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战:德军在东线的胜算有多大?(八)1941年苏军的失败与美援重点物资和机床的作用
userphoto

2023.11.03 广西

关注

好久没有更新这个系列,前几天讨论的时候想到了这个问题。

这一期的标题,相信是东线激辩中的重要部分。我在之前的讨论中往往站在德军的角度上说问题,所讨论的也针对与德军的部署。但是,如果想要分析问题,站在对立面的苏军也是有必要的。因而这一篇的主基调在于苏军。

本篇虽然提及美援的作用,但因为篇幅设计,仅摘最重要的部分说,后面还会再专门写上一篇。

(一)1941年苏军的惨重损失

驱动一支军队的,往往离不开工业与农业。工业水平低下,冲上去的部队手里的枪杆子便成了问题,农业水平低下,冲上去的部队自己便成了个问题。1941-1942年的苏联,其遭遇的问题几乎涵盖了所有方面:工业、农业和军事上的损失。

这一问题的根源是苏军本身质量的低下。对于唯武器论,个人以为是很令人头痛的。诚然,当年德军入侵苏联的时候遭遇了难以对抗的T-34和KV式坦克,然而这并没能耽误他们一路闪击推进。有一定良好的技术装备,对德军形成的压制固然存在,但在德军更优秀的战略布局和单兵质量下,苏军不断败下阵来。一支经历了两到三年战争磨砺的大军,入侵一个虽然进行了军队改革,但尚未明显提高质量,且明显还受到1937年大清洗的影响的国家,面对一支在初期兵力相当的军队,优势逐渐显露。

我们在看1941年各大战役的战报的时候,总能看到惊人数量的苏军坦克等重装备被缴获。我们不妨想,如果这些坦克是可用的,苏军为何不采用他们突围?我找到了两张表格,虽然不能全面举证,但是毫无疑问应该是有参考意义的。

战前苏军坦克保有量(应该前面还有一些表,但是总数还是很明显的)

第一表应该是一张残表,但正如我们一直知道的,T-34和KV系列坦克的占比感人,苏德交战,这类坦克是主力,其他的则在质量上逊色的多。

第二张表

但是看到第二张表我们才会发现惊人的数据:大部分苏军作战坦克不堪使用!有效占比大约仅仅六分之一,其他的并非不能开起来,但必然是更容易在战场上出问题的。苏联坦克的确是火力强悍,但在精密和耐用上不一定比得上德军坦克,而在1941年,这一问题被展示得淋漓尽致。我们知道,德军手上的坦克虽然也有数千辆,但是顶梁柱的III号和IV号毕竟还是少数,然而当时苏军遭遇的问题亦别无二致。

这样一来,我们便大概可以明白了,当时的各场战役,无论是明斯克战役、斯摩棱斯克战役还是基辅战役、乌曼战役,乃至后来的维亚济马和布良斯克的作战,我们看到的苏联惨重装甲损失,除了部分战损,更多的恐怕还是因为不堪使用而弃车逃亡,或者单纯的二线储备不足无法驱动。否则就每一场战役数百乃至数千的坦克毁伤缴获数字来看,苏军大装甲集群突围本当毫无压力!

苏德战争

我曾经看过的关于东线的一些记载中,有三件事印象深刻(出处已经忘了):

第一件发生在乌曼战役,当时的苏军部分南方面军和部分西南方面军部队,至少十余万(或20万)一并被包围,当时的苏军在一处乘坐卡车猛烈突击突围,却撞在了德军炮兵的炮口上,那支炮兵部队一个下午都在不停地“开火、开火”,直到战场上到处是装甲车和卡车的残骸,死伤枕籍、焦尸遍地。“烧焦的驾驶员坐在被击毁的卡车里,双手还架在方向盘上。”

第二件发生在中线的突围战役,无论明斯克还是斯摩棱斯克。当时记载,很多突围的苏联红军战士举着刺刀和枪步,齐斩斩地冲向德军的机枪封锁线。能看出来,这是苏军有组织的野战部队,但是毫无疑问地,这种突围最终的伤亡也是不可估量的。

第三件发生在莫斯科战役后期。当时的苏军已经转入局部大反攻,如果统计数据属实,当时莫斯科前线的苏军坦克约700余辆,德军则为1100余辆,人数上苏军少于德军,但预备队准备较好,德军也成疲惫之师。有趣的是,斯大林下达反攻命令是在11月29日,但直到12月5日加里宁方面军的部队才第一个打响反攻。我所印象深刻的是当时组织反攻的将军遇到的最惨重的问题便是自己根本没有足够的反击实力。当时苏联工业正在撤退和重组中,交付前线的坦克着实不少,但是投入到一线的还是有限。可以说当时的苏军是一咬牙地发起了凶猛反攻,毕竟即使是700余辆坦克,且不说有多分散,有多少真的完全可用,有多少真的是最好的T-34和KV式,即使是当时苏军本身一直在防御,并组建民兵投战这一情况来看,就是紧张地一塌糊涂。

