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贝叶斯判别分析再次预测股票涨跌情况
2016年06月18日 ? 编程语言 ? 共 4478字 ? 字号    ? 评论关闭
可以转载,禁止修改。转载请注明作者以及原文链接
注:本文是从贝叶斯分类器的角度来讨论判别分析,有关贝叶斯分类器的概念可参考文末延伸阅读第1-2篇文章。至于Fisher判别分析,未来会连同PCA一同讨论。
判别分析也是一种分类器,与逻辑回归相比,它具有以下优势:
当类别的区分度高的时候,逻辑回归的参数估计不够稳定,它点在线性判别分析中是不存在的;
如果样本量n比较小,而且在每一类响应变量中预测变量X近似服从正态分布,那么线性判别分析比逻辑回归更稳定;
多于两类的分类问题时,线性判别分析更普遍。
贝叶斯分类器
贝叶斯分类的基本思想是:对于多分类(大于等于2类)的问题,计算在已知条件下各类别的条件概率,取条件概率最大的那一类作为分类结果。用公式描述如下:
其中,
是第k类的先验概率,
是第k类的概率密度(当然如果是离散型变量就是条件概率,本文考虑连续型变量)。这个公式就是贝叶斯定理。
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
1、 一元线性判别分析
假设特征变量满足正态分布,即:
线性判别分析有一个重要假设:假设所有K类的划分方差相同,即
=
=……=
。根据贝叶斯定理有:
对分子取对数转换,可见
最大等价于下式最大:
(这里十分诚意地附上推导过程,没兴趣的可以直接跳过:)
所以只要找到令上式最大的k值即可。从上式可看出,一共有
这三种参数需要估计拟合。先验概率
可以根据业务知识进行预先估计,如果不行也可以直接以样本中第k类的样本在所有类的总样本中的比例当作先验概率,即
至于期望和方差,直接根据各类的观测值计算即可:
从上上式(我就不编号)可看出,
的线性函数,这也是LDA名为“线性”的原因。
2、多元线性判别分析
多元LDA由于涉及到多个特征变量,因此用协方差矩阵来代替一维方差(协方差矩阵的概念可参考延伸阅读文献3)。这里直接给结论,线性模型就变成:
除了方差变成协方差矩阵,
也变成了向量。注意这里的
还是一次,仍然是线性模型。
二次判别分析(Quadratic Discriminant Analysis, QDA)
在LDA中假设所有的K类方差(或协方差矩阵)都相同,但这个假设有些严苛,如果放宽这个假设,允许每一类的观测都各自服从一个正态分布,协方差矩阵可以不同,LDA就变成了QDA。这里依然直接给公式:
可见
的二次函数,故名“二次判别分析”。
QDA与LDA的关系类似于多项式回归与线性回归的关系,本质上仍是偏差和方差的权衡,这也是Machine Learning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QDA比LDA光滑,偏差更小,但方差更大。那么它们的适用条件呢?
一般而言,如果训练观测数据量相对较少,LDA是一个比QDA更好的决策,降低模型的方差很有必要。相反地,如果训练集非常大,则更倾向于使用QDA,这时分类器的方差不再是一个主要关心的问题,或者说K类的协方差矩阵相同的假设是站不住脚的。
实战:用LDA(QDA)再次预测股票涨跌
这里为了方(tou)便(lan),依然使用延伸阅读文献4里的数据集,即ISLR包里的Smarket数据集。用不同方法做同样的事,其实也方便将不同方法进行对比。
> library(ISLR)
> library(MASS)
> attach(Smarket)
> lda.fit=lda(Direction~Lag1+Lag2,data=Smarket, subset=Year<2005)
> lda.fit
Call:
lda(Direction ~ Lag1 + Lag2, data = Smarket, subset = Year <
2005)
Prior probabilities of groups:
Down Up
0.491984 0.508016
Group means:
Lag1 Lag2
Down 0.04279022 0.03389409
Up -0.03954635 -0.03132544
Coefficients of linear discriminants:
LD1
Lag1 -0.6420190
Lag2 -0.5135293
Prior probabilities of groups是先验概率,实际上就是各类别在训练集中的比例:
> table(Smarket[Year<2005,9])/nrow(Smarket[Year<2005,])
Down Up
0.491984 0.508016
Group means是对每类每个变量计算平均,用来估计参数
。通过Group means矩阵可看出:当股票下跌时,前两天的投资回报率会趋向于正;当股票上涨时,前两天的投资回报率会趋向于负。Coefficients of linear discriminants则是线性模型的系数,说明当
很大时,LDA分类器预测上涨;
很小时,LDA分类器预测下跌。
> plot(lda.fit)
上面的图是对LDA模型的可视化,实际上它是训练集的
分别在Down类和Up类的直方图。下面验证比较一下:
library(dplyr)
Lag1_1 <- Smarket %>% filter(Year<"2005", Direction=="Down") %>% select(Lag1)
Lag2_1 <- Smarket %>% filter(Year<"2005", Direction=="Down") %>% select(Lag2)
Lag1_2 <- Smarket %>% filter(Year<"2005", Direction=="Up") %>% select(Lag1)
