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战全史康拉德的悲哀——奥匈兵败加利西亚

康拉德的悲哀

——奥匈兵败加利西亚

由于俄国在东普鲁士的失败,使它在别处的胜利也失去了光彩。事实上,1914年俄国人主要的精力并非针对东普鲁士,而是针对加利西亚的奥匈帝国军队。在南部,奥匈首先发起进攻。他们的总参谋长康拉德从互相背离的几条线上派遣三支军队进入波兰,在那里他们很快陷入了困境,几乎完全是跌跌撞撞地退回到自己的领土。奥匈陆军是模仿德国的,但其总参谋部水平低劣,并存在语言障碍,大约3/4以上的军官出身于日耳曼民族,仅有1/4的士兵能听懂他们的语言,这是一个缺陷。而影响其战斗力最大的障碍是许多不满的斯拉夫人集团,导致士气低落,他们不忠于或很少忠于哈布斯堡君王,有许多人还同情俄国。

也许图片里的人只是在做个样子,但这张照片却展示了在加利西亚的战斗中俄军是怎样包围普里奇米斯尔的。

哈布斯堡皇室有一个易受袭击的省份加利西亚,它的富饶土地被喀尔巴阡山脉同奥匈帝国的其余地方隔了开来,奥匈帝国的对俄作战计划是把部队集结在桑河和德涅斯特河后面及喀尔巴阡山脉前面的加利西亚平原,在这里集结军队对于直接攻入俄国领土十分合适,万一失败的话,奥军可通过普热梅希尔进入波希米亚,或者通过波兰与西喀尔巴阡山脉之间被称为“摩拉维亚之门”的狭窄走廊进入德国西里西亚。按照奥匈帝国的战争动员计划,奥匈将20个师大约30万人部署在离贝尔格莱德几千米远的地方。加利西亚以北地区只剩下18个师的兵力。这表明康拉德内心里有一个盲目的信念,他相信俄国将置身事外,因而他可以给予塞尔维亚一次沉重的打击。当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将军听说康拉德为了追求自己入侵塞尔维亚的梦想而向南线派遣大量多余的军队,他感到一阵恐慌,因为以当时的局势看,如果俄国加入战争,靠近俄国边境的加利西亚奥军将严重不足,小毛奇发了一份电报给康拉德,要求他把主要兵力转移到北线来与俄军对垒。

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将军的画像

1914年8月中旬,正当德军大举进攻法国之际,俄国大本营应协约国的要求,在发动东普鲁士战役的同时,发动加利西亚战役,从战略上配合英法军队的行动,俄国本身也企图夺取加利西亚。俄军西南方面军总司令伊万诺夫将军受命围歼奥匈军队在加利西亚的基本兵力。在战役展开前,俄国西南方面军兵力为60多万人,但有些师、团尚在开往集结地途中,故而这个方面军的总数未超过45万人。俄国这两个方面军之间约有200千米的空隙,后来组建了第九集团军来加以充实。西南方面军的总目标是在德涅斯特河东岸围歼奥匈部队主力,阻止奥军撤向德涅斯特河西岸。由于伊万诺夫误判奥匈军主力会在利沃夫地区集结,故计划以该地区为主攻方向,以第三、第四、第五、第八集团军形成大包围态势,歼灭奥匈军主力。在巴尔干方面,奥匈帝国总参谋长康拉德手里可供使用的兵力共8个集团军,他准备用第五集团军和第六集团军进攻塞尔维亚,占领其首都贝尔格莱德。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共4个集团军部署在加利西亚方面,以对抗俄国的西南方面军,准备在东普鲁士德军的协助下,攻占华沙。在制订对俄作战方案中,康拉德决定先发制人地发起进攻,在这种情况下,在大约一个月之内其对俄国人的优势会是相当大的。

如果康拉德要他的部队掘壕固守,俄国的冲击是闯不过这些障碍的,但他误信人言,以为俄国人尚未充分动员兵力,易受攻击,他计划从加利西亚发动迅速的攻势,以攻占华沙和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之间的铁路线,他深信,在他的军队抵达布格河时,德军一定会采取行动。小毛奇曾对康拉德说过:“奥军在进攻俄国的战斗中,绝对可以指望在东线集结的整个德军的战术支持,向俄国进军越早,延续的时间越长,德、奥联合取得的胜利就越大。”

