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慧眼看课 | 刘冬英:《秋天的怀念》课堂实录

总第  2094    期

编者按

母亲是村口守望的老树

粗糙的皮肤

     凝聚人生的甘苦

弯曲的枝干

     容纳几世的酸甜

    刘冬英老师的课堂似一首感人至深的歌谣,唱出对母爱的无限赞美和尊重。

           (内蒙古赤峰市大板三中 刘燕燕)

《秋天的怀念》课堂实录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共同欣赏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

(板书:题目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   

师:大家预习时读过几遍课文呀!

 (生众说纷纭。)

师:太厉害了!竟然有人读了8遍,哦,你还听了康辉朗诵版本真是用心了!第四组最是别出心裁,是和爸爸妈妈一起读的,还在微信朋友圈里看了很多有关史铁生的文章,好,谢谢你们用心的预习!

师:大家有留意到读读写写中的字词了吗?

生:我发现了很多形声字,比如瘫痪、捶等都是。

生:我要提示大家诀别的“诀”是言字旁,一定不要写成两点水。

生:我感觉“覆”字形复杂,喜出望外的“望”比较容易出错,大家要格外注意啊!

师:好,我们把字词记在心底,快速浏览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有同学思路敏捷,已经举起了手。)

生:我瘫痪后性情暴戾,对生活失去信心,被母亲用爱唤醒准备好好儿活时,母亲却大口吐血,溘然长逝,留给我无限的怀念。

师:说得真好,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思路很清晰。

师:咦?有同学要发言?

生:他概括内容很好,但是有个读音要注意,三声的“吐”的意思是使东西从嘴里吐出来,主动性较强;四声的“吐”则是不自主地从嘴里涌出内脏里的东西,很明显,文中的母亲吐血属于第二种情况。应该读四声吐。

(学生愣了一会儿,情不自禁鼓起掌来。)

师:真好,心思缜密,从文意准确推断出文字音准,读出了文字背后的含义。

师:宏观把握课文大意之后,我们再读课文。思考问题:文中母亲对儿女唯一的企盼是什么?有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呢。

教师板书:好好活

师:请思考,儿子在患病后“好好儿活”了吗?我们来看文说话。

生:我们A组同学把目光聚焦了第一段。

师:来,我们来读:双腿瘫痪后……

师:你读出了什么?

生:儿子没有好好活!儿子的动作真粗鲁、说话真难听、脾气真粗暴。

师:句式真整齐,用词真准确!

师:我们再来读母子的对话,看能不能从文字中读出儿子动作的粗鲁、说话的难听、脾气的粗暴。

生: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不,我不去!

         我可活什么劲儿!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师:看来儿子在患病后是没有好好儿活。

师:儿子在患病后没有“好好儿活”,那母亲“好好儿活”了吗?

师:B组同学来说说,你们也对第一段情有独钟?

生:对呀,我们也看上了第一段,我们读出了母亲的始终平静、无限包容、隐忍刚强。

师:始终平静、无限包容、隐忍刚强,这可是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啊,何以见得,有具体语句来支撑你们的看法吗?

生:当然,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

师:嗯,你们选了三个动词:

生:扑是一个很猛烈的动作,好像在巴尔扎克的小说中,葛朗台,那个很著名的吝啬鬼,他就是扑向金子。这儿的扑,是和一个弱小的母亲极不相称的动作,身形那么弱小,动作那么激烈,这一扑,扑回儿子残疾后几欲放弃的心。

师:很有语感,把我们都带入了现场,仿佛看见母亲的那一扑。

生:抓也是一个很外露的词语,母亲很用力,儿子可能会疼,但是,两人都顾不得了,因为儿子显然是有放弃生活下去的打算,母亲奋力抓住的是想让儿子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

生:忍是一个很含蓄的词语,老师,前天我们刚刚读过《唯有垂杨管别离》,文中的岳老师倚在开水房潮湿的墙壁上咬着袖口哭泣,当时我们都对“隐忍”这个词大大动容,连哭都不能放肆,该有多可怜!要是我妈妈这样哭,我也会大哭的。

师:说得真好,母亲四十九个春秋中的委屈和无奈、痛苦和无助!都在这一个“忍”字当中。大家能够前勾后连,把我们读过的文章与之对比融合,真好!

师:来,我们再读,读出这三个动词背后的挣扎与无助、百转与千回: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活!

师:母亲倾尽全力帮助儿子好好儿活,可是,她自己呢?

师:大家再来读,“她的病已到了那步田地,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地翻来覆去睡不了觉”,你读出了什么?

