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式太极李宏达老师经典语录
     ★内劲是通过何种方式练出来的呢?大家都很想了解,其实我认为很简单,太极内劲肯定是通过“正确”的习练太极拳架而练就的。推手仅是加深对“正确”习练拳架的理解,更不可能是通过习练某些器械练出来的,因内劲与“僵、绌”的大力有明显的不同。   
    ★我曾说过初练拳者一定要随形的变化由脚底向手指尖逐步灌一些劲,这可能与有些老师说的不一样,有的老师会认为这会与提倡“松、软”不符,我认为对“松、软”的理解不同是产生不同看法的主要原因。如初练时不注重强化意识,多年后会空练一场,误人误事。一旦意识感强了(胀、麻的感觉),自然会无须灌劲意念自然而行,但初练时,不如此引导就不会有好的效果。
    ★太极内劲的力源于足,张三丰《太极拳论》有“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这就是指明太极内劲起于足。力发于足,是从人体下肢肌腱产生的力,通过蹬地产生的反作用力,再由腿而腰而脊而臂顺畅地传导,然而形于指,作用于对方。这也就是我曾讲过的“所有行拳动作到位时,外形应稍停顿一下,然而静静的往手指灌些劲,使其内力的达到指尖(当然功夫较深者,便无须了), 同时必须做到沉肘松肩、膝不过脚尖,眼视指尖而有神。”这个方法就是避免现在好多练拳者,在练了好多年太极后,也感受不到太极内劲的弊病。
        ★每个动作转换时是关键,不要直接变化,到位时外形稍停顿一下,让意念继续行走,内在意念变化时应在在外形动的很小的情况下,划个细微的圈继续行走。久之,会感到意气畅通,无滞留阻塞。
    ★练拳中坚持以意领气,且做到心静、气沉,注意力高度集中,将拳形的变化过程细微到每一点(如手掌上不同手指一样,身上每一处都应是一个点),并能做到绵绵不断,届时必会有新的感受。
    ★如练拳时间不是很长,我认为不要去强求的追求意识的走向,能保持胀、麻的感觉的绵绵不断的连续性就不容易了。如能做到胀、麻的感觉的绵绵不断,其实已经能做到上松、下实了,这也是需有一个阶段练习的。
    ★打拳时强调意贯指尖,且力求做到绵绵不断,目的是培养“以意领气”的感觉,我上面曾讲“感觉不到时需灌一些劲,有感觉就自然了”,如没有意识感的打拳,数十年后很可能也就不了了之了。如能坚持数年,意识感强了,且能做到收发自如,会感觉圆圈越来越小,转换越来越顺,意到、气到、劲到都在其中了。
    ★在练拳或学拳时,想要知道所作的姿势是否正确,可以拿自己身体来试验。在作一姿式时,如感觉上身胸背等部都很舒适,而下身腿部特别吃力,这就是说明了姿势正确,反之如感觉上肢僵硬有力,胸、背部又有截气和瘀闷不舒的现象,下肢腿部不觉吃力,并且有浮而不定等状态发生,这就是姿势不够正确的表现。这也就是衡量姿势是否正确的尺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在太极拳拳架熟练后,若能遵循以下几点,将有助于突飞猛进地提升太极技艺,让你越练越有感觉!
奇妙的太极桩功
太极拳的意念如何把握
一个外国人对太极站桩与行拳的理论分析
松腰系列(整理):暗劲的练与体察
疏通经络,增强内劲的太极内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