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克中:寻求文学文本的合理性解读——《雷雨(节选)》教学思考

寻求文学文本的合理性解读

——《雷雨(节选)》教学思考

张克中

自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注重个性化阅读”的课程目标以来,文学文本的个性解读话题一度成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热点。起初,大家还在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但很快就有争议声出现,批评者直指倡导个性化阅读不是“随意解读”,更不是“过度解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前提必须还得是哈姆雷特。”这是批评者批评“过度解读”时最常用的一句话。对此,我想结合《雷雨(节选)》中的人物形象教学谈谈自己的立场。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除了强调经典作品的伟大和常读常新外,更多强调了阅读者个人的志趣和精神立场。只要出于一定的合理因素,我们都应尊重每一个阅读者心目中独特的“哈姆雷特”。我不太赞成在文学阅读中用“过度解读”一说,“过度解读”是否预示着文学的理解有既定的边界?文学应该有解读边界吗?那么由谁来定这个边界?权威的界定就是永远的“度”吗?我的主张是,凡是合理的解读都应被接纳,这就是个性化的阅读,也是有独特感受和体验的阅读,这是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

具体到《雷雨(节选)》这一课中的人物形象解读,如果按既有的“度”认知,梅侍萍这个形象不太可能受到批评,因为再怎么分析,她也必须是获得充分肯定的“梅侍萍”。事实上她不是,学生在课堂上就有了不同的理解与认知,既有学生坚持传统的人物分析结论,也有学生对梅侍萍持更为理性的批评。这样的阅读就是和谐的和个性化的,对那些超越了固有结论的阅读理解,我个人很难不向他们投去赞赏的目光。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悲剧的发生必然有着极其复杂又偶然的因素,很难用非黑即白的评判方式对复杂的生活和复杂的人作出结论。在《雷雨(节选)》的教学中,我主要用一个问题和一个细节引导学生探讨梅侍萍形象。一个问题是:“梅侍萍有无数个机会可以在周朴园认出她之前走掉,为什么她不走?”一个细节是:“梅侍萍把周朴园所开的支票撕得粉碎。”这一细节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联想与思考?

在探讨第一个问题之前,我先让学生快速阅读从文本开头到周朴园认出梅侍萍这部分文字,看看梅侍萍有多少次机会可以走掉。因为学生是高二年级的,他们在高一时已经学过了这篇文章,大家读得都比较快,但在回答问题时,直到第五位学生才说到梅侍萍有无数个机会,她随时都可以走掉。可见学生在最初的学习中没有发现这个问题。接着,学生又发现,梅侍萍不仅没有主动走掉,而且数次在对话几乎进行不下去的时候主动把话题推进下去,一步一步让周朴园认出自己。这样,问题得以解决,梅侍萍之所以不主动走掉,其目的就是让周朴园认出自己。现在,新的问题来了——梅侍萍为什么要让周朴园认出自己来?其实这个问题我在课堂上处理得并不好。在这里,我要略加补充交待。我以为,梅侍萍之所以坚持让周朴园认出自己来,就在于她万万没有想到时隔三十年自己又来到了周公馆,特别是在女儿四凤的介绍下,她知道了周朴园这么多年来一直对自己念念不忘,甚至自己当初的一些生活习惯都保留着。这骤来的一切很难不打动梅侍萍的心,或许在梅侍萍的内心深处一刹那又泛起了30年前的情感亦未可知。另外,梅侍萍也许想让周朴园看看:三十年前被抛弃的梅姑娘现在老得连人站在你面前都认不得,可以想象一个女人在三十年间经历了多大的磨难。也或许,梅侍萍想坐下来,让两个人好好说说话、叙叙旧。或许还有其他因素,总之,梅侍萍不仅没走掉,还一步步有意让周朴园认出了自己。如果她是一个理性、冷静的人,早早转身走掉,后面的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

事情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两个人相认后又是一通大吵,梅侍萍悲愤之下痛陈周朴园三十年前的恶毒之举。周朴园以支票谢罪,梅侍萍以撕支票表明自己的态度,于是一发不可收拾。课堂上,我让学生以这个细节展开一个推断:三十年前,是谁把梅侍萍赶出了周公馆?梅侍萍说是“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梅侍萍口中的“你们”显然是周朴园及家人,但梅侍萍所说是真的吗?周朴园没有否认。没有否认就代表承认吗?显然没有这样的逻辑判断。梅侍萍口中的“逼”又该作何理解呢?这个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回答得也很积极,为便于表述,问题的逻辑思考如下:

