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始真經》注:匕篇第六

關尹子曰:

世之人,以我思異彼思”“彼思異我思,分人我者。

殊不知夢中人亦我思異彼思”“彼思異我思

孰為我,孰為人?

世人以思想的異同來區分彼此,不與我思想同步的皆是他人。

殊不知,夢中所見之人思想各異,卻同為做夢者所生,同為我之思想。

到底夢中的他人,是不是我?

世之人,以“我痛異彼痛”“彼痛異我痛”,分人我者。

殊不知夢中人亦“我痛異彼痛”“彼痛異我痛”;

孰為我,孰為人?

世人以疼痛的異同來區分彼此,不與我感同身受的皆是他人。

殊不知,夢中所見之人感受各異,卻同為做夢者所生,同為我之感受。

到底夢中的他人,是不是我?

爪發不痛,手足不思,亦我也;

豈可以思痛異之。

指甲和頭髮,沒有痛感;手和腳,沒有思想。

它們皆與我共一身軀。

豈能以疼痛和思想來區分人我?

世之人,以獨見者為夢,同見者為覺。

殊不知精之所結,亦有一人獨見於昼者;

神之所合,亦有兩人同夢於夜者;

二者皆我精神,孰為夢,孰為覺?

世人以獨見與同見來區分夢與覺。

現實為眾人所同見,夢境為一人所獨見。

卻不知,眼睛有病的人,也會在現實中看到只有自己可見的異物;

神有感對的二人,也會在夜晚做同一個夢境。

一人獨見也罷,眾人同見也罷,皆為精神相交所識之境,怎可以此區分夢與覺?

世之人以暫見者為夢,久見者為覺。

殊不知暫之所見者陰陽之氣,久之所見者亦陰陽之氣;

二者皆我陰陽,孰為夢,孰為覺?

世人以夢境為短暫不連貫,以現實為恆久持續。

卻不知,只要不醒,夢中可連綿百年千年,遠勝現實之人壽。

時間的長與短,只是外境流動的相對相;

皆由陰陽交融所生,怎可以此區分夢與覺?

曰:

好仁者,多夢松柏桃李;

好義者,多夢兵刀金鐵;

好礼者,多夢簠簋笾豆;

好智者,多夢江湖川澤;

好信者,多夢山岳原野。

役於五行,未有不然者。

然夢中,或聞某事,或思某事,夢亦隨變。

五行不可拘。

五行代表了精微能量的五類流動形態。

散時為氣,聚時成形。

人、事、物、時間、空間、情、慾、有形、無形,都在無常運轉著。

種種的運轉邏輯,都可以歸納為五大類能量流動模式。

即是我們常說的五行——木、火、土、金、水。

人以何種五行能量運轉,就會形成何種性格,聚合何種身軀,選擇何種喜好。

木行之人,偏好仁,性格能伸能屈,身體修長;

金行之人,偏好義,性格愛憎分明,體格硬朗;

火行之人,偏好禮,性格直率體面,面部尖峭;

水行之人,偏好智,性格隱忍多謀,體態圓潤;

土行之人,偏好信,性格樸實忠厚,敦實厚重。

人在現實生活中,也無時無刻都受著五行的約束;

從內在的性格體貌,到外在衣食住行偏好,職業婚戀交友選擇等等。

有人說,到夢中就自由了,可以隨心所欲地改變相貌、環境、事物。

但真的自由麼。

即使在夢中,一個心念就能改天換地;

但一個人能起何種心念,何時起此心念,仍然牢牢地受制於五行。

木行之人多夢木,如松柏桃李;

金行之人多夢金,如兵刀金鐵;

火行之人多夢火,如簠簋笾豆;

水行之人多夢水,如江湖川澤;

土行之人多夢土,如山岳原野。

聖人御物以心,攝心以性,則心同造化。

五行亦不可拘。

那有人能擺脫五行的束縛麼?

