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翡翠知识系列详解——辨得清真伪,读得懂翡翠~ 13
NO.13:几千块钱买到帝王绿, 还有A货鉴定证书, 你信吗?

只要对翡翠行情稍微了解一点的人都知道,翡翠要是跟“满绿”、“玻璃种”、“老 坑”这三个关键词中的任意一个沾上边,价格都低不了~

要是同时满足这三个词,那这个价格就不是普通翠友可以承受的了!



不过最近几位翠友告诉三哥,他们花了几千块就买到了这样的翡翠,而且有鉴定证书证明它的确是A货!

这真的是“漏”吗?后来看了他们发给三哥的照片才恍然而悟,这不是漏,这是药呀!


今天三哥就带大家看看所谓的薄水料以及挖底货、永楚料都是怎么一回事吧~


一、捡大漏?当心那是薄水料!


先来看看什么是薄水料:

薄水料的确是翡翠,可惜不是“正经”的好翡翠。

看起来它确实非常通透,颜色也是绿得晃人眼,但这样的外表,都是通过“人工”手段获得的——打薄挖空,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薄水广片。



这种薄水料的取材的确是天然翡翠,一般用的是“铁龙生”做原料,也正因如此,它能够正常开出鉴定证书。


铁龙生


但这些铁龙生料子都存在很大的问题:“水短,料干,虽然颜色浓郁,但是发暗发黑”,基本没多少卖相可言。

但是如果将这些材料的厚度打磨薄,本身质地粗糙的料子也显出水头来了,看着非常通透;

而原本的颜色因为厚度变薄的缘故,黑色也变淡了,

有些品质好的甚至更加接近帝王绿的浓艳观感,很是漂亮。



正因如此,一些黑心商家动了歪脑筋,为了增加透光率,这些薄水料都尽可能得打薄到极限,

然后再封底镶嵌(只有这样才能掩盖住它本身的厚度)或者K金包边。


薄水广片


而过分打薄的处理方法严重破坏了翡翠本身的牢固性,让它的抗压力比正常翡翠差很多,更加脆弱易碎。

在平时的佩戴过程中,对正常翡翠也许并不能构成威胁的磕碰了,放在薄水广片身上可能当场就碎了。



那么这些薄水料该如何辨别呢?


(1)打光看:在强光下观察,正常镶嵌的翡翠是有一定厚度的,能看到明显的光影,而薄水料几乎没有厚度,打光情况下会给人“很空”的感觉;



(2)头发丝辨别法:打光不一定能百分百判断,头发丝辨别法的准确率就高很多了,

方法也很简单,拔一根稍微长一点的头发,在发尾处弯出一个“J”形的弧度,然后找到翡翠镶嵌处的小缝隙,将头发丝弯曲的那一端从缝隙里穿进去~

很轻松穿进去的很可能就是薄水料,而正常镶嵌的翡翠因为有一定厚度,弯曲成“J”形的头发丝很难穿入。



(3)直接询问法:最后,还有一个最为简单粗暴的方法:直接问老板这个究竟是不是打薄的料子。



二、除了薄水料,这两种料子也坑人不浅

永楚料:

永楚料也叫危地马拉翡翠,是一种呈现暗蓝、灰绿的翡翠,而且多密布着黑色的脏点,水头也短,时间稍微长一点就会发干发黄甚至发灰,不经处理的话可以算的上是砖头料。



而如果把它们打的很薄,本身的黑色就淡了不少,种水也显得通透许多,这时候看起来就很接近翡翠中的油青种甚至蓝水料了。

不过厚度相当薄,脆性也大,价值并不高。



如何鉴别:看翡翠表面,永楚料给人的感觉像是翡翠底子上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的黑雾,而且能看到许多黑斑或青斑的分布,看起来也没有多少正常翡翠的灵气,而更接近于玻璃工艺品的观感。



挖底料:

挖底料顾名思义,就是翡翠的“底”被挖空了。

为什么要挖呢?就是为了去除杂质、显水头!

这种多见于透明度比较差的翡翠料子,只在正面保留薄薄的一层,背面全部挖空,边缘做厚,中间掏空打薄。



和挖底料相比,薄水料可以算的上“良心”了,

因为薄水料最薄也有1.5mm,而挖底料很多中间只保留0.5mm的厚度。这样的处理方式会让翡翠的结构彻底损伤,不要说磕碰了,稍微用力去拿都有可能碎了。



富三哥私语:

归根结底,在买翡翠时一定不要贪小便宜,对那些价格异常的翡翠一定要多留意,不要被“捡漏”冲昏了头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片、薄水料、挖底货、永楚料都是什么东西?是翡翠吗?
极品蓝水老坑料,师傅居然把它切出了啤酒瓶底的玻璃种
6万的翡翠原石,剥皮后又是裂又是棉,大家都说切跨了。
【眼力大考验第877】嫩出水的傣族小美女,萌即正义!
莫西沙赌石案例集
1.8万都没人要的开窗料,却被他切出6支冰种手镯,谁还能淡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