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九一八时高举抗日旗帜的无名英雄 东北光复后流落沈阳街头乞讨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在白山黑水间大批中国人不愿做亡国奴,高举救国图存的旗帜,被称为“抗日英雄”。在那个时代,多少中国人为他们的英勇而鼓舞,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不论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在那个时代造就的东北抗日英雄中,马占山、苏炳文、赵尚志等,他们都最终名垂青史。这是那个时代留下的光辉一面,此外还有一些小人物,他们是拿起武器与日军真刀真枪的拼死搏杀的士兵,但历史上并没有能留下他们的名字,人们早就将他们的名字忘记。今天我们要给大家说的就是这样一个抗日英雄的故事。

在日伪时期沈阳的“春日町”,抗战胜利后改名为太原路,是沈阳和平区最热闹的商业区。1947年6月,在这里一家百货公司的橱窗下,围着一群人。中间有一名男子,在他的面前放着一张桌面大小的白纸。

他的名字叫侯继堂,时年35岁,1920年参军加入到了马占山部第2旅第4团机枪连。九一八事变后,与部队在黑龙江龙江县朱家大坎与日军作战时,头部受伤,伤愈后从满洲里撤退到苏联境内。

1940年侯继堂又在对日作战中,遭日军轰炸,眼睛受伤失明,在军人医院里接受救治康复。1945年抗战胜利,东北光复后,侯继堂退伍返乡。一路上历尽艰辛,好不容易到了沈阳。但到了沈阳后,已经身无分文,住店吃饭无着落,只能在街头流浪,沦为乞丐。

在万般无奈之下,侯继堂只能在闹市乞讨。当凑够路费,若能回家团聚。阖家感恩戴德。

双目失明的侯继堂盘腿坐在白纸后面的地上,身边放着一根相依为命的棍子。他稀疏的头发上,清晰的可以看到一条子弹擦过头皮留下的伤痕。身穿一件破烂不堪,千疮百孔的破军服,据他自己说,就连这件衣服都还是东北救济总署的“恩赐”。脚上穿的橡胶鞋的底子早已经磨穿,帮子也快掉了出来。他坐在白纸后面一言不发。

每当有人问起侯继堂的经历,他才会说起自己曾经的过往。

侯继堂的家乡在黑龙江省安达县安达镇,他至今还记得战争爆发前,火车从家乡经过时的热闹场景。17岁投军时,他家里有屋又有田,算是一个中产之家,家中除父母外,还有兄嫂姐妹。但现在家中是个什么情况,侯继堂已经一无所知了。

侯继堂对围观的人们表示,自己一直盼着抗战胜利,能够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共叙天伦,过一些平安日子,谁知道最终却只能流落沈阳,终日只能静候粥厂开门去吃顿饱饭,等到那时便可以不在街头抛头露面的丢人了。

说起曾经参军时的英雄气概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侯继堂摇头表示:“这个梦早就不敢做了!”每每回忆以前的抗日烽火岁月,侯继堂说:“原本想做一个抗日英雄,除了为国尽忠外,也想给自己奔一个前途。大家都想着如果打胜了日本,一定会被人尊敬,就是残疾退伍了,国家也会有个交代,可以享受优厚的抚恤和安定的生活。唉,不谈了,眼睛瞎了倒少生气。”

侯继堂还是东北义勇军复员最早的三人之一,在他的退伍证上写着因残疾退伍,并盖有钢印,编号为保人字第257号。

回复关键字“台湾看更多关于台湾的历史资讯

回复关键字“屠杀”了解人类史上那些惨绝人寰的人间悲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1934年,抗日英雄李老九被俘后,一张罕见留影,不久英勇就义
九一八,不能忘!不敢忘!不会忘!
抗字
谁是真英雄 全36集 小沈阳另类草根逆袭抗战
胶东抗日英雄—任常伦
【每天老照片】--3815--那些不该遗忘的英雄,抗日战场上的中国女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