五行既然是一種精微能量,只要心比它更加精微,比它更加接近源頭,就不在受制於五行,反而可以掌控五行。

處在那個位置的人,被稱為聖人。

他們對物不見物,只見心;

知道萬物不過是鏡子中的投影,知道五行是組成投影的微細線條色彩形狀

處在鏡子的位置,不再會被投影推著躁動不已。

他們不僅知道物不存在,也深知心並不存在。

所謂的鏡子,也只是由幻化而生。

鏡子中生活對他們更像是隨緣幻化的大遊戲。

遊戲一場,按照規則玩就是了,有什麼可糾結可執著的呢。

不想玩就關機退出,或者乾脆自己發明一套新遊戲玩。

陰陽、五行、四大、輪迴,都只是遊戲中的規則罷了;

也只在遊戲中才有效。

曰:

汝見蛇首人身者,牛臂魚鳞者,鬼形禽翼者,汝勿怪;

此怪不及夢,夢怪不及覺,有耳有目有手有臂,怪尤矣。

大言不能言,大智不能思。

見到蛇頭人身、牛臂魚鱗、鬼身鳥翼的怪物,不用大驚小怪。

因為常人在夢中所造之怪異,遠甚這些怪物。

夢中沒有形體束縛,萬事萬物隨著所思所想任意變異改型,生出千奇百怪的奇夢。

夢境之怪,也不用大驚小怪;

因為現實生活中的怪異,遠甚這些奇夢。

所謂的現實世界只是另一場夢境;

看似平常的眼耳鼻舌身意,也是這場清醒之夢所幻化;

從現實世界醒來後,卻發現我們什麼都沒有。

現實之怪,好比有一天我們突然長出四隻眼睛、四隻耳朵、兩個鼻子、兩張嘴巴、四手四腳。

人見人習以為常,乍見怪物以為怪;

身在夢中不知怪,醒後方覺夢多怪;

身處現實不知幻,覺後方悟迷時癡。

怪與不怪,區別只是從山中看山,還是山外看山。

曰:

有人問於我曰:“爾何族何氏何名何字何食何衣何友何仆何琴何書何古何今?”

我時默然,不對一字。

或人扣之不已,我不得已而應之曰:“尚自不見我,將何為我所?”

聖人無我執,更無我所執。

我執者,能執之心;

所執者,所貪之外境。

聖人言行皆應外境而有,實非其本意,只為以方便解迷人之惑。

若執聖人之言行相狀為實有,則是以惑解惑,以迷求覺。

如同治病,對症抓藥,病除藥止。

天下無有一神藥可治百病,藥不對症必增病患;

縱然對症,病愈之後服藥不止,反添他疾。

曰:

形可分可合,可延可隱。

一夫一婦,可生二子,形可分;

一夫一婦,二人成一子,形可合。

食鉅勝則寿,形可延;

夜無月火,人不見我,形可隱。

世界本共一體,人有了覺知能力後,就有了觀察的立足點;

觀察出自我與他人、天地、萬物。

於是用不同的名詞概念,將這一體的世界拆分開,拆分的細細碎碎;

仿佛它們從來就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我們給身體取了各種不同的名字——眼睛、鼻子、耳朵、嘴巴、骨頭、血管、心、肝、脾、肺、腎、胳膊、腿、胸、腹……難道它們就不是一個整體了麼。

以生物學來論,人身體的物質表達由DNA決定,而DNA的序列來自父母兩套DNA的混合重組。

一個人的DNA可以自我複製,傳遞變為多個子女的物質基礎;

從父母角度,這是一形可分為多形。

父母的DNA可以組合成為一個DNA,演化出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

從子女角度,這是兩形可合為一形。

同一個人,每天吃營養且豐富的食物可能健康長壽,每天吃粗陋且單調的食物可能生病短壽;

因此,形可延可短。

在郎朗日光之下,巴掌大的石頭,可以清楚分明辨認出其顏色、紋理、形狀等細節;

夜晚漆黑一片,連綿書里的大山卻視而不見;

因此,形可現可隱。

萬物在粗物質視角的名字、狀態、特性,界限分明,彼此獨立;

到了元素的視角,種種形體的壁壘被輕易突破,彼此變得沒有分別。

粗物質的生死,在元素層面只是聚散;

粗物質的分合,在元素層面只是移動;

粗物質的差別,在元素層面只是堆積。

以一碗生萬物,猶棄廢可換,所以分形;

以一碗合萬物,猶破唇可補,所以合形。

一碗如何生萬物?

