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读过的学校都不存在了

8月底,最小的表妹考上大学,回家吃酒席,顺便看看曾经的学校,感悟良多,恰好毕业十年,于是有了如下文字的想法。仅以此文表达对学生时代的回忆!

一、我的村小

1996年9月村小开始招生,只有5岁多的我被父亲求着校长收入学校,最后好像校长说学校没有课桌椅,去买一套,然后安排我入学。依稀记得学校有5个班,基本上一个班就是一个年级,其中一年级和学前班在一起学习,如果入学是学前班,理论上是需要学习两年的,不过期末考试的时候,按学习成绩排名升二年级,所以有些人一年就够了,那时候我就是读了一年学前班,就上了二年级。不过受年龄和体力的限制,确实有点跟不上其他人的学习进度。三年级、四年级就完全成了留校的常客,经常中午不能回家吃饭。那时候村小会给离家远的老师准备午饭,像我这样留校的人只能望着他们。

村小的老师有限,主要开设语文和数学两科,其他的副科好像有自然、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体育,但不记得有上过这些课,有印象的是和自然配套的会有一些实验器具,澳门回归前数学老师教我们唱过《七子之歌--澳门》,美术课好像有老师教我们做过手工,某天下午校长带全校师生看过魔术。

ps.那时候的村小叫涂场村小学。因为那时年纪小,除了同村人还记得名字,同学叫啥都已经忘记了。

二、我在隔壁镇小

2001年,因为一场不知道什么原因的病,差点没了,还好后来挺过来了。2001年秋季开学的时候,被转学到了隔壁镇上的小学,为了怕跟不上学习进度,降了一个年级入学,那时还以为是父母觉得我学习成绩太差,所以才这样安排的,其实还是因为年龄问题。

转学的时候,父亲在老师办公室办理相关手续,我就在教学楼下等候,一起的还有另外一个人,我们在楼洞(确实是楼洞,没有打错字)里无忧无虑的打闹玩耍(那可能是我记忆中唯一的一次和陌生人放心大胆的玩闹),后来无聊的在垃圾桶里翻出来一副不全的军旗,玩了很久。记忆似乎就在这里停止了,这个场景后来无数次出现在我的脑海,却再也记不住后面的场景,包括如何进的教室,分配的座位。唯一记得的是当我在座位上坐下时,同桌的女孩说了句“我们这个班都是这个学期转来的”,瞬间就不那么紧张了。

镇上的小学和村小那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一个年级就分好多个班。我到的这个班听说是额外增加的,学生基本上是附近的村小并过来的,所以大家都是转校生,给了好听的序号六班。相对来说,班级里的同学都不是特别熟悉,刚开学的那段时间基本上以互相认识为主。

在镇小,学校的课程和活动就丰富多了,每门课程都要学习,每门课都有考试。然后第一次上电脑课,那时就只是学习如何开关机,看看电脑桌面上有些啥,其实是没有啥上手操作的。然后有学习广播体操,那时才知道学生还要做广播体操;然后有六一儿童节,还要表演节目。记得学校还有校歌(在美丽的富水河畔有一所美丽的学校,雏鹰在这里起飞……)大概是这样的开头吧,时间太久,记不太清了。

当然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每天都要检查家庭作业,刚开始的时候很不适应。因为在村小,这些都是靠自觉,做不做无所谓,转学的第一个学期我成了老师办公室的常客,后来才慢慢变得自觉起来。再后来成绩逐渐提高,得到老师的夸奖也多了起来。总算是真正的适应了这种学校生活了。

在镇小的三年,可能是重塑我人生的三年吧!这三年成长了很多,感谢父母让我转学,让我在新的环境中重新成长。在镇小的三年比较遗憾是对我很好的班主任在六年级的时候调走了,熟悉的同学都选择了河对岸的二中(那时候上什么初中是根据毕业时填写的家庭住址来定的,填河那边的地址就在二中,填河这边的地址就在一中,那时统计地址的时候,记得班主任还说了句不记得我们班有这么多学生在河对岸住啊),没有能上同一所初中。

ps.镇小的名字叫宋河镇中心小学,后来我也会经常到河对岸逛逛,希望能遇到曾经的同学,可惜一直没有遇到过。同学的名字也不记得了,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个同学有点明星像,那时候还很喜欢和她说话呢!

