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三星堆看中华文明(二):秦国灭蜀
金沙遗址就是杜宇王朝及之后开明王朝的遗迹。
金沙出土的文物距今约3200年到2700年,与杜宇在西周晚期建国的历史,时间上也大致符合。
金沙遗址出土的文物与三星堆同样精美,最著名就是太阳神鸟的金箔徽记了,即便放在今日,其艺术水准也令人惊异。
其他的文物与三星堆出土的品类如出一辙,只是尺寸不一,这也足以看出古蜀文明传承的完整性。
我们上一篇讲,杜宇王朝从历史记载和出土的文物看,时间并不长,只历经了一朝。
《蜀王本纪》中记载:望帝积百余岁。
也就是前无先主,后无王嗣,肯定不会超过百年。
望帝杜宇之后,古蜀国的历史就进入开明王朝了。
不过关于望帝的神话传说还是比较有戏剧性的,史书与民间传说大致是两类。
一个是我们上一篇讲的,鳖灵为蜀国平息了水患,杜宇十分感激,自愿把王位禅让给鳖灵,鳖灵因此成了新的古蜀王。
还有一种民间的说法就是,因为鳖灵常年在外治水,杜宇与其妻私通,被发现后所以才羞愧让位的。
退位后很快一病不起,最后郁郁而终,魂化杜鹃。
不过如果我们从政治原理推断,表面上所谓的“禅让”,应该是鳖灵在治水中让他获得了很高的声望,于是发动了政变,推翻了杜宇,杜宇被鳖灵击败后,不得不退隐西山。
之所以有“禅让”的说法,应该是丛帝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把杜宇流放了,也在舆论上给予了望帝优待,之后望帝杜宇复位不成,怨魂化为杜鹃。
不过丛帝鳖灵其性质还是取望帝而代之,
鳖灵继承了杜宇的王位后,自立为蜀王,是为开明王朝。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开明氏王蜀凡十二世”,王室立太子,别子为群公子。
就是说,丛帝即位后,明确了继承权机制,明显就是学习中原的长子继承制。
随后,开明王朝二世庐帝,三世保子帝开始扩张疆土,不断地南征北伐,到了战国时期,蜀王国疆域,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嶓,蜀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强大国家了。
到了开明王朝九世开明圣帝,开始变法学习中原文化,始立宗庙,以酒曰醴,乐曰荆,人尚赤,帝称王。
就是不再称帝而是称王,同时学习中原的官职,设太傅、丞相、郎中令等,皆为朝官。
封君有侯,为一方之长,实行分封制,封王室弟子于边防重镇,以为屏障。反映出当时开明蜀王政权的集中统一。
同时开明王朝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礼乐制度,从考古发现的礼器、乐器、兵器、玉器等,说明祭祀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除此之外,《史记·六国年表》中也有过这样的记载:惠文君元年(前337年),楚、韩、赵、蜀来朝。
秦惠公十三年(前387年),“伐蜀,取南郑”。
楚肃王四年,蜀伐楚,取兹方等。
以上记录可以看出,当时蜀国与秦楚二国均有往来,而且军事实力不弱,甚至可以与秦、楚这种军事强国较量。
也是在这个时候,蜀国东部的巴国也强大了起来,巴国位处于丘陵地带,论资源不及古蜀国,但因为其地理位置更接近中原,因此在文化上也更接近于中原。
从记录上看,巴国与蜀国一直保持着频繁的往来,《尚书》中也有记录,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两国可谓是兄弟手足之邦,否则也不会产生认同。
在开明九世圣帝时期,蜀王别封弟葭萌于汉中,号苴侯,置藩属国苴国。
到了开明十一世时期,苴国的赋税日益繁重,苴侯觉得做的这汉中侯窝囊,便拉拢巴国联合抗蜀,因为苴国战略地缘的重要性,况且苴侯是同宗族人,于是只能减轻了苴国的赋税,并留下一句:后若有秦兵至,自退之。
就是说,如果以后秦军来攻打你,你自己想办法解决吧。
如此一来,虽然苴国的赋税减轻了,但也与同宗蜀国产生了裂隙。苴侯也一度中断了与蜀国的往来。