生:疼痛时间之长

生:疼痛程度之深

生:无人知晓之悲

生:我觉得这是个典型的侧面描写,也是个对比,越发衬托出“我”的粗暴。

师:好的,再读,读出长、深、悲来。

(生再读。)

师:恩,味道不太对,再来,最深的情,不只嘶喊可以表达,冷静的诉说一样可以。再来。

(生再读。)

师:再读,感觉内敛多了!面对生命中突如其来的打击和哀痛,母亲好好儿活了,活得坚强、洒脱、大气、隐忍。不仅如此,她还要带着儿子一起“好好儿活”。

师:再读课文,母亲为了让儿子“好好儿活”,做了哪些努力?

师:C组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

生:我们研读的文段是第三段。

生:母亲做了什么?挡窗前、求看花、特高兴、忆往事、藏忌讳。

(众人有点蒙。)

生:AB组同学分别用了五字短语和四字短语来回答问题,我觉得很有意思,沿袭他们,我就用了三字短语,是不是更简洁?

生:我对“挡”字特别有感觉,母亲挡的哪里是窗外飘飞的落叶,分明是为孩子挡住的是她力所能及的所有的风霜。

师:不错呀,这位同学背诵过乔叶的散文《阳光地带》,对不对?语文就是 重在积累,文字里有的是星辰和大海!

师:不管是挡还是藏,无论是求还是忆,藏在文字背后的都是母亲的坚韧和儿子的痛悔,来,读一读这种感情,女同学来读母亲的语句,读出母亲的央求,男同学来读儿子,读出儿子的煎熬。

(生认真读书。)

师:母亲小心翼翼,母亲亦步亦趋,母亲百般思忖,欢喜为你,哀愁为你,掩饰亦是为你!在大家倾情的诵读中,一个隐忍、厚重、期待、忘我的母亲立了起来。母爱,不仅仅是爱和给予,还有一份是责任,要教会儿子如何去面对有缺憾的生命。

师:时时咀嚼、反思,方能读出书中三味,来,咱们总结出作者刻画母亲形象的方法:

     对比鲜明,精选细节

 语言个性、动作传神

 神态毕现,侧面补缺

师:把这些方法写在书上,更要融入骨血,时时反思。

师: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了这么多遍后,我们来再看这秋天的怀念,再看看这题目,你能否说说,作者到底在怀念什么?

生:肯定有怀念。

生:应该也有和母亲度过的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歌词里唱的往事难忘,往事难忘,昔日重来。

生:更应该有“好好儿活”的人生信念。

师:说得动人!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墓碑上只有六个字:活过,爱过,写过,回肠荡气,人生路,路迢迢,无问西东,殊途同归,史铁生,亦是如此。大家猜测一下,母亲去世后,作者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他“好好儿活”吗?

师:D组同学胸有成竹地站起来了,他们在认真预习中发现了什么?

生:我组同学翻遍了史铁生本人的文章,也翻遍了朋友圈诸多作者写的回忆史铁生、纪念史铁生的文章,我们都掉泪了呢。

生朗诵课文最后一段的改编版: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泼泼洒洒,恰如母亲蓝底白花的长裙,笑容明媚。

生:母亲离开720天,我的散文《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横空出世,成为无数人心中的白月光;

生:母亲离开3000天,我与西北姑娘陈希米缘定一生,从此枝叶圆满,花好月圆;

生:母亲离开6720天,我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生:母亲离开10000天,2010年12月31日凌晨三时,我到天国与母亲相会,至此,母子永不分离!我亦可以大笑着和母亲说上一句:您的儿子,我好好活了,您的笑容,定然一如当年!

生被一系列数字击中,颇为感动。

师:真是别具匠心的设计,D组同学巧妙借用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生发开去,让老师也为之心折、感动。

师: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再来凝神细看这三个字:好好活。汉字,美丽,感性,多情,精深,博大!好,就是那儿女一双。活,左边是水滴三点:一滴是儿子遭受重创的泪滴;一滴是母亲心头沥出的血滴。血泪相逢,顿起波澜,儿子埋藏心底的血性和倔强就此苏醒。右上是千,千般留恋、万千不舍,留连舌尖,口耳辗转,都是母亲对儿女的深爱、对生命的敬畏!愿你我心中永存这秋天的怀念,在今后的岁月里,好好儿活,好好儿活!下课!

亲近教者

刘冬英,郑州市管城二中语文教师,“诗意语文”大家庭中新兵一枚,自从加入诗意语文工作室,人生又有了崭新的航向,愿在诗意语文的指引下,拓宽生命的宽度。

本期责编:刘燕燕

执行主编:付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堂实录】:李前尚瞬间的触动,深切的怀念——《秋天的怀念》课堂实录
【湿地课堂】张家美:“悄悄地爱”、“好好儿的活”——《秋天的怀念》课堂实录
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15篇
名师课展 | 徐杰:《秋天的怀念》课堂实录
20191118教学手记——我们在地坛里流连:“三点式”阅读进入铁生心灵之室
《秋天的怀念》文本解读和教学简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