放一隻空碗於曠野,風吹日曬雨淋,碗中漸漸積土為壤,壤中遂生苔草,依草而棲昆蟲,蟲聚而引飛鳥……隨著時間的延續,空碗變成一個內含萬物的小太極;

正所謂,一形所以分萬形。

一碗如何合萬物?

放一隻裝滿垃圾的碗於曠野,風吹日曬雨淋,垃圾被暴曬、風吹、雨淋,漸漸腐化,腐化生出富營養滋生微生物,微生物在其中繁殖降解……直到各色的垃圾變成了一碗黃土;

正所謂,萬形所以合一形。

以神存碗,以碗存形,所以延形;

合形於神,合神於無,所以隱形。

汝慾知之乎,汝慾為之乎?

形,為萬物的粗糙差異相;

碗,為萬物成形的共同物質基礎;

神,為運轉萬物的無形法則。

非形,神不得而見;

非神,形不得而成;

非碗,形不得而變化,神不得而運轉。

曰:

無有一物不可見,則無一物非吾之見;

無有一物不可聞,則無一物非吾之聞。

五物可以養形,無一物非吾之形;

五味可以養氣,無一物非吾之氣。

是故吾之形氣,天地萬物。

萬物之形色,不出一心;

萬物之音聲,不出一心;

萬物之香嗅,不出一心;

萬物之味道,不出一心;

萬物之觸感,不出一心;

萬物之思維,不出一心。

一心者,非我之心,非你之心,非他之心;

乃天地萬物之渾心。

一心之中,包羅天下之全體;

無人我之分,亦無高下之別。

凡夫以一心之一絲為我,因此執我形以異彼形,執我思以異彼思。

聖人以一心為我,因此天地之氣皆聖人之氣,萬物之形皆聖人之形。

曰:

耕夫習牛則犷,猎夫習虎則勇,渔夫習水則沈,戰夫習馬則健。

萬物可為我。

農民與牛為伍,日積月累,沾染牛的習氣而變得粗獷;

獵人與虎為伍,日積月累,沾染虎的習氣而變得勇武;

漁夫與魚為伍,日積月累,沾染魚的習氣而變得深沉;

戰士與馬為伍,日積月累,沾染馬的習氣而變得矯健。

農民、獵人、漁夫、戰士,剛出生時沒有任何差異,隨著日後生活環境熏陶,而積累出不同的脾氣性格。

本無自性,只要因緣具足,萬物的特性都可以呈現在身上。

我之一身,內變蟯蛔,外烝蝨蚤,瘕則龜魚,瘺則鼠螘。

我可為萬物。

人死後,尸體腐爛;體內生蛆蛔,體表生虱蚤,瘕招龜魚,瘺引鼠蟻。

原本完整的身軀,片片肢解,成為眾多生物身體的組成部分。

本無自性,只要因緣具足,可以變成特性各異的萬物。

曰:

我之為我,如灰中金,而不若礦沙之金。

破礦得金,淘沙得金;

揚灰終身,無得金者。

為了了明知之本我,能知一切,能識一切。

性格、身軀、思想、記憶皆為本我所識之外境;

誤以此性格、身軀、思想、記憶為,名曰妄我

賢人之妄我猶如金礦中之石,金沙中之沙;

破盡其石,淘盡其沙,可得本我之純金。

凡夫之妄我猶如金粉混入灰塵;

水淘為泥,網篩同漏,純金終不可得。

因此凡夫一輩子活的渾渾噩噩,被動無明,煩惱痛苦。

那聖人如何得金呢?

聖人眼中遍地是金——石、沙、灰、金,無不是金。

曰:

一蜂至微,亦能遊觀乎天地;

一虾至微,亦能放肆乎大海。

蜂如此渺小,卻能遊觀於天地,因其能飛;

蝦如此渺小,卻能放肆於大海,因其能游。

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卻無法暢通於天地大海。

聖人,或智不勝愚者,或力不勝兒童,卻能徜徉於大道;

因其無我執,

故無物可阻,

無事可礙,

故天地大海任遨遊。

曰:

