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丘穴: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脚气等

【外丘穴名解】

出处:《针灸甲乙经》:“肤痛痿痹,外丘主之。”

陵起为丘,穴当小腿外侧,肌肉隆起处,故名外丘。

【外丘穴的功能特性】

功用:舒肝理气,通络安神。

特异性:足少阳经之郄穴。

【外丘穴位位置图】

外丘穴属于足少阳胆经,外丘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平阳交穴。

【按摩外丘穴位的作用】

缓解治疗坐骨神经痛、头项痛、胸胁痛、腿痛、下肢麻痹、脚气、胆囊炎、肝炎等

【按摩外丘穴的功效】

舒筋活络、传递风气。

【外丘穴的取穴方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外踝尖上7寸,与阳交穴相平,于腓骨前缘取穴。

【外丘穴位配伍】

外丘穴配足三里穴、陵后、阳陵泉穴、条口穴缓解治疗腓总神经麻痹;外丘穴配伏兔穴、环跳穴、阳交穴、阳陵泉穴缓解治疗下肢痿、痹、瘫;外丘穴配百会穴、丰隆穴、腰奇、间使穴缓解治疗癫痫。

【针刺外丘穴的方法】

外丘穴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有时可向下放散

【艾灸外丘穴的方法】

外丘穴艾条灸10外丘穴-15分钟,外丘穴艾炷灸5-7壮。

【外丘穴的穴位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小腿深筋膜、腓骨长、短肌、趾长伸肌、踇长伸肌。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胫前动脉是腘动脉的终支之一,在腘窝下角,比目鱼肌腱弓下方分出以后,穿小腿骨间膜上端的孔至小腿的前面,行于胫骨前肌和踇长伸肌之间,下降至足背,移行于足背动脉。体表投影在胫骨粗隆和腓骨小头之间的中点与两踝之间连线的中点的连线即是。该动脉除同静脉伴行外,还有腓深神经同行。神经支配长、趾长伸肌。腓骨长、短肌由腓浅神经支配。

【外丘穴的配穴举例】

配风池、后溪,主治颈项强痛;配太冲、肝俞、支沟,主治胸胁痛。

【外丘穴的主治病症】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腓神经痛,下肢麻痹,癫痫;

2、运动系统疾病: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

【外丘穴的现代研究】

临床用于肋间神经痛,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的治疗。

【外丘穴的临床应用】

发作期痫证

主穴:水沟 百会 后溪 涌泉 内关

方义:水沟、百会为督脉要穴,后溪通督脉,督脉入络脑,三穴同用熄风醒脑开窍,是治疗癫痫的要穴;涌泉为肾经井穴,刺之滋水潜阳,速降肝风,以助开窍醒脑;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开心窍豁痰浊,调理心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阳辅穴位位置图,阳辅穴的作用,阳辅穴的功效
绝骨
外丘
外丘穴
【穴位】丰隆
最完整的经络笔记,“足少阳胆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