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拳的DNA

太极拳的DNA就是套路。

人们常说,我会某某太极套路。其实,光会比划不算会,只有太极拳功夫上身,才算真的学会了。

怎样才能使功夫上身呢?

“拳打万遍,功夫自现”,古人这话,就是告诉练太极拳的人,练套路练的够多了,自然会功夫上身。

本来,我们听了这话,只管练套路就是。古时候规矩大,师傅怎么说就怎么办,生徒不问也不敢问那么多为什么。今人不同了,爱问为什么。人们会问:“为什么说‘拳打万遍,功夫自现’?”于是,陈中华说:“太极拳的DNA就是套路。”

那么,太极拳的DNA(遗传基因)意味着什么?今人问题确实多,我以为,身上有太极拳基因,打的就是太极拳;身上没有,打的就算不得太极拳。简单说,太极拳DAN就意味着这个。

人们又会问:“那么太极拳DNA又是怎样通过练套路练到身上的?”听了这样的问话,我也觉得今人太聪明,就像今人修禅,事先对道理和过程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修成的反而比旧时代少得多了。古人带着些缺心眼的笃行劲儿,自家在修练里磕磕绊绊地明白了一丁点儿,因为是自己实修悟到的,就精进了一大步,所以修成正果的反而多。不过,在下毕竟是工科出身,比较理解人们在理论上的探求,就试着说说套路练习是怎么使DNA上身的。

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是日常生活中所没有的,在其他体育项目和武术里也没有,这些动作组成了套路。练套路,动作必须模仿老师,做到准确而纯粹,不夹杂任何非太极动作。就跟我们学英语一样,只要我们的英语发音跟习惯的汉语的语音一样,那就是错了;反过来也是一样,英国人的汉语发音如果哪个音发得跟英语一样,必是错了。只有通过套路的长期反复的模仿练习养成太极拳的技术定型,才能抑制而淡忘及至完全彻底取代非太极的老习惯动作。

动作对了还不算完,“对”是相对“不对”而言的。太极拳套路永远有提高的必要和可能。原因还在于,练太极套路不是练对了完事,必须反复用太极动作给练者的身体输送一种信号,这种信号会刺激身体改变老习惯动作,同时借助身体的适应能力,而逐渐改变练者的身体,使动作更回符合太极拳的要求。

举个简单的例子,人们压腿耗腿,裆筋的柔韧性就会提高。太极拳动作的信号,会对练者的生理和心理产生良好的影响,持续的质量越来越好的太极支动作,会使练者在生理和心理上进入太极化过程,其中的表现之一就是练者的动作和结构越来越接近理想的各种线。

这属于“量变”的进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练者身体的肌肉控制能力,肌肉的性能,韧带肌腱的柔韧性,关节的官能度,肢体的协调性,内部动作的质量,动作的准确性,动作的合理化,技术定型的牢固程度,神经系统的感知分辨反应以及与动作的联系,心理等各方面不断改善,渐渐达到内外协调,让哪儿动哪儿就动,让哪儿定哪儿就定。动作精准,结构无差,推手较技则对方无机可乘,自家发人随心所欲的程度。

到各种条件都具备了的时候,也就是按传统说法说的“火候到了”,这时身体内部会发生质的改变。这时候,人的身体就能内外一体,该动自动,该定自定,处处太极,无心无意,出神入化,推手较技无敌。

理论上练者的量变应无穷无尽,“质变”也应该无穷尽,惜乎劳生有限,经历一次“质变”者已属罕见,但愿能够亲眼见到经历两次“质变”的人,此人必载入史册。

选自《规矩》P247-P25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推手基础动作套路#太极拳 #推手#锻炼 #功夫
太极拳的动作如何配合呼吸?(续太极的三层功夫)
于鸿坤 | 练对太极拳
太极拳学什么?怎么去练?
试答《练太极拳时要不要听音乐》
走出太极误区,莫在自得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