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古风流扬州城(20)——扬州小巷




编者按

为庆祝扬州建城2500周年,市城庆办和市文联共同主办了“千古风流扬州城”海内外诗文大赛活动。

大赛自去年9月启动后,来自海内外的投稿作品络绎不绝,参赛者从8岁孩童到耄耋老翁,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在外的游子,有仰慕扬州的盛名之士,也有扬州本土的文人墨客,他们以心为笔,将对扬州思念祝福和欣羡向往之情,化作一个个文字符号,印刻纸上,字里行间,深情隽永。

近日,主办方对3900余篇参赛作品进行了甄选,其中《大美扬州赋》、《扬州:时光深处的骊歌》、《扬州,让我隔着一条江爱你》三作品获一等奖,《家在二分明月下》、《玉树临风扬州城》、《一粒盐,一座城》等六作品获二等奖,《我的扬州,刚刚好!》、《缘定扬州》、《行走扬州》等十作品获三等奖,同时评选出优秀奖作品20篇。

今天为您推荐的文章是《扬州小巷》。

扬州小巷
张钟玉 (江苏)

人生有两件东西不会忘记

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孔

——题记


老作家柯灵先生说过“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扬州素有“巷城”之称,那有名有姓的五百多条老街巷犹如一根根毛细血管。构成了扬州5.09平方公里老城区的城市肌理,犹如一本册页,有书有画,处处锦绣文章。


扬州小巷,不像北京的胡同,也不像上海的弄堂,没有天子脚下的富贵气,也没有十里洋场的市井气。就像一位不事修饰的大家闺秀,藏在深闺里,默守着岁月的沧桑,静静地迎春风、送秋月,淡然地安守流年。

扬州的小巷,不少是用光滑灵透的小青砖铺成的。一条很狭很窄的小巷,象古装戏里的水袖,柔柔的,有的时候有点弯,这弯,弯得很有韵味,叫你一眼望不到头,感觉很深、很深,你就跟着这很深的感觉走了,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深。小巷两边是高高而参差的院墙,斑斑驳驳的苔痕在墙脚下连成一片。那是岁月的年轮,也是记忆的光影。墙上挂着苍翠欲滴的爬山虎,墙里是人家的天井,有人家在天井里砌花坛、长青竹。修竹森森,天籁细细,下雨时摇一摇竹竿,雨珠子会洒你一头水,凉凉的。春来时,还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上殷勤地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

小巷给你亲切的感觉,似曾相识的、上辈子就认识的、从前一直在这里住的、世世代代就是这样生活的感觉。



在扬州的小巷行走,最好穿软底布鞋,不要在街石上发出“咯的咯”的声响,不要去惊动祖辈的呼吸。

大武城巷、小流芳巷、青莲巷、粉妆巷、仁丰里、曹李巷、南柳巷、木香巷、永宁巷、正谊巷、小太平巷… …,念叨着这一个一个的巷名,都让人心底泛起涟漪,在沉睡的历史碑刻上,飘落着扬州的历史和人物的清香。


扬州因水而建、因水而兴,流淌了两千五百年的运河水,哺育了扬州的历史文化,那星罗棋布的名人故居、盐商大宅和私家园林,就像珍珠般撒落在貌不惊人的古巷里。汉代的董仲舒,唐代的鉴真,宋代的李庭芝、姜才,明代的史可法,清代的阮元、魏源、金农、郑板桥、包世臣,这些古代的先贤常会在小巷里和你不期而遇,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



还有更妙的去处呢,常有水磨砖的细砖雕刻,藏在小巷深处的大宅门高大的门楼上,尽显大宅门旧日的风华。砖雕是细得如粉捏成的吧,雕刻有多精呢,雕个人物,人物就是活的,雕个动物,动物就是真的,雕朵花儿,能闻到花的香味,雕棵树,这棵树是有生命的。门楼上层层叠叠地雕刻着古代各种各样的传说。最常见的主题有“农耕”、“捕鱼”、“狩猎”、“采桑”、“取盐”,再就是象征幸福、象征长寿、象征吉祥的各种图案——蝙蝠、佛手、麒麟、牡丹、菊花… …

