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可怕的不是不讲,而是认认真真讲标准答案
不少同学在做语文试题时,不得要领,没有章法,一套题做下来,浑浑噩噩,茫然一片,自己都说不清楚写的什么。
其实,不论哪一类题型,都有它相应的做法,以及由此涉及到的语文学科思维。
下面,姑且以2014全国卷诗歌鉴赏题第一个问题为例,谈一下题型的做法,以及相应的学科思维。
阮郎归
无名氏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注】   作者—作秦观。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劫:围棋术语。
(1)词上半阙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首先,我们来研究这个提问。
根据所提问题,我们可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弄明白两个部分的内容。第一,词上半阙的景物描写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或者说带有怎样的人的主观情感色彩)?第二,重点理解词的下半阙所传达出的人的情感的特征。
弄明白这两部分内容后,最后,进行一个对接:即词上半阙景物的特征与下半阙人的情感特征是否一致?
如果一致,那么,词上半阙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到的作用就是:为全词的感情抒发奠定了情感基调。如果不一致,则是:在全词的感情抒发上起到了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的作用:如果上半阙景物描写是暖色调的,下半阙所传达出的情感具有感伤的特征,那么,这时景物描写对情感抒发起到的作用就是:欲抑先扬。反之,那就是:欲扬先抑。
以上,就是此类题型的基本解题思路。


那么,做一道题,掌握了基本的做法,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以至于万事大吉了呢?
当然不行。具备由题型的解题思路所涉及到的学科思维,也是必要的,甚至是至为关键的。
也就是说,对于做题者而言,如果他的学科思维比较完善,那么,题型的做法自然就生发出来了。反之,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如果没有学科思维,而仅仅掌握了一些做题的套路或技巧,那么,他在做题时,要么内容空洞,不知所云;要么答非所问,张冠李戴。
因此,解题思路和学科思维之于题型,好比形体和情趣之于人。一个人是否活泼、灵动,关键取决于他的情趣。同理,一道题能否解答好,能否得高分,也关键取决于答题者是否具备较完善的学科思维。
接下来,我们就共同来感受一下由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所涉及到的学科思维。  
上文已经提到了上半阙景物描写的特征,其实,景物是无所谓“特征”一说的,所谓“景物的特征”,主要是因为“人”这个要素作用于其中。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怎么会“溅泪”?“鸟”怎么能“惊心”?关键是活跃于此间之人在作用。
当你心情愉悦之时,烂漫绽放的鲜花一如你此刻的心胸:奔放、自由;叽喳不停的鸟叫一如你此刻的神情:灿烂、欢快。
“一支粉笔写春秋。”此时的粉笔便不再是“粉笔”,而是感怀之人借以激荡胸中情思的一个媒介。
“杯盖和杯身像极了一对紧紧依偎而永不分开的情侣!”这时,杯子便不再是“杯子”,而是多情之人拿来自我陶醉的一种慰藉。
因此,所谓“意象”,就是加上了人的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
而客观物象一旦加上了人的情感,它还客观吗?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景物描写的不少诗句中,只要你稍稍留意,你就不难发现:总有那么一个或几个词是明显带上了人的主观情感色彩的。而这带上人的主观情感色彩的词语,往往就是所谓的“景物特征”。
因此,遇有此类诗句,我的做法往往是:让学生留意并找出诗句中景物客观再现的词语,以及明显带上人的主观情感色彩的词语。然后,再进行情与景的水乳交融的对接。


下面,即以2014全国卷古诗鉴赏为例,来具体阐述我的这一做法。
先看“春风吹雨绕残枝”这句诗。这句诗中,景物客观再现的词语有哪些?不难找出,“春风”“吹雨”“枝”属于景物客观再现的词语。但在实际教学中,在这一环节出问题的同学也不在少数。这些同学给出的答案是:“春风”“吹雨”“残枝”。
答案不够精准的原因是惯性思维在作怪:即死搬硬套习惯了之后,无论读什么都是一读到底,思维渐趋麻木,不够灵敏。
当然,要说足够精准的话,“春风”这个词也不完全属于景物客观再现的词语。所谓“春”,只是包括人在内的动物的一种触觉和感受而已。对于极喜寒冷的极地动物而言,我们所谓的春天,在它看来,也许那是炎热的夏天;冬天对于它而言,那也许才是和风习习的春天。
因此,我们是中学语文教师,学生是高中生,对于我们师生而言,足够的、绝对的精准是难以、无法做到的,因为那将很可能涉及到诸多学术、专业领域,而这些,并非我们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甚而可能因此而纠缠不清,所以,我们就干脆不去理睬这些问题了。
就拿寻找有关景物描写的诗句中景物客观再现的词语,以及带有人的主观情感色彩的词语来说,对于我们而言,不混为一谈,只做到“明显”二字就可以了。
现在,我们再回到问题本身。
“春风吹雨绕残枝”一句中,景物客观再现的词语分别是“春风”“吹雨”“枝”;带上人的主观情感色彩的词语分别是“绕”“残”。
上文已经交待,带上人的主观情感色彩的词语往往就是所谓的“景物特征”。所以,下面,我们就重点体会“绕”“残”二词,以进行情景水乳交融的有效对接。
“残”即“残破”“残败”之意;“绕”即“缠绕”“绕来绕去”(多而乱)之意。那么,现在问题的关键是:这所谓“残枝败柳”的景物,如何影射到人的心理感受上,这一环节做好了,就做到了情景水乳交融的有效对接。
“残枝败柳”影射到人的心理感受上,这是不是说人心情的颓废、沮丧呢?现在,“残枝败柳”式的东西被“缠绕”,被“绕来绕去”(多而乱),那么,这是否在向我们暗示人这种颓废、沮丧心情是浓重而杂乱的呢?