到了开明十二世开明末王(又称芦子霸王,?--前316年)时期,巴蜀两国的关系就大不如前了。
同时,蜀国从开明十一世开始国力渐衰,于是苴国便联合了巴国,准备一同伐蜀。
前316年(战国时期周慎靓王姬定六年),巴、苴两国联合攻蜀,蜀国先是击退了巴国来犯的军队,蜀王(开明十二世)准备借势灭掉苴国另立新苴侯。
然后就有了我们熟知的“五丁开山”。
根据《华阳国志》和《蜀王本纪》记载,秦惠王见古蜀国国力衰退,蜀王昏庸无道,便起了伐蜀之意。
但崇山阻隔,无路可通。
秦惠王便请人凿刻了五个巨大的石牛,每天在石牛后面摆上一堆金子,谎称石牛是金牛,每天能拉一堆金子。
蜀王听到这个消息,想要得到这些金牛,便托人向秦王索求,秦王马上答应了。
但石牛很重,也无路搬运。
于是蜀王便命令蜀国的五个大力士,就是五丁力士,派他们去凿山开路,把金牛拉回来。
五丁力士开山辟路,好不容易开出一条路,拉回这些所谓的金牛,才发现不过是石牛,方知上当受骗,这条拖送石牛的道路,也就是古金牛道,亦称剑门蜀道。
秦王得知金牛道已经打通,十分高兴,但因为忌惮五丁力士,不敢贸然进攻,于是称为了谢罪,愿意送上五个绝色国香的美女。
蜀王便再次命令五丁力士到秦国,要他们把五位美女接回来。
但是在回来的途中,遇见一个洞穴里有一条大蛇,五人便想杀了这条蛇,在向外拉的过程中,把山拉塌了,五丁力士和五个美女都被压死了。
秦王听说五丁力士已死,蜀道已通,知道进攻蜀国的时机已经成熟,就派大军从金牛道进攻蜀国,很快便消灭了蜀国,并把蜀王杀死了。
这便是李白《蜀道难》中“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一句的来历。
神话看似是无稽之谈,我们知道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不可能这么儿戏。
如果我们结合事实发生的情况来看,蜀国开凿石牛道的原因应该是为了快速出兵。
在这个工程中肯定发生过许多重大的事故,造成了大量人员的伤亡,损伤了蜀国的国力。
而蜀国准备打击苴国的时候,苴国肯定是求救于秦国,而蜀王为了不让秦国干涉,也与秦国结盟。
秦国看中了巴蜀内乱的良机,起了渔利之心,苴国本是巴蜀与秦国的战略缓冲要地,这样的乱局自然就给东北部的秦国提供了天赐良机。
于是秦惠王便派遣张仪、司马错、张若等率军攻伐蜀国。
苴侯见秦国大军至,以为是盟军,便大开城门,秦兵蜂拥而入,顺石牛道(今剑阁)灭蜀吞苴,蜀王身死,苴侯被废,蜀太子逃到彭乡被捉。
于是有了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的典故。
BC316年,巴蜀两国被秦国所灭,千年古蜀文明,一夜之间竟成过往云烟。
根据《战国策》记载,当年秦惠王攻蜀之前,召集张仪和司马错讨论,就是《司马错论伐蜀》。
张仪的意见是先东进伐韩,进而图周。
就是说,蜀国是西边偏僻的国家,攻打蜀国,会使士兵疲惫,百姓劳苦,却不能以此来建立名望,即使夺取了那里的土地,也获得不了什么利益。
而伐韩则可以尽早实现“据九鼎,案图籍,周王室知道已经不能拯救自身,一定会交出九鼎。我们占有了九鼎,挟持周天子,用他的名义来号令天下,天下没有敢违抗的,这就能建立霸王大业了。
而司马错认为,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
就是说,想使国家富庶,一定要扩大领地,想使军队强大一定要让百姓富足,想建立王业一定要具有道德正义。
现在蜀国与苴巴二国内乱,此时攻打巴蜀有“禁暴止乱”的道义之名,因此即便夺取了蜀国,天下也不会不认为我们暴虐,夺取了蜀国的财富,也不会认为我们贪婪。
而我们得到了蜀国的土地,也能够扩大秦国的疆域,得到他的财富,能够使百姓富足。
而且蜀地的战略地位更是非常重要,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其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
相较于“攻韩劫天子,恶名也”的东进之策,如果现在去攻打韩国,不一定有利,胁迫周天子,必然招致不义的名声。所以去进攻天下人都不希望进攻的地方,这是很危险的!