砖刻是扬州八刻之一,以精微秀巧,形神兼备见长。这些诞生于民间艺人手中的文化符号,既是古城历史足迹的见证,又饱含着扬州人的情感记忆。


小巷的动人处,就是它无比的悠闲。老先生坐在门堂里喝茶看报纸,老太太在摘菜,小孙女在摇篮里牙牙学语。偶有古琴的清音弥漫在小巷里,拨弦、揉弦、按指,一组颤音过后,古琴的旋律渐渐低沉下去,让你感觉到七弦迸出的是白雪遗音,十指流淌的是高山流水。这时,风也住了,却隐约地能嗅到花儿的香气。有自行车走过,也有收废品的走来,他们经过后,四周没有喧哗、没有吵闹,倒显得更安静了。


小巷是扬州民俗风情的土壤,也是扬州文化的根。如果你对扬州本土文化有兴趣,随便在小巷中拐一拐,也许就能找到“扬州学派博物馆”、“扬州剪纸博物馆”、“淮扬菜博物馆”、“扬州雕版印刷博物馆”… …这些扬州本土文化的名片,为城市的优秀文化遗产立传,带给你的岂止是惊喜,更是参观后的回味无穷。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流淌千年的古运河一道,汇成了一幅光彩夺目、气势磅礴的动人画卷,彰显了扬州特有的人文底蕴和城市个性,外地游客就是凭借它们来识别扬州、记住扬州的。


小巷是有味道的。小巷的味道是博大精深的扬州文化的书卷味,是老百姓柴米油盐的烟火味。这种味道用言语无法表述,连“富春包子”“扬州炒饭”也不能达其万一。

年终岁尾,随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嗅着弥漫在空气中的硫磺味,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这时候,你若在小巷中行走,会让你领略到扬州人独特的文化素养和儒雅气质。一扇黑色的大门半掩着,门上生锈的铜环在冬阳的映照下轻轻地颤动,大门上一副新贴上去的对联,墨迹还是湿湿的,很是抢眼。上联“子房谋略惊天下”,下联“翼德威名响古今”,横批“大汉怡情”。对联的字体篆隶结合,朴拙端庄又浑厚洒脱,颇有秦汉风韵,上下联都是张姓历史人物,可以想见房主也是一位张姓饱学之士。再转一家,令人眼前一亮,“开轩临酒肆,对月忆佳人”,一下子从铁板铜琶穿越到清风朗月,真是别有一番雅趣,不禁令人哑然。


许多老扬州少小离家,如今异乡老大归来,他们最留恋的就是小巷里的味道。清晨,生煤炉引火木材泛起的湿湿的烟火味,从小吃店散发出来的炸油条的油香味,烧饼出炉的芝麻香味。傍晚,各家各户炒菜炝锅的葱花味,逢年过节的时候家门口邻居煮鱼炖肉的肉香味… …,小巷留在老扬州们记忆里的其实就是血浓于水的家乡味。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扬州发生了巨变。但小巷的味道没有变,那是带着浓浓暖意的温馨,那是古城扬州的生命密码。当你走过宽阔的马路,穿过一栋一栋富丽堂皇的住宅小区,再走进显得有些土里土气的小巷,忽然有了一种叶落归根的感觉。随着城市的发展,许多老扬州告别了小巷,搬进了新开发的住宅小区,隔不多久他们又会从远远的城西或城东回到小巷中来,到老浴室泡一把澡,到老邻居家坐一坐,喝一杯茶、下一盘棋、聊一聊天,为的就是那忘不了的家的味道、小巷的味道。在一片安谧祥和的气氛中,你会看到屋面瓦行里摇曳着的瓦花,蓝天下飞过的鸽群,小巷里的古槐依然那么挺拔,巷尾古井里的井水还是那么清冽甘甜,抬起头,你会在这种恬静里、你会在小巷里老人的脸上,寻找到那份平和散淡的笑容,你会在小巷里寻找到丢失并不久远的记忆。

这,就是扬州小巷。


出品
扬州市城庆办 市文联 扬州日报



作者:张钟玉

奖项:“千古风流扬州城”海内外诗文大赛优秀奖

制作:凌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朴 清幽的扬州小巷
去扬州串个门——东关街
扬州城,巷子深
扬州小记
扬州小巷
摄影:扬州宋夹城(儿童乐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