梅侍萍说,三十年前是周朴园和周家父母把自己赶出了周家。这完全可以看作是一个委屈的、倔强的经受了无数生活磨难的女人面对自己刻骨铭心爱过的男人时说的气话和牢骚话,不必当真。因为,当年梅侍萍不离开周家并不影响周朴园与“有钱有门第的小姐”结婚,这是那时的习俗,她完全可以在周家做妾。而做妾大约是梅侍萍不愿意的。

从周朴园此后三十年的情感生活看,我们相信他当年在婚姻问题上应该在父母面前争取过,只是可能被呵斥、打压下来而已;我们也相信他为了能让梅侍萍留下来想尽了办法,包括让梅侍萍做小,且这个方案应该也能够获得其父母的许可(既然能默许他们同居并生育儿女,也就能同意梅侍萍留下做妾)。只是,性格刚烈、要强、倔强、任性的梅侍萍,自尊心极强的梅侍萍,因为有了文化而尊严觉醒的梅侍萍,断然不能忍受此等人格污辱。她应该不仅拒绝了做妾的方案,而且有可能坚决主动地要求立即离开周家,哪怕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以周朴园此后三十年的情感怀念与忏悔来推测,当年他不太可能会在大年三十晚上赶走梅侍萍;以默许周朴园与梅侍萍同居这一现象看,周家父母也不太可能会在大年三十晚上逼迫梅侍萍立即离开周公馆。当年那个大雪飘飘、万家团聚的晚上,有可能是梅侍萍主动且非常强烈地要离开周家,那时候或之前可能发生了非常激烈的争吵,自尊或者说尊严让梅侍萍感到无比的愤怒,她一定要离开,她要让这个团圆之夜变成永远的伤心之夜。于是,她决绝地怀抱才出生三天的孩子上路,在内心深处断然拒绝了孩子是否能够承受如此寒冷的犹豫。不仅如此,在伤心、痛恨、愤怒、绝望的极端情绪下,她竟然怀抱孩子跳了河!梅侍萍这样的性格即便在三十年后都没有任何的改变,面对支票,她再一次感到尊严受辱,她将支票毫不犹豫地撕掉了,而且是慢慢地撕掉了,这个细节表达了梅侍萍内心极大的愤怒。

这样的逻辑分析是不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呢?如果有可能,我们在课堂上就要让学生看到这一点,因为从这个角度再去审视梅侍萍这个人物,她就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受压迫者,她的性格也就不再只有坚强和善良。我们知道梅侍萍的美丽、善良、贤惠,赞美她的坚强,但常常忽略她的倔强、刚毅甚至刚烈,她的个人悲剧根源就在性格太倔强,想一想她怀抱孩子跳河的行为,想一想她撕支票的举动,我们就能明白,倔强让她一生都被感情的苦难困在了原地。与周朴园一样,她伤害了过去也伤害了未来。但与周朴园因为个人情感与社会角色相冲突而制造了悲剧不同,她是因为个性和尊严催生了悲剧。尊严有时也会催生悲剧,这是让人痛苦的结论。生活中,我们选择了尊严,可能也就走向了悲剧;选择了忍受,也就走向了平凡的庸俗人生。前者让我们看到生命撕裂的痛苦,后者让我们看到再琐碎不过的世俗生活。我们一定要为梅侍萍倔强和刚毅的性格鼓掌吗?这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文学的价值就在于:让阅读者咀嚼痛苦、叩问人性、欣赏高贵、洗涤灵魂,并最终引导人们走向善良与悲悯。人性都是复杂的,梅侍萍也一样。

这样的阅读判断如果放在20年前,那简直是胡说,但放在今天就能让一部分人接受。这就是一种合理性的可能,语文课堂上就应该允许这种人性阅读收获的存在。尤其是文学文本,结论就是用来被人打破的,如果我们动不动就以权威的姿态对师生的解读冠以“过度解读”的帽子,阅读的发现和独立的阅读就难以在师生中存有空间。

仅以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来讲,并无特别之处,相反还有太多需要我今后在教学中不断改进的地方。如果说有一点价值,我以为就是向师生呈现了文学文本阅读教学的一个新视角,可以在既有结论中寻求更为丰满的人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禺《雷雨(节选)》教材 阅读训练
戏剧百练:《雷雨》(节选)
《雷雨》话剧剧本精彩片段
三十年前后(选自曹禺话剧《雷雨》)
<<雷雨>> 教案
真实反映人性的复杂 ——从“周鲁相认”一节看《雷雨》艺术魅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