三件事看起来似乎没什么意义,但个人认为这展示了1941年苏军遭遇的问题的三个表现:第一件事发生在南线,表现了当时重装备较多,但难以组织有效突围的苏军境况。第二件事发生在不断投入预备队生力军反击的中线,表现出当时训练较好但因战略失利惨遭包围,被迫冲刺机枪的野战部队的境况。第三件事发生在莫斯科战役后期,表现出当时虽然得到增援,但从根本上勉勉强强发起反击的苏军境况。

苏德战争

可以说1941年的苏军被打的一塌糊涂。根据我能看到的比较可信的分析数据,当时苏军的初期野战部队净损失(死或俘虏、失踪等等)达到340万左右(阵亡约100万,俘虏约240万),占比至少60%,虽然进行了加速动员,但可以确信的是1941年底在各前线战斗的苏军士兵中,由于重伤员无法归队,属于原一线野战部队的部分恐怕不超过150万人(开战时应为537万军队)。

坦克,在早期的作战淘汰中,可用坦克不断损失,无用坦克则被抛弃缴获,开战时所谓的“10000或20000”的庞大装甲部队到了1941年底仅存的部分约3000余辆。算上当年的出厂数量,一年内连被击毁带被缴获,将近20000辆。飞机则是损失了高达85%,从20000架左右暴跌到3000余架。

这个数字的确吓得住人,但这除了可用部分的损失外,也有很大的“淘冗选精”成分,这意味着苏军大量的低质量基础装备被淘汰掉,这其中轻装备(轻型坦克)的损失也一样惨不忍睹。然而无论如何,技术装备的损失都是惨重的,BT等坦克的惨重损失意味着苏军在轻型坦克保有上一直存在问题,T-34入列的确有用,但是轻型坦克生产一样重要,需要保证的是一支军队各类装甲车辆的平衡,我们在讨论苏联坦克生产时,不能脱离各种坦克的作用。

T-70坦克

(二)美援对苏联的意义

1942年,苏军经过急迫的动员,再次组织起500万,乃至更多的兵力。然而当年,至少发生了三大消耗性战役:冬季反攻、勒热夫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及其周边战役。在这些作战中,苏军很快地消耗掉了自己的有限的预备作战部队,技术装备损失同样也在发生。勒热夫战役中有整建制装甲部队被围的情况,斯大林格勒前的哈尔科夫战役也见证了又一个庞大的包围圈。可是无论如何,苏军人力缺口还是没有达到极限,而重装备则在1941-1942期间多次遭遇缺口。

美援对苏联产生作用,大约发生在1942年左右。可以举证的部分很多。1942年,美援输入最早的北线战场最早投入了美援和英援的装备。譬如笔者看过的《霍尔姆战役》这本书中,记载了苏军在1942年初投入的少量进攻用英美坦克。然而,这些装备很明显不仅质量一般,且苏军本身的生产也能顶替缺口。

苏德战争

当然,我们说这些输入的重装备等等,不是我写这一部分的初衷——因为这从来不是美援对苏联最大的帮助所在。大家不可能不知道输入的数万辆坦克、战机、数十计百万吨的基本原料、和卡车等等装备。但是如果只是去看数字,被误导的可能性就会被大大提高。就像我们看到的,援助的轻武器少的不值一提,坦克输入量仅占苏军七分之一,且质量不高,即使是苏军本身也不愿意使用。然而,我们最值得看的不是这些。我们需要明白“援助”本身的意义是什么。

“援助”要基于这一国家最基本的国情需求。对于那些安慰性援助,比如说科索沃战争期间俄军派出的一艘小型舰艇的声援,并非物质援助本身。即使是实际援助,也要看需求。苏芬战争期间,芬兰最稀缺的是重武器和人力等等,因而外来的志愿者军队和志愿医疗救护团等各类部队,以及基础作战物资大量地涌入了芬兰,然而,这客观上虽然只是让芬兰付出更小的伤亡,但也是实实在在的援助。