由于英法联军请求加速进攻,俄国各集团军尚未全部集结完毕,即于8月18日至23日期间先后发起进攻,奥匈军队指挥部计划以第一、第四集团军的兵力,在库默尔将军的集团军级集群和沃伊尔施将军的德国后备军的支援下,向卢布林、海乌姆实施主要突击,粉碎俄西南方面军的右翼。康拉德指望毛奇在战前会谈中许下的诺言,即在他北进的同时,德国将以大军从东普鲁士向南方和东南方的华沙和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之间的地区猛攻,与他两面夹击。康拉德要求德国第八集团军从东普鲁士发动攻势,这位哈布斯堡的统帅需要德军横扫涅曼河之东,然后打击俄国的右侧翼。他渴望把奥军首战的胜利归功于他的皇帝,因此他继续深信,在他的军队抵达布格河时,德军一定会采取行动。他以想入非非的心情建议,德军至少动用两个或三个师推进100多千米,进入挤满实力不详的俄国部队的敌人领土。但此时小毛奇判断要遭到来自两个方面的人数约为自己两倍半的敌人进攻东普鲁士,因而既不愿也没有力量去冒这个风险,他下的命令是:“除非俄军取防守姿态,否则不应进入俄国。”但这点他没有告诉他的盟友。

俄第四集团军和奥匈第一集团军首先遭遇,23日起,双方在克拉希尼克地区进行了两天的激战,俄第四集团军退守卢布林以南,在随后的五天中,俄第五集团军遭到奥匈第四集团军攻击,退至海乌姆西南弗拉基米尔-沃伦斯基一线,但向利沃夫进攻的俄第三集团军,在第八集团军配合下,以30个师的优势兵力挫败奥匈第三集团军的14个师,强渡格尼拉亚利帕河,9月3日占领利沃夫,奥匈军退至戈罗多克地区。此时,康拉德直接向东线德军指挥官普里特维茨说话了:“总的形势表明,德国东线军队朝锡德莱茨方向发动进攻十分重要,尽速抵达锡德莱茨十分重要,恳请回电告知东线德军司令部的意图。”普里特维茨回电说:“此刻敌人正在从科夫诺、奥科塔及以南一带进攻东普鲁士,德军只有在获胜后才能开始朝锡德莱茨的军事行动。德国东线军队已吸引了大量敌军到它那里去,我们相信,此举可以为奥匈帝国的攻势扫清道路。”

9月4日,俄军三个集团军全部转入反攻,迫使奥匈军队开始退却,俄第五集团军向拉瓦的进攻,开始威胁到奥匈第四集团军向后的退路,奥匈军队指挥部被迫中断在戈罗多克的交战,9月11日夜间,康拉德将军被迫发出极不情愿的撤退信号的时候,他们几乎已经没有战斗力了。恐怖的叫声“哥萨克来了”引发许多人的惊恐和慌乱。奥军退过了桑河之后,俄军的追击放松了,由于对奥匈军队的追击迟缓和组织不善,致使其得以摆脱俄军,免遭全歼。六个星期以前在加利西亚投入战场的90万奥匈军队,现在只有一多半重新渡过桑河。21日俄军停止追击,至此,俄军控制了加利西亚大片地区,东普鲁士的德军并没有南下接应,总计俄方损失约23万人,奥匈损失40余万人,此役双方都没有实现围歼对方主力的计划,但俄军打进了战略要地加利西亚。

在大战爆发之际,俄军被它的盟国法国要求立即同时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实施进攻,而不顾其缓慢的动员在三个月内不能完成的事实。沙皇新任命的俄军司令尼古拉大公受到来自法军最高统帅层的压力与哄诱,加速其动员并实施仓促的进攻,结果导致了俄军在东普鲁士的惨败,但俄国对加利西亚仓促的进攻由于奥匈军队的愚蠢和无能而侥幸取得部分的胜利。

伊万诺夫在加利西亚的胜利,把德国的西里西亚暴露在俄国的入侵面前,因为西里西亚平原直接通向德国心脏,德军新上任的总参谋长法金汉于是命令兴登堡立即援助在加利西亚被打败的奥军,并阻止俄军侵入西里西亚。9月28日,一支由四个军组成的、由马肯森将军领导的德国第九集团军,乘火车前去增援奥军。这支德国援军迅速抵达奥军北翼的克拉科夫附近,9月28日,奥德联军开始对俄军展开了全面反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堂堂奥匈帝国 为何在一战败得如此之惨?
《一战全史》40 康拉德的悲哀——奥匈兵败加利西亚
二十世纪的四十九场战争3-4
《世界军事战争史-22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交战各国(上)
克伦斯基的七月攻势
布鲁西洛夫突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