上是贝尔曼关心他人、牺牲自我的伟大精神的燃烧,是他毕生心血的凝聚。

  (PPT展示预习题2:依据课文,展开想象,写一段文字,描写贝尔曼那天夜里画常春藤叶的场景。)

  师:我们先一起温习一下课文中一个很重要的段落,第55小节。当贝尔曼回到了自己住宅的时候,作者没有说贝尔曼干什么去了,只是描写了这么一幅室内的情景图,说“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我想请同学说一说,衣服和鞋子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说明了什么?

  生6:应该是出去了很长时间。

  师:对,在雨中待了很久。再看,有一个“燃着的灯笼”,这又说明了什么?

  生7:说明他是晚上出去的,而且打着灯笼,说明是很晚。

  师:而且此时刚刚回来不久,是吧?很好。“一把从原来的地方挪动过的梯子”呢?

  生(齐):爬到梯子上面去画。

  师:他爬了多高?

  生(齐):二十多英尺。

  师:二十多英尺相当于多少米?

  生(部分):大概十几米吧……

  师:三英尺多一点是一米,二十多英尺,六七米的样子,很高了啊。要知道,他是小鬼一样的“小”贝尔曼。他要爬到六七米高的地方去画那片藤叶。还有那几支散落的画笔呢?能不能想象那个场景?

  生8:说明他很疲惫,已经没有精力把笔放整齐了。

  师:他是强撑着画完了绿叶,画完了以后,他挣扎着回来。你可以想象那幅画面:回到家他可能再也撑不住,一把画笔“啪”地散落在地上。

  我们写这段场面描写的文字,第一要依据课文,第二要展开想象,第三要注意运用好细节。下面请大家分组交流事先写好的片段。(教师轻声询问每组情况。)

  师:好,大家讨论得很投入。我们先请这组同学的代表来讲,大家认真听。我们听别人讲,对比一下自己写的,加以修改,可以更好地进步。

  生9:狂风肆虐着,暴雨咆哮着,伴随着电闪雷鸣,像是要把一切击倒。贝尔曼带着画具,颤抖着爬上梯子,一阵咳嗽声,他还在生病,但他还是坚持爬上最顶端,开始画起来。雨点不住地打在他的身上,全身淋湿,他真想回到屋里换身干的衣服,但他不能。“琼珊是个可怜的小女孩,她不应该就这样死去”,这个信念一直支撑着他。终于画完了。又是一阵咳嗽。贝尔曼表情很痛苦,脸扭曲着,但是看了一眼他的杰作,又笑了,像是秋日里盛开的菊花,很亲切,很温暖。

  师:我们请这一组同学派一个代表评点一下。

  生10:她是先写环境的恶劣,展示贝尔曼遭受的痛苦;然后再写贝尔曼对琼珊的关心,表现了他的善良。这段描写中,细节写得很精彩,尤其是环境的恶劣写得好,很好地烘托了贝尔曼对这个女孩的关心。

  师:你评得也很好。(生齐笑)优点:心理描写细腻,很感人;不足:场面感还不够强烈,有风有雨,但描写还不够强烈和鲜明。下面请另一组代表发言。

  生11(激昂地):寒风呼啸着!这寒冷的风吹在身上如针刺似的!贝尔曼不得不停下手中的画笔,哆嗦着双手,又继续画着。刚下的雨打湿了他的鞋,脚下滑着,手却不停地画着。他将四十多年来创作的手法积累在此刻展现出来。他那笔下渐渐出现了一片绿色的叶子,多么鲜艳的绿色!无限生机涌现出来!“一定要为琼珊小姐做点什么”,贝尔曼说着离开了。

  师:哪位同学评点一下?

  生12:他重点写的是贝尔曼如何画这一片叶子,但是真实感不够,因为贝尔曼作为一个底层的画家,他的颜料不可能用上好的,所以叶子也不可能多鲜艳,(生齐笑)而且他既然四十多年来都没有画出一幅杰作,所以他画画的技巧也不会有多高。(生齐笑。)

  师(笑):我觉得写得还是不错的。通过一些心理描写,写出了一些想象的东西。不足呢,是文段中有好几句抒情的话。抒情的话不是不可以用,但是我们看这篇小说,我们发现它最有力量的是什么东西?

  生(齐):细节。

  师:对。就是通过语言的、动作的、心理的这样的细节的东西来感染读者,这也是欧·亨利小说教给我们的。我们应该学这个,而不是“啊,老贝尔曼,四十多年了,你终于画出了一片绿叶”这样抒情式的独白。要描写,不要告知,不然效果要欠缺一些。下面请第三组代表发言。

  生13:窗外,凄风苦雨。贝尔曼的脑中却不断地想着白天所发生的事,一种想法在不断地冲击着他。他的眼睛充着血,在迎风流泪。他静坐在长夜里,想着什么。突然,他站起身来,穿着他那件蓝色的衬衫走了出去。他看到了那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叹了一口气,于是找出了画笔和调色板,又搬来了个梯子,缓缓地走到树下,将梯子架在墙上,然后他又抬头,看到那最后的常春藤叶在风中颤抖着,仿佛就要落下。蓝色的旧衬衫已被雨打湿,可他将头侧过,浑然不知,默默地爬上梯子,到了顶端。他离最后的那片常春藤叶更近了,可以清楚地看到那叶子茎柄处仍然是深绿色的,但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它傲然地挂在枝上。他拿起那块跟了他40年的调色板,用绿黄两色颜料在墙上画起来——那茎柄深绿而边缘泛黄的最后的叶子。此时,藤上那片叶子缓缓飘落下来。贝尔曼带着淡淡的微笑,缓缓地下了梯子,走到屋前,露出痛苦的表情,再向前走了几步,最后,他缓慢地倒下了。鞋子早已湿透,那深蓝色的旧衬衫上的水慢慢地滴下来。