如果周天子自己知道要失去九鼎,韩王自己知道要丧失三川,那么,两国一定会联合起来,共同采取对策,依靠齐国和赵国,并且向楚、魏两国求援,以解除危难,这就是我所说的危险,这样不如攻打蜀国那样万无一失。
秦惠王听了曰:善!寡人听子,于是攻蜀的策略就这样决定了。
之后历史发展果然被司马错言中,尤其是那句““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
果然,张仪和司马错率军攻蜀之后,秦国逐渐吞并了楚国并最后统一了天下。
得到了巴蜀之后,秦惠王封自己的儿子嬴通为蜀侯,陈壮为相,五年后陈壮谋反杀死蜀侯嬴通,司马错又率军入蜀平叛诛杀陈壮,次年封嬴恽为蜀侯。
七年之后,嬴恽在蜀地起兵反叛,司马错再次奉命入蜀讨伐叛军,于是蜀国号被废除,正式划入秦国郡县制的体系。
蜀国之后的两个郡守,张若和李冰,二人对蜀地的治理也算是尽心竭力。
尤其是李冰担任郡守期间,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根除了水患,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
该工程也让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也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话分两头,古蜀国灭亡之后,其中有一支蜀国王孙南下逃到了云南、贵州,其时云南称滇,贵州称夜郎。
此时云、贵皆为楚国势力范围,楚国素与秦国不和,故这支蜀裔稍得喘息之机。
然后不久秦灭楚,此地也不宜久留,这支蜀裔继续南下,进入越南北部。
这支流亡蜀族中的首领安治王(名“制”),到此地后不久,便收服土著西瓯人,统治分为十区,号为南岗部。
安治王在此地励精图治,实力不断壮大,后来安治王驾崩,其子泮继位,
此君也是年少有为,文武双全,军政全能,当时旁边有个雒越人建立的的国家,传说中叫“文郎国”,在蜀泮崛起时期,其国主为雄王。
此人蛮勇尚武,天生神力,蜀泮多次攻打文郎,均被雄王击败。
但是他却废武备而不修,惟日事酒食为乐,BC257年,蜀泮再次率大军攻打文郎国,雄王当时沉迷酒色,直到蜀军攻入国都,酒都还没醒,不久即吐血坠井而亡。
蜀泮遂得其土,立瓯雒国(因合并了西瓯、雒越),定都封溪,自号安阳王。
瓯雒国既立,安阳王雄霸一方,让华夏文明的种子散播到了安南百越之地,对南亚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来秦始皇病逝,中原大乱,时任南海郡尉的赵佗占据桂林、象郡,于公元前203年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
南越之疆域,东抵福建西部,北至南岭,西达广西西部,南濒南海,与瓯雒国接壤,疆幅、国力均胜之。
后来与瓯雒国发生冲突,赵佗虽有秦国精锐,但却屡战屡败,史载“安阳王有神人皋通,下辅佐,为安阳王治神弩一张,一发杀三百人”,甚至还有 “王有神弩,一发杀越军万人”、“神弩一张,一发万人死,三发杀三万人”之说。
后来神弩被赵佗使计破坏,在BC207年攻破瓯雒国,安阳王本人侥幸逃命,不知所终。
蜀人在百越建立的另一方基业,也随之消散。
此时的赵佗仍是秦军将领,等于是秦国两次灭蜀。
从这段史迹可以看出,虽然古蜀国被灭,但也仍能看出古蜀之勇武,也为早期华夏世界的构建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府之国的奠基者——古蜀人』
趣说四川之起源
战国时代,巴蜀在干什么?
专家怀疑古蜀历史,三星堆面世才知道,李白说的蚕丛和鱼凫是真的
我们查了史书为古蜀国写的日记,解密三星堆的前传续集
古蜀国5代君王,是神话还是现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