Lag2_2 <- Smarket %>% filter(Year<"2005", Direction=="Up") %>% select(Lag2)
lm_1 <- (-0.6420190*Lag1_1-0.5135293*Lag2_1)[,1]
lm_2 <- (-0.6420190*Lag1_2-0.5135293*Lag2_2)[,1]
par(mfrow=c(2,1))
hist(lm_1,breaks=16,freq = F,col="lightblue")
hist(lm_2,breaks=16,freq = F,col="lightblue")
可见直方图形状完全一致。
以上在训练集中对LDA模型的训练过程。下面在测试集中验证LDA模型。
> Smarket.2005=subset(Smarket,Year==2005)
> lda.pred=predict(lda.fit,Smarket.2005)
> class(lda.pred)
[1] "list"
> names(lda.pred)
[1] "class" "posterior" "x"
> data.frame(lda.pred)[1:5,]
class posterior.Down posterior.Up LD1
999 Up 0.4901792 0.5098208 0.08293096
1000 Up 0.4792185 0.5207815 0.59114102
1001 Up 0.4668185 0.5331815 1.16723063
1002 Up 0.4740011 0.5259989 0.83335022
1003 Up 0.4927877 0.5072123 -0.03792892
> table(lda.predclass,Smarket.2005Direction)
Down Up
Down 35 35
Up 76 106
> mean(lda.predclass==Smarket.2005Direction)
[1] 0.5595238
比较一下上一篇逻辑回归(延伸阅读文献4)中的结果:
> glm.fit=glm(Direction~Lag1+Lag2,data=Smarket,family=binomial, subset=train)
> glm.probs=predict(glm.fit,newdata=Smarket[!train,],type="response")
> glm.pred=ifelse(glm.probs >0.5,"Up","Down")
> table(glm.pred,Direction.2005)
Direction.2005
glm.pred Down Up
Down 35 35
Up 76 106
> mean(glm.pred==Direction.2005)
[1] 0.5595238
LDA的结果与逻辑回归完全一致!以一个数据分析狮敏锐的第六感,我们可以大胆猜测:LDA与逻辑回归这两种算法可能有某种内在联系!
这里不做严谨的推导(深层的推导可参考延伸阅读文献6),只作一个简单的验证比较。为了简单起见,只考虑二分类问题,多分类问题可同理类推。
log(\frac{p_1(x)}{1-p_1(x)})=log(\frac{p_1(x)}{p_2(x)})=log(p_1(x))-log(p_2(x))=x*\frac{\mu_1-\mu_2}{\sigma^2}-\frac{\mu_1^2-\mu_2^2}{2\sigma^2}+log(\frac{\pi_1}{\pi_2})
可见这仍是关于x的线性函数,与逻辑回归形式一致!虽然形式一致,但逻辑回归的参数是通过极大似然法估计出来的,LDA的参数是概率密度函数计算出来的。
由于LDA与逻辑回归形只是拟合过程不同,因此二者所得的结果应该是接近的。事实上,这一情况经常发生,但并非必然。LDA假设观测服从每一类的协方差矩阵都相同的正态分布,当这一假设近似成立时,LDA效果比逻辑回归好;相反,若这个假设不成立,则逻辑回归效果比LDA好。
下面练习QDA:
> qda.fit=qda(Direction~Lag1+Lag2,data=Smarket,subset=train)
> qda.fit
Call:
qda(Direction ~ Lag1 + Lag2, data = Smarket, subset = train)
Prior probabilities of groups:
Down Up
0.491984 0.508016
Group means:
Lag1 Lag2
Down 0.04279022 0.03389409
Up -0.03954635 -0.03132544
> qda.class=predict(qda.fit,Smarket.2005)class
> table(qda.class,Direction.2005)
Direction.2005
qda.class Down Up
Down 30 20
Up 81 121
> mean(qda.class==Direction.2005)
[1] 0.5992063
可见QDA的准确率稍高于LDA。
参考文献
Gareth James et al. An Introduction to Statistical Learnin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分类模型预测定性响应变量
R语言线性判别分析(LDA),二次判别分析(QDA)和正则判别分析(RDA)
机器学习中的数学(4)-线性判别分析(LDA), 主成分分析(PCA)
R机器学习:分类算法之判别分析LDA,QDA的原理与实现
Python 和R 数据分析/挖掘工具互查
Delta影像组学,帮你轻松冲击10分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