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柳树井的故事:一场探寻60年前往事的穿越之旅
导读

“柳树井”曾是老北京一条胡同的名字,如今这条胡同已经不在了。正如我们每个人正在经历或是曾经拥有过的童年。时间不会停止流淌的脚步,但是故事会留下来,将真情传递下去,生生不息。

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iPad;没有地铁、没有私家车——这样的童年还有趣味吗?高高的谷堆下,妈妈都讲过什么故事?经历过那段日子,那些苦乐童年往事的爷爷奶奶还在唏嘘着再也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浓厚的老北京情怀无处寄托吗?《柳树井的故事》会像一泓清泉一样滋养人们干渴许久的心!


听人们说,这条胡同儿之所以叫柳树井儿,其缘由是因为这条街有一家的院落里有一株柳树,柳树旁,还有一眼井。



每年春夏,这株柳树就如唐朝诗人贺知章和白居易吟咏的那样,真格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叶含浓露如啼眼,枝袅轻风似舞腰。”依依柔柔、婀娜多姿的柳树枝条垂直挂落在青石砌的井台上。水井里的水清凌凌、凉幽幽的。这条胡同儿的街坊邻舍都爱到这眼水井来打水。大暑天,用这井水抹抹身子,身上便褪去了暑热。人们买了西瓜,也爱扔到井里泡着,等西瓜透心儿凉了再捞上来吃,又好吃,又解暑。日子长了,街坊们就都叫这儿柳树井了。



如今,在这个小院儿里,也住着一户人家。那是一位老奶奶和她的孙女儿。老奶奶个儿不高,长得白净秀气,面目慈和。与街坊们话不多,人缘儿却好,爱助人。真真也挺喜欢这位心地善良的老奶奶。每天背着书包上学放学经过这儿时,她总会抬头望一望那棵冒出小院灰砖墙头老高、树冠犹如一团嫩绿云朵般在院内浮动、摇曳生姿的柳树,并朝那个充满温馨的木扉半掩的小院儿好奇地瞄上一眼,希冀能瞅见点儿什么,她的同学们也如此。



整个夏天,小院向阳的北屋窗台墙根下,种着一长溜儿美人蕉。猩红的花朵,翠绿的蕉叶,煞是好看。美人蕉前,袅袅婷婷、挤挤挨挨地站立着许多株指甲草。它们向周围伸展着嫩绿的叶片,仿佛有点儿羞涩般地将它腋下开放的层层叠叠的花朵半遮半掩地显露给人们看。还有一丛丛几乎伏匍在地面上、名叫“死不了”的小花儿,它的茎细细的、红红的,叶子那般瘦小,且都呈纤细的圆柱形,给人的印象那么不起眼,又那么柔弱。可是每天,只要太阳一出来,它就像会变魔术那样绽放出好多鲜艳美丽的七色花朵。



当然啦,小院的四季风景还远不止这些……


那么让我们带着好奇的心,翻开《柳树井的故事》,开启前往60年前探寻往事的穿越之旅!


《柳树井的故事》是女作家潘寄华的一部儿童文学长篇小说新作。这部纯文学原创作品,无论是内容,还是艺术传达,都精彩纷呈。虽然作品是描述60年前的往事,却历历如新,给人以五光十色、生机勃郁的鲜活感。


小说以20世纪50年代为时代背景,描述了北京小学生的校园生活,即新中国成立后,第一茬幼苗的成长历程。柳树井是北京老胡同和四合院的一个指代,它牵连着卧佛寺小学奋斗小学。在这个艺术空间里,它们共同为我们展现了在特定语境中独特的社会风景线。那些街坊邻里动人心弦的情感故事,那一代小学生纯真而有童趣的生活,犹如向读者徐徐开启了一扇画面清新美好的窗口,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有益的启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讲好楼门院故事”北京市西交民巷社区楼门院的建设与推广 | 社工课
北京胡同故事-- 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编(简介)
超越时空的伴生情谊
曾经的胡同如今也变了模样
拐进胡同看北京街坊
输入标题老北京的故事(一九七)劈柴胡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