三、我的初中

2004年秋季开学,我又遇见了从小学调走的班主任,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缘分,在初中又成了我的班主任。2004年秋恰逢教材改革,所有的教材换新,所有的参考资料都标注了新课标。那时也没有初一、初二、初三的叫法了,我们是第一届七年级学生,相比以往的教材,色彩更丰富,虽然书本变薄了,但开本变大了。特别是数学教材延续了小学的学科叫法,而不是叫什么三角、代数和几何,好像也是那一年县里搞了个外语实验班还是啥的有小语种教学,所以我们学的教材是英语,但考试科目设置的是外语。因为是新的英语教材,本身是给有英语基础的学生来学的(实际上2002年,在我上五年级的时候,小学四年级已经开始学英语了),所以刚开始大家都还比较感兴趣,一两年后就跟不上进度了。而我因为遇到的是熟悉班主任,所以总体而言各方面的学习都还可以,基本上每次考试排名都在班级10名左右,每个学期都能获得奖状。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九年级,正是升学的重要时刻,那时学校做了一件至今都无法让我忘怀的事情,那就是在九年级重新分班,很多同学的人生轨迹从此改写。换了老师,换了同学,换了教室,一切都变的那么陌生。最遗憾的是还没有和之前的同学老师好好告别,就那么突然的分开,从此相逢是路人。这件事对我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首先是学习成绩的全面下降,其次对上课的积极性也没那么大了。不过还好九年级开设了化学和物理实验课,总有一些实践能引起我的兴趣。三门主科成绩的退步,升学考试成绩也不是太乐观,最终只上了隔壁的高中。

ps.初中的全称是宋河镇第一初级中学,七八年级在二班,九年级是几班,忘记了。

有些想说的话:

1、初中毕业的时候,要照一张毕业合影,可是不久就被我弄丢了,直到现在也没找到,可能是上面没有熟悉的人,所以也不在乎了

2、九年级的老师和同学我已记不得名字,却还记得七年级的老师和部分同学,其中班主任(语文)王敏老师可能是带我时间最久的老师(做我班主任一共4年);数学老师名字我经常弄混就不说了,后来有经过他办公室,看到他当了班主任,有时候会体罚学生,好像没有当初教我们的耐心了,再后来,他好像被撤职了调到了门卫岗;英语黎君老师,有时会给我们讲一些国外的事情,也带我们感受英语的魅力。可惜后来再没有遇到这样值得铭记的老师了。

附:八年级的时候捡到一支荧光笔,和同桌在笔记本上的写写画画,笔记本早已不知何处,但好在保留了一些照片

四、我的高中

2007年秋,进入高中,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和大多数影视剧中拍的一样,没有太好,也没有太坏。只是在这个时间点,能真正接触到互联网了,第一个qq号,第一个电子邮箱,第一次去网吧,第一个mp3、mp4。高中标配严厉的教导主任,恨铁不成钢的班主任,无可奈何的各科老师,每两个月根据成绩调整一次座位,时不时的来一次不正常关系的不记名举报,食堂区分男生区、女生区以及小灶专门区。高中三年似乎是被逼着学的三年,最终以高考必下雨终结。

有一点值得特别提出的是,高考结束后,学校免费开办了电脑培训班,只要愿意的毕业生都可以参加,教授一些基础的电脑办公知识,也算是给万一没法上大学的提供一些职业培训,这段时间可能是高中校园里最轻松的时刻,毕竟毕业证都已经发了,学校只能尽量让学生有一技之长。

五、我的大学

2010年入学,2013年离校。没啥太多写的内容,在大学毕业时写过《我的大学》。

…………………………………………………………分割线…………………………………………………………………

我在学校时间线

村小:1996年9月——2001年6月

镇小:2001年9月——2004年6月

初中:2004年9月——2007年6月

高中:2007年9月——2010年6月

大学:2010年9月——2013年6月

我的学校消失的时间

2001年撤点并校,农村小学没了。

2010年9月,宋河镇小学六年级学生转入初中,2018年9月,小学整体搬迁至原一中办学,小学原址改为中心幼儿园

2018年9月宋河镇第一初级中学河宋河镇第二初级中学合并,更名为宋河中学,办学地点为原二中。

2020年9月京山二中,高三学生转入京山五中,原址暂时保留高一高二教学。

2010年9月学校由丹江口迁至十堰,2016年郧阳师专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汉江师范学院。

………………………………………………………………

有的学校只是改了名字,有的学校还有熟悉的建筑,有的学校只剩回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小学老师(三)
消失的母校  永存的深情||朱宝树
小学同学
小学教师猥亵女生称快毕业了要稀罕一下
小学六年级班主任改出试卷 自称又修炼成功一级
【第二届“望安杯”全国征文大赛092】李庭义||我的三位小学老师(散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