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叫“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

在《皇帝内经》中解释了什么是魂和魄:《黄帝内经·命根养生篇》:(翻译了)伯高太师问岐伯曰:养生之道,可以告诉我吗?

岐伯曰:人活天地之间,不能于天地同寿者,是因为不知道上下焦之间的经络。上焦给人以长生之命,下焦给人以长生之根。上下焦赐人以命根是父母给的。合父母之精以生人身,则“精”即是人的命根。魂魄藏于精液之中,魂就是精液当中的炁体炁,魄是液体炁;炁体炁趋生,液体炁趋死。炁体炁和液体炁都是神炁。人人都有神,神存内则生,神外游则死。炁体炁最善游,这是因为心不静。就像广成子说的:“抱神以静”者,这正是意念守心同静也。

伯高曰:精液不是水吗?精液射出去,心也不静,是不是于阴茎起搏有关?

岐伯曰:精液之中有炁体炁和液体炁,炁体炁往上走,液体炁往下走,精液是上下走的;精液一动心就动。如何让精液不动呢,问题就在于心要静!

伯高曰:我的心非常静,可是情欲摇动怎么办?

岐伯曰:炁体炁和液体炁互相影响,无炁体炁则液体炁不安宁,无液体炁炁体炁不安宁。心静而欲动者是因为精液干凅了,就是没有炁体炁了,怎么办呢?只好将精液炁化,调入心脏以安心,这样精液不动,情欲安宁心就不想淫欲了!

 

这就是说魂和魄是精液的不同存在的形式:炁体炁为魂,液体炁为魄,魂和魄都称为神炁。那么肝藏魂和肺藏魄就可以理解了!

好的精液化成炁体炁,称为神明之炁。神明之炁进入心脏的冠状窦,进入心室和心房推动心脏的跳动!即,所谓“心藏神”。

肾藏精:肾脏正常的情况下,输尿管从膀胱臂中吸收精液到肾脏,维持肾脏的工作。称为“肾藏精”。

精液有六条经脉进入大脑,维持大脑的工作,精液不足大脑工作不正常!

人的精神活动是依靠精液的!

人的记忆力是精液上没上头上去,来决定的!

 

有了以上的论述以下的文章就不难解决了!

“人的神志活动包括五神(即神、魂、魄、意、志)和五志(即喜、怒、思、忧、恐),神、魂、意、魄、志及喜、怒、思、忧、惊等精神意识活动都依靠五脏的功能调节,但主导于心。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心藏神,在志为喜,喜则炁和志达,可见“喜”是对外界信息的良性反应,有利于“心主血”,但喜乐过甚则伤神,喜乐者神惮而不藏。

  肺藏魄,在志为忧,人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为魄之灵,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一种精神活动。年老时肺炁虚衰,语言善误,这从病理上阐明了肺与魄的关系。

  肝藏魂,在志为怒,魂乃神之变,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魂的精神活动包括谋虑,故又有肝主谋虑之说。怒是情绪激动时的一种精神变化,是不良刺激;怒伤肝,常致血液上逆,炁机升泄。

  脾藏意,在志为思。意,是意识;思,是思考。正常的思考有赖脾的健运,思考过度或所思不遂则能导致情绪抑郁,饮食不思等,即所谓“思虑伤脾”。

  肾藏志,在志为恐。恐与惊相似,惊为不知受惊,恐为自知而怯。惊则炁乱,恐则炁下,惊恐伤肾,炁机紊乱。

五脏与五神:

 心藏神:《类经·脏象类》“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神炁为德,如光明爽朗,聪慧灵通之类皆是也。”“是以心正则万神俱正,心邪则万神俱邪”。

肺藏魄:《类经·脏象类》:“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素问·六节脏象论》“肺者,炁之本,魄之处也”。《灵枢·本神》“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肺藏炁,炁舍魄”。

 肝藏魂:魂,《灵枢·本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魄”;“肝藏血,血舍魂”。《类经·脏象类  “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

《类经·脏象类》“魄对魂而言,则魂为阳而魄为阴”。

  脾藏意:《灵枢·本神》“心有所忆谓之意”。“脾藏营,营含意”。《类经·脏象类》“谓一念之生,心有所向而未定者,曰意”。

 肾藏志:《灵枢·本神》“意之所存谓之志”.“肾藏精,精舍志”。《类经·脏象类》“意已决而卓有所立者,曰志”.

 

五脏与五志:

 《类经·脏象类》:“分言之,则阳神曰魂,阴神曰魄,以及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合言之,则神藏于心,而凡情志之属,惟心所统,是为吾身之全神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心志为喜:“喜则炁和志达,营卫通利”。“喜伤心”。

   肝志为怒:“忿怒伤肝”。

   脾志为思:“思伤脾”。

肺志为忧:“悲则炁消”。

  肾志为恐:“恐伤肾”“恐则炁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中五脏和五神有什么关系?
中医基础/神志活动
民间中医“竹梯”(23)五藏六腑(下)
黄帝内经 第十八讲 论藏象
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
灵枢经第八篇本神之三五脏即五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