  (师生一起鼓掌。)

  师:对课文揣摩得很透很细,写到蓝色旧衬衫,这是小说里有的,他借鉴过来。这组同学来评点一下。

  生14:他注重细节描写,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贝尔曼对琼珊的关心,也显示了他善良的心地。

  师:评得很好!请最后一组代表发言。

  生15:北风怒号,雨接连不断地砸下来。贝尔曼打着一只灯笼,艰难地将梯子移到那堵松动了、残缺的砖墙上。肆虐的狂风早已让叶子脱落干净,光秃秃的藤枝在狂风中不断抖动,早已被淋湿的贝尔曼艰难地爬上梯子。他握着画笔在墙上画藤叶,狂风中他不住地打着寒战,拿着画笔的手也有些颤动,但他仍然坚持着将最后一笔画完。画笔掉落在地上。此时,贝尔曼早已冻得浑身冰凉,再也顾不及拾起画笔,极其痛苦地在暴风中哆嗦着挪回了房间。

  师:请该组同学评点。

  生16:描写了贝尔曼在狂风中画这片叶子的情景,很形象地描写了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贝尔曼为了琼珊小姐而付出的努力。

  师(微笑点头):有环境气氛,有细节刻画,融为一体。好!刚才我们请四位同学展示、交流了所写的画叶子的场景。通过这样的交流,我相信大家对这一想象的场面有了更深刻的感受。我们现在假设一个问题:假如欧·亨利把我们想象的这个片段写到小说里面去了,你们觉得好不好?为什么?

  生(齐):不好。

  生17:如果他写进小说的话,那我们一开始就知道是贝尔曼,没有现在这样来得感人;小说中不写出来,则会让我们思考:为什么常春藤叶没有掉下来?为什么琼珊燃起希望?这就埋下了一个伏笔。

  师:对,有一种悬念感。

  生18:我也认为写上去不好。写进去就觉得感情变得直白,没有现在这样深刻。

师:不浅白,给人想象的空间。

  (板书:想象丰富)

  生19:如果写进去的话,那么篇幅就大大增加了,没有现在这样简洁。

  师:很好,简洁。

  (板书:叙述简洁)

  师:还有,如果他絮絮叨叨都写出来,人物在我们心目中鲜活的形象感会不会像现在这样强烈?

  生:不会。

  师:所以我们说它还凸显了人物。这也是这篇小说结尾构思的一个特点,英文叫作“surprising ending”,就是令人吃惊的结尾。

  (板书:人物突出)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这篇小说英文名叫什么?

  生(纷纷):The Last Leaf。

  师:在中文里,标题“The Last Leaf”通行的有两种翻译,一种翻译成“最后一片叶子”,另一种翻译成“最后的常春藤叶”,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

  生(纷纷):后一个。

  师:为什么呢?

  生20:“常春”,给人活力,给人力量。

  生21:常春藤叶很具象化,具体体现了贝尔曼的一种精神。

  师:我也认为第二种译法更好。它很具象化,好像看到这个常春藤叶,就会想到贝尔曼;再进一步想,我们想到的是贝尔曼的一种精神,体现了他的爱心、奉献、无私的情谊、人性的光辉。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生病,最后靠着一片绿叶生发希望,最后能够超越生死,这不是生活的常态。欧·亨利长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看到了很多底层小人物的辛酸,可是他没有把这样的辛酸写出来,他写的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写的是一个他理想中应该有的样子:一片叶子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只要坚持就有希望,人生就是这样。他把艰难的底层生活中的美好加以放大,写出了《最后的常春藤叶》,实际上这是一种“含泪的微笑”(板书:含泪的微笑),他用自己的人格理想为我们架设了一个生命的支点。

  (板书:人格理想)

  师:很高兴这堂课和我们姜堰二中高一(21)班的同学一起学习这篇课文。最后,曹老师留两个作业。第一个,我们在初中学过《我的叔叔于勒》,它的构思是不是跟这篇课文有相似之处?请你比较一下它们结尾构思的相同与不同。第二个是课外阅读欧·亨利的小说,再举一篇有“欧·亨利式结尾”的小说,介绍给你的同学。

曹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是王永年先生的译本。本想送给我们班课堂上表现最突出的同学,现在我改变主意了,我觉得这堂课我们班同学表现都很优秀,所以,我把这本书送给高一(21)班的所有同学,祝大家学习进步!(听课师生鼓掌。)

  附录1:课堂板书

 

  附录2:课前准备

  1.画出小说第一、二、三天描写常春藤叶的语句,说说琼珊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依据课文,展开想象,写一段文字,描写贝尔曼那天夜里画常春藤叶的场景。

  附录3:课后任务

  1.比较这篇小说结尾构思与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结尾构思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课外选读欧·亨利的小说,再举一篇有“欧·亨利式结尾”的小说,介绍给同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十三中)

(本文来源:《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8年第2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教学实录
《最后的常春藤叶》说课设计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读出小说“物象”的四个境界 —— 以欧·亨利小说中的“常春藤叶”为例
最后的常春藤叶 (高二上教案)
苏教版必修二《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