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跑步到底是脚尖落地还是脚后跟落地不伤膝盖?

跑步的落地方式一共有三种,即脚前掌落地、脚后跟落地和脚全掌落地。

对于究竟应该选择哪一种落地方式,自从有了跑步这项运动以来,跑步爱好者、专业运动员、运动专家就没有停止过争论,结果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方唱罢我登场,各方都引经据典,振振有词,让人无所适从。

我们先详细介绍一下三种落地方式。

一、脚前掌落地。

运动医学专家认为,跑步时脚前掌落地的方式最好。这是因为,正常人的脚掌是弓形,它的结构像拱桥。脚前掌弹性好,能缓冲身体落地时带来的震动,从而达到保护膝盖等关节的目的。

短跑运动员的钉鞋,只有鞋的前掌有钉子,说明他们是以脚前掌落地的。脚前掌落地,动作轻巧省力富有弹性,而且脚前掌比脚后跟宽,落地时更有利于保持身体平衡,不易摔倒。脚前掌先落地,发力更快,可以提升前进的水平速度,还可以加长下肢的长度,增大跑步的步幅,更适合于中短跑运动和比赛。

脚前掌落地,主要受力点在小腿肌群和跟腱,可以有效保护膝盖减少冲击,所以强大的小腿肌群和跟腱是支撑脚前掌落地的保障。

二、脚后跟落地。

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大多数慢跑健身的人都是脚后跟落地,脚后跟落地更加轻松自然,有很好的刹车效应,能够更好地为下一步做好准备,减少体能消耗,能坚持得更长久,长跑和马拉松运动比较适合脚后跟先落地。

脚后跟先落地,因为重心的原因,膝盖承受了很大的冲击力,所以平时需要加强对膝盖周边肌肉的锻炼,比如深蹲、靠墙蹲等。现在的跑鞋大多在脚后跟加上了气垫,减轻脚后跟落地带来的震动,保护膝盖受到损伤。

三、脚全掌落地。

脚全掌落地更适合老年人、体弱多病和体重过大的人,是一种经济实惠安全的落地方式。落地时,整只脚的外侧先着地,然后脚掌整个落地,脚掌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有利于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由于足弓的弹性可以缓冲落地时的冲击力,从而减少地面反作用力向膝关节传递,减小脚部受伤的风险。

脚全掌落地的方式只是对跑步的速度有影响,因为脚全掌落地后,只有向脚前掌滚动后才能完成后蹬,获得跑步前进的推动力。

通过对跑步时脚落地的三种方式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各有优缺点,虽然专家们各执一词也有理有据,跑步大神们也有自己的坚持,但到目前为止,这三种落地方式孰优孰劣仍然没有定论。

因此,我们普通跑步爱好者完全没有必要去纠结哪种落地方式更科学,怎么舒服怎么跑,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当然,不管你选择的是哪一种落地方式,加强膝盖周边肌肉、小腿肌群、跟腱以及足弓的力量练习,总是有益于提升我们的跑步能力,降低受伤风险的好办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踮脚尖锻炼对髋关节有伤害吗?
几个足部活动预防脚趾疼痛麻木
踝关节灵活性:为什么它很重要以及如何改善它!(推荐)
小腿粗,拉伸按摩都没用,该怎么办?
跑鞋的坡差或许影响你的着地方式
鸟类「膝盖」向后弯,人类膝盖向前弯,是什么原因使两者进化如此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