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岛二中高三模考:以“种子”为喻体的哲理性材料作文解析

新课标语文课题组:丁德斌

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高三年级,曾获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青岛市青年拔尖人才等荣誉。

主编:王涛

栏目主编:巩彦芬 / 责编:张丽 

 审校:孙梦霞、洪田立 / 美编:杨援戈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粒粒种子,融入大地消失不见,看似消失了,却在悄然间孕育更多新生命。由此生命生生不息。

同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复兴,也需要无数粒这样的种子。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

本题来自青岛二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学段高三模块考试语文,也是编者原创。查看更多作文解析请关注“新课标大语文”微信公众号。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

科学精神: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审题

限制性

1.材料含义限制。材料第一段写到自然界中的种子孕育生命的现象,“消失”意味着原来种子的个体属性已不复存在,“更多新生命”是孕育、变化、生发的结果,不能理解成积少成多。这个句子只是个喻体,命题人想借此表达“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复兴”也如同种子孕育新生命一样的道理。考生要对材料进行综合理解,不可以断章取义。

2.写作侧重点限制。材料第二段强调人类社会中国家、民族的复兴需要具有“种子”一样精神品质的人,这是写作的侧重点,而这里所说的“种子”的内涵在第一段中已有明确的界定,不可以偏离。

3.构思限制。“你”指的是写作主体——考生,即青年学生;“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限定“联想和思考”的内容必须由“以上材料”而来,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自由的。考生可以从个体的角度谈“这样的种子”与国家、民族复兴的关系,也可以从国家、民族的角度谈“这样的种子”的作用,还可以立足当下谈中国复兴需要什么样的“种子”,还可以站在当今青年的角度呼吁每一个有志青年立志成为国家复兴的“种子”……

2.“联想和思考”有一定的开放性。考生在组织材料时,古今中外的素材都可吸纳进来——历史上的“种子”、现实中的“种子”,文化的“种子”、科学的“种子”……科研、文学、教育、医学、国防等各领域为国家、民族无私奉献的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事例都可以联想使用;可以由“种子”与“新生命”的关系思考个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可以思考“这样的种子”的价值,可以论证该如何成为“这样的种子”等等。

3.文体选择是自由的。考生可以表达自己的理性思考,由种子孕育新生命蕴含的哲理类比国家、民族复兴的道理,写成议论文;也可以写成记叙类文章,如紧扣“种子”的象征义叙写为国家、民族的复兴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人或事;也可写成以议论或抒情为主的散文。

解题

本题为有一定哲理性的新材料作文,主要考查考生的价值观和思辨能力。材料有两段,两段之间构成类比关系。第一段以自然现象作喻,“种子”“融入大地”“孕育更多”,比喻埋头于事业、牺牲自我、无私奉献、感召和培育更多后继者的人。第二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复兴,也需要无数粒这样的种子”则明确了材料的重点所在。考生需要综合材料内容和含义立意。

参考立意

【正确立意】

1.化作粒粒种,献身我祖国。

2.种子悄然成就民族之芳林。

3.奉献自我,为民族复兴默默助力。

4.种子撒大地,悄然育复兴。

5.做国家之种,生生不息。

……

【错误立意】

1.积小行,累暗功。

2.悄然间,大地一片新绿。

3.沧海万粟终成参天大树。

4.悄然付出,成就你我。

……

 范文展示   

“种子”悄然成就民族之芳林

青岛二中数学MT二班 于卓浩

种子融入大地消失不见,看似已逝去,实是将自己的生命在新生命中延续。现实中,国家与民族的复兴需要许许多多如此般的种子。虽身逝,但将生命在后辈中延续。论其方式,不离德存、功存两种。

所谓德存,即建立德行,以传后世学习;所谓功存,即立下功劳,使国昌民盛。此两者,均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之举,如今,我们也更需要这样的“种子”成就国家与民族的复兴。

几千年,转瞬即逝,八佾之舞步早已湮灭,不舍昼夜的河流亦不再奔波,25个王朝兴衰交替,湮没于岁月的长河中,但也孕育了更多总有些相似的新生命,由此生命生生不息。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夫子歌毕,终是仙逝而去。孔夫子就好似那颗融入大地的种子,虽身逝,但弟子三千,《论语》传至后世,成为中华民族一代代人的精神支柱。两千年来,中华文化的形成、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很大程度上来自孔老先生及无数如他般以德传世的付出吧。

如今,当初的一粒粒种子,已在代代传递中长成了参天大树,给予每位中华儿女以荫蔽,德传后世之效用,无需更多言。

然,欲助民族复兴,不啻德存之“种子”,亦需功存之“种子”。

田家炳先生,亿万富翁,香港皮革大王,本可选择荣华富贵享受此生,但他选择了另一条路。160所学校——上万学子有书可读;126座桥——使那天堑变通途;23所医院——救下无数生命……99岁时,他驾鹤西去,然他早已将自己化为一粒种子,将自己的生命在更多人身上延续。虽离去,但他给了更多人以希望,让数十万人接过他手中的接力棒,为民族之富强继续奋进。

孔子与田家炳,这样的“种子”均可彪炳史册。你我学生辈,做不到著书以醒后世,也做不到用个人财产建设数百学校,但“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们可以学习前人,让他们精神的种子能真真正正助我们绽放一花。归根结底来说,前人再多“功”“德”,最终都要由我们来继承。所以,踏实学习便是你我成为“种子”的基本功。

仍需警醒的是,如今社会享乐之风有盛行之势,切勿被那眼前欢愉遮蔽了双眼,须谨记——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二十一世纪是属于青年人的,我们也须接好时代发展的新一棒,承继钱学森、南仁东、袁承业等前辈之精魂,用自己的汗水去悄然成就民族之芳林。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新时代的篇章正翘首期盼我们去谱写,还请拿出十分努力,去做一颗种子,为祖国与民族的复兴增一分力、添一分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校高中作文模拟题及优秀作文欣赏:《一粒种子的力量》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84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
2021高三湖南师大附中二模作文:“国潮”的丰富意蕴(详解 好题 下水 素材)
作文指导:小人物与大舞台
【作文指导】“跨越,再跨越”,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作文解读及范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