二战的苏联,由于本有的工业产能和人力、自然资源加持,尽管前期遭受重创,但因为工业转移,其损失没有达到整个工业体系崩溃的情况,然而其表现出来的缺口还是很明显。稀缺的资源有二:一是高精尖器材,二是粮食。后者几乎没有提及的必要了:二战时期苏联西部农业区的大片流失导致的饥荒是无人不知的,这一点盟军增援绝对是雪中送炭(虽然也没给多少,毕竟送来400万吨,但苏联自己产了5亿吨,但考虑这些到优先送到部队,而那5亿吨还是要供应民众,其帮助也是有的,称不上依赖,贡献更是一般,但绝对是瞄准了稀缺的部分送的)没得商量。因而我们直接谈高精尖器材这一最主要作用。

大家在谈美援的时候,经常会谈输入的坦克和火炮这些直接可以投入战斗的器材,然而这些苏军在战时具有较高的产量,而输入的轻武器则更是不值一提。所谓高精尖器材,主要就是生产用产品和高精尖战斗产品,这两个的集中体现,一个是航空器材,一个是生产机床。

航空器材,正如我们在上一节看到的,属于苏军损失最惨重的一个兵种:空军。苏军在战时生产了大量的飞机,但是在制空权上仍然难以长期与德军相提并论,而美援飞机只能占到30%,说是它撑起半边天并不现实。

然而,盟军提供的重要的制造飞机的材料——铝却客观上支援了苏军空军的生产问题。苏联的铝矿当时开发有限,且储量不足要求,战时输入的铝达到了本土产能的106%,可以说让苏联人造飞机的底子更宽裕了。如果因为原材料不够,苏军空军产量会减半,而如果苏军坚持维持产量而降低质量,那么问题也会一样惨重。

输入量达到15-30%的外援飞机,看着是个小数据,但其实不可小视,想象一下,在任何一场战役中,譬如德军投入了500架而苏军投入了400架飞机,此时看起来差距还不大,但如果砍掉15%就会导致这个数字变成340,而如果是30%,甚至可以达到280,这样一来,和敌军的差距恐怕就会体现的更加明显了。

苏德战争

而生产机床这一点上,数据其实很喜欢骗人。

机床,在基础数据上我们并不能看出来美援有什么作用。美国援助的机床只有数万台,但苏联在战争期间却制造了十余万台机床。在大家眼里,机床这个东西似乎就是生产坦克的,什么机床都能产这个东西。然而不是。首先苏联自制的机床,本身应当是不能送任何一辆坦克下线的——因为造坦克零件需要的机床,有一部分苏联人自己是无法生产的。

早在战前,苏军就仰赖美军的一些大型机床生产重点零件。这些大型机床就属于高精尖产品,苏联自产的大多为初级机床,坦克上崩掉两个铆钉啥的倒是不耽误,但要是一些零件出了问题就不好办了,因为没得修,这部分替用零件很依靠美国援助的机床来生产。在我之前在知乎上看到的一篇文章中,很好地揭示了苏军大型机床的缺乏——战前就在进口,战时更是经常报告:没有这些高精尖的机床,我们的生产难以开展。

是的,苏联产了十几万台机床,但大部分都是初级机床,造不了坦克的高精尖零件,这里面也必然有用来生产轻武器的一类,也有造一些普通坦克零件用的。但是要是说怎么让坦克一件不落地完完整整地下线,进口机床还是第一生产力。

当然,我这么说大家可能也还是不太理解。简要的讲:如果没有这些高精尖机床的进口和援助,苏军坦克产量锐减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这也不能由任何一年的数据表明问题,因为苏联的高精尖机床不是1941年才租借的,而是从战前就开始买的,只是战时期间进口的更多了而已。而如果坦克产量真的锐减,随着后期德军在东线坦克质量的不断提高,苏军坦克首先数量达不到我们现今看到的情况,其次,新型号的坦克出现恐怕也会被拖慢,尤其是后期的IS系列坦克,量产拖慢恐将成必然。而我们也很清楚,苏军坦克和火炮在二战东线的胜利上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坦克这一环出现问题,纵然德军坦克生产是有点瘸腿的,应对苏联也会少一些问题。

1941年苏联的惨重损失表明,在人力恢复上比较理想的情况下,第二种重点援助对象——坦克的恢复离不开美援的作用,当时投入战场直接的一线坦克质量和数量上挡不住德军,但是至少是可以充数的。如果苏联工业的复兴在机床这一点上出现缺口,坦克洪流的出现时间犹未可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国在苏联的败因分析
二战德军的十大王牌师
我们在全世界范围内作战----德意志第三帝国全线征战史
史上最大战役集群: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兴亡
东线防守大师------莫德尔
10天伤亡15万,司令一天就崩溃,德军上将:这场战役对德国最致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