土偶之成也,有貴有贱,有士有女。

其質,土。

其壞,土人哉。

陶土可以燒製成形象各異的人偶,有的高貴、有的低賤、有的為男、有的為女。

買家將人偶帶回家後,根據他們的形象而區別對待,或供作神像,或作為擺設,或淪為玩具,或埋為葬品。

縱然形態各異,地位貴賤,其本質不過是同一抔土。

只是人們大多迷在他們的外表之中,而忽略了他們的本質。

一旦人偶毀壞,隨即變回同一抔土;

無論曾經是神像還是藝術品,統統像廢物一樣隨意丟棄。

人,不也是土偶麼。

披著職位、名譽、學歷、家庭等外衣,人人恭敬;

哪天外衣不在了,跟那些低賤的土偶一樣,成了同一抔土。

曰:

目自觀目,無色;

耳自聽耳,無聲;

舌自嘗舌,無味;

心自揆心,無物。

眾人逐於外,贤人執於內,聖人皆伪之。

眾人常有慾,外求於境,見其色聲香味觸俱全,執有為實;

於是迷於物,而不見真實

賢人常無慾,內觀於心,不見色聲香味觸,執無為實;

於是迷於法,而不見真實

唯聖人能於有中見無,於無中見有,不執兩邊而常行於中道;

見眾人之執而說之法,因賢人之執而受之法。

曰:

我身,五行之氣。

而五行之氣,其性一物。

借如一所,可以取水,可以取火,可以生木,可以凝金,可以變土。

其性含攝,元無差殊。

人的身體,由五行之氣混雜而成;

五行之間互相生化流轉,維持動態的平衡。

五行,雖名為五氣,實則為一炁所化生。

一炁的不同運行狀態,形成了所謂的水、火、木、金、水。

從精微的視角,五行無差別,任何一行皆可轉化為所有五行;

從粗重的視角,五行各有其性,互相生克制化。

故羽蟲盛者,毛蟲不育;毛蟲盛者,鳞蟲不育。

知五行互用者,可以忘我。

古人把動物分為五類,即羽蟲(禽類)、毛蟲(獸類)、介蟲(指有甲殼的蟲類、貝類、螃蟹、龜等)、鱗蟲(魚類及蜥蜴、蛇等具鱗的動物,還包括有翅的昆蟲)、倮蟲(即無毛覆蓋的意思,指人類及蛙、蚯蚓等),合稱五蟲

其中羽蟲對應火,毛蟲對應木,介蟲對應金,鱗蟲對應水,倮蟲對應土。

羽蟲盛,則火盜泄木氣,因此毛蟲不育;

毛蟲盛,則木盜泄水氣,因此鱗蟲不育。

五行雖然互相轉化,木生水死,火生木死,土生火死,金生土死,水生金死;

但一炁未曾生死。

知此一炁者,忘人我,忘五行,忘天地萬物;

皆為一炁。

曰:

枯龟無我,能見大知;

枯龜無我,可以占卜吉凶。

若其有我,則有我所愛與所惡;

所愛之事,以吉占之;所惡之事以兇占之。

如此,只占我欲而不占吉凶。

磁石無我,能見大力;

磁石無我,可以恒指南北。

若其有我,則有我所愛與所惡;

所愛之方,指之;所惡之方,避之。

如此,只向我欲而不向南北。

鐘鼓無我,能見大音;

鐘鼓無我,可以震人發聵。

若其有我,則有我所愛與所惡;

所愛之音,揚之;所惡之音,消之。

如此,只鳴我欲而不鳴大音。

舟車無我,能見遠行。

舟車無我,可以橫江跨國。

若其有我,則有我所愛與所惡;

所愛之路,行之;所惡之路,止之。

如此,只行我欲而不行遠方。

故我一身,雖有智有力,有行有音,未嘗有我。

聖人無我,可以有大智、大力、大行、大言。

其智,非為自彰,只為救人之迷;

其力,非為自保,只為解人之困;

其行,非為自高,只為引人離惡;

其言,非為自名,只為斷人之惑。

曰:

蜮射影能毙我,知夫無知者亦我,則溥天之下,我無不在。

蜮,形状似鳖而三足,藏於水中,口含沙粒射人的影子,中沙者生疮,嚴重則身亡。

影子雖無知覺,卻與我之身軀同為一體。

巫蠱之術,以真人的頭髮指甲做成草人,對其下咒施法,可以令被咒者生病或死亡。

髪甲雖無知覺,卻與我之身軀同為一體。

聖人通達此理,知天地萬物與我實為一體;