再看“落花无可飞”。
景物客观再现的词语是“落花”“飞”;带有人的主观情感色彩的词语是“无可”。
“无可”的意思是“不能够”。
那么,这不能够飞起来的落花,影射到人的心理感受上,我们可由此体会到诗人的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被雨水打湿的不能够飞起来的落花,是不是折射出诗人心情中沉重的一面呢?
再看“小池寒渌欲生漪”。
景物客观再现的词语是“池”“渌”“漪”;带上人的主观情感色彩的词语是“小”“寒”“欲生”。
在这一环节的实际教学中,所有同学把“小池”列入景物客观再现的词语中。其实,大家不清楚的是:所谓“小”与“大”,那是相对的。“池塘”之“小”,那是在人看来之“小”,对于蚂蚁而言,我们人眼中的小小池塘,在蚂蚁眼中,那可能是汪洋大海。
因此,“小”这个词也属于带上人的主观情感色彩的词语。
现在,再进行最关键的一步——实现情景水乳交融的有效对接。
“池”之“小”,影射到人的心理感受上,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面对汪洋大海,人的心胸可能一下子为之开阔。而面对“小池”,本已颓废、沮丧、沉重的诗人,此刻,在心理上,可能又多了一分局促、压抑。
“渌”水之“寒”,一般情形下,只是人的一种触觉或简单的心理感受。而在一个心理沮丧、沉重、压抑之人看来,一个“寒”字可能又给他平添了一份凄凉。
“欲”为“想要”,“欲生”,即想要生起、生发。想要生起、生发,那言外之意就是不可能生起、生发。诗人想让池水起一些涟漪,但池水偏偏不起涟漪。
一方是“想让起涟漪”;一方却是“偏偏不起涟漪”,面对如斯所谓丝毫不灵动而一潭死水的池塘,人的心里是否又增加了一些无奈与压抑呢?


最后来看“雨晴还日西”。
景物客观再现的词语是“雨晴”“日西”,带上人的主观情感色彩的词语是“还”。
雨晴了,太阳要落山了。
其间,似乎空缺了什么,以至于这两句话不能完整。也就是说,这两句话的句间逻辑似乎有点讲不通了。
一个“还”字弥补了这个空缺。
雨晴了,太阳(    )要落山了。
这就需要重点体会“还”的意味。这个环节处理好了,这两句话的逻辑就说通了;景与情的衔接也就水乳交融了;这句话也就显得有情致、有韵味了。
一个“还”字,说的其实就是人的活动。
诗的前三句已经告诉我们:此时的人,心理已重度憔悴。而如此之人,在雨过天晴之时,最想要干什么呢?应该是想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透透气,散散步等等。
那么,此刻的外部环境怎么样呢?太阳要落山了。
一个心情愉悦之人,雨过天晴之时,管它太阳高高挂,还是太阳要落山呢,出去走走该多美、多惬意啊!
而对于一个心境凄凉之人而言,雨过天晴之时,若是太阳高高挂,也许还有出去走走的企图;雨过天晴之时,若是太阳偏西,此刻,本就心境凄凉的他,心理上,也许因此而又多了一层寒意。
因此,这里的“还”应是表示转折之意:人想要出去走走,但是天不遂人愿,太阳就要落山了。
分析、感悟到此,同学们在解释“还”字的意思时,把它解释为“却”。
解释为“却”对不对?对!好不好?不好!
恰如饭做熟了,能不能吃?能!好不好吃?不一定,那得看味道!
在语文学科中,不只有“对不对”的问题,还有“好不好”的说法。
“雪下得大了”与“雪下得紧了”在意思的表达上,没有任何区分。但在氛围的渲染上,“雪下得大了”远不如“雪下得紧了”来得妙。
同理,“雨晴了,太阳(却)要落山了”绝不如“雨晴了,太阳(偏偏)要落山了”来得好、来得妙:“偏偏”一词形象、传神——恰到好处地传达出了人的内心世界:我多想出去透透气、散散步啊,可太阳偏偏就要落山了呢!
到此,此句话的境界全出。
到此,诗人的内心世界便可以形象而完全地感知:想要摆脱憔悴、凄凉,却又无可奈何(重度无奈的情绪)。
对以上四句诗的分析、品味,就是所谓词上半阙所有景物的特征——即经过景与情水乳交融对接之后的诗人眼中的景物。


在语文教学中,最可怕的并非教师不讲,而是教师在有板有眼地讲标准答案。拿本案例来说,对于诗歌,我们只是翻译,只是告诉了学生每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不去进行由形象到抽象的思维牵引,不去类比生活,不去知识迁移,那么,无论我们讲多少,都不可能在学生的思维上留下任何印痕。而老师和学生由于思维从未被开启,永远都是在死搬硬套。
如此,即便学一辈子的语文,也不知语文为何物,连门都没入。本来生活化、丰富多彩的语文,结果变成了说教式、僵死化的语文。
在语文教学之路上,让我们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科思维,且行且关注,关注什么?关注人的思维过程,而不是只关注答案、结果。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因此而生动、多彩;让语文课堂上的每一个人因此而独立、丰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试卷DOC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是一首对韵歌,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
冬日,下了一场“小组技术”的雨
怎样分析诗歌的意境
《雨霖铃》点染手法浅析 | 趣味语文
古诗的表达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