故天地之變可以身感之,舉手投足可移型換物。

曰:

心憶者猶忘饑,心忿者猶忘寒,心養者猶忘病,心激者猶忘痛。

人會感到飢、寒、病、痛,來自身體感官的反差。

而反差來自於身體的常態。

外來刺激符合常態,身體會認知為正常或麻木;

高於或低於常態,身體會認知為愉悅或難受,隨之催生出內分泌令身體產生相對的覺受。

比如:胃中無食的饑感,低於體溫的寒感,五行失調的病感,身體瘀滯的痛感。

除了生理上的反差感之外,意識也能控制一定程度的內分泌。

畫餅可以充饑,望梅可以止渴。

想象火焰可以熱身,想象冰川可以寒體。

時常回憶健康時的狀態,可助病人康復;

時常回憶生病時的狀態,則會頑疾難愈。

戰士衝鋒陷陣,一心殺敵,腸子流出來都不知道;

打完仗,專注的意識一卸掉立馬痛得昏厥過去。

這些都是意志反作用於身體的例子;

或抵消生理的反差,或脫離生理而生起新的反差。

苟吸氣以養其和,孰能饑之;

存神以滋其暖,孰能寒之;

養五藏以五行,則無傷也,孰能病之;

歸五藏於五行,則無知也,孰則痛之。

世人把身體交給外境,遇到如何的外來刺激,產生如何的反差,生起如何的情緒念頭,說出如何的話語,做出如何的行為。

看似自主的思維行為,實則早已被自身的生理運行邏輯束縛死。

那與動物有什麼分別?

分別在於,人有兩套運行系統,二者有時互相配合升起更堅定的念頭,有時相互打架升起更糾結的念頭。

而動物只有生理反差這一套系統,被束縛的更加單純直接。

你嘲笑動物低級愚癡的時候,看得到自己的念頭從哪來麼?看得到自己的情緒從哪來麼?

卻只會用所謂的理智與邏輯,把這些念頭和情緒執行出來;

可以決定用什麼方式執行,卻從不敢對它們說個字。

人類和動物,到底誰更可笑呢。

同樣屈服臣服於外境;

一個老實直接的臣服,一個虛偽複雜的臣服。

聖人,看到了情緒念頭的升起處;

於是在那個根處磨練自己,令心更堅定、更穩固、更踏實、更平靜;

逐漸擺脫了外境的奴役,擺脫了意識的奴役,真正成為自己的主人。

從此,沒有外境可以令其饑,令其寒,令其病,令其痛;

也沒有情緒念頭可以令其煩惱痛苦。

曰:

人,無以無知無為者,為無我。

雖有知有為,不害其為無我。

譬如火也,躁動不停,未嘗有我。

有人以為安守在無知無為的定境中,就是無我的解脫。

但這只是另一種有我。

他貪戀著定境中的虛無喜樂,逃避著紅塵中的煩惱痛苦。

他仍然活在對境之中。

真正的無我,無的是我執,而不是外境。

沒有我執,就沒有了我所貪,我所嗔,我所癡。

不會排斥一切的境界,無論在世人看來多麼低賤艱苦;

不會貪戀一切的境界,無論在世人看來多麼高尚快樂。

無我之人,住宮殿別墅其心淡然,住茅屋草房其心淡然;

吃山珍海味其心淡然,吃咸菜稀飯其心淡然;

執掌天下其心淡然,自食其力其心淡然;

處人間紅塵滾滾其心淡然,居仙境逍遙受用其心淡然。

譬如火,燃時不別膏薪而無所愛,動時隨順風勢而無所固,滅時轉瞬即逝而無所戀。

無我者,動與不動,皆無我;

有我者,靜與不靜,皆有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匕(匕者,食也。食者,形也。)
六匕 匕者,食也
鬼谷子神相全编
转帖:鬼谷子神奇相法全書
医道还元之脉理奥旨(吕祖注)一(1)
《文始真经》《关尹子》尹喜著 | 道家|道家思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