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大学神韦东奕,再次火爆全网!父母的身份藏不住了……
userphoto

2022.05.17 河北

关注


每天12点
教育资讯│人物故事│亲子养成│育儿观念
作者:桑梓
 来源:凯叔讲故事 (ID:kaishujianggushi )
   

最近,韦东奕再次刷爆全网!

网传6人博士团队遇到难题,耗时4个多月束手无策,这时,他们拜托北大同学联系韦神。

仅仅一晚上,韦神就发来了全部解题方程。

紧接着,他们按照发来的方程进行测试,难题轻松搞定了!

事后,博士团队为表感谢想给些酬劳,可韦神直接拒绝。

拒绝理由是:太简单了,犯不上花钱。

最终,博士团队只好给韦神充了市政交通一卡通……

新闻一出,立马上了热搜。

对此,北大数学院院长淡定表示:

“别人做不出来,韦东奕能做出来是很平常的事。”

然而,回顾韦东奕的传奇往事,从不止步于此。

01.

千年一遇的“数学天才”

时间回到去年六月份。

当时,一个抱着馒头、提着矿泉水瓶的男生火了。

他不修边幅,面对采访还有点吐词不清:

“我是北大2010级的本科生,2014级的研究生,现在北大当老师。

喜欢数学,参加过高中数学联赛,得了数学奥林匹克金牌,最后保送北大。”

图源:@有道来探校

这就是韦东奕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而想要了解韦东奕,就不得不提到北大校园里的两则故事。

第一则,大一刚开学不久,韦东奕就从各省状元中崭露头角,成为了大学教授的助教。

课堂上,教授给同学们介绍道:

“如果你们有不会的习题可以问我,如果我不会可以问助教,如果连助教都不会,那估计就是题目错了。”

第二则,是在另一个班里,韦东奕同样被选为助教。

那天,教授让助教给同学们上课,结果没一个人听懂。

学生抗议,要求老师再讲一遍,没想到老师不好意思地搓搓手:

“不行,助教讲得太深奥了,我也没听懂。”

你就说,绝不绝!

作为能和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齐头而立的他,所获得的头衔、荣誉更是让人目瞪口呆——

高一、高二,分别以满分拿下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举夺下金牌。


这么说吧,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大赛,被誉为五大学科竞赛中,含金量最高、最难的比赛。

而最终能拿到满分的,放眼全球,也只有3个人。

韦东奕,就是这三分之一。

他答对了全部6道大题,满分夺冠,并且一次性蝉联两届金牌。

更值得一提的是,韦东奕没上过任何补习班,比赛中的解题方法全是自创。

后来,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专家还专门研究过他的这种解法,发现更简洁、更快速、更实用。

于是,他们以韦东奕的名字来命名此解法:

韦方法。

那一年,他才17,就被誉为千年一遇的“数学天才”,站立在学术之巅,无人能及。


而后,北大向他伸来橄榄枝,大学期间,他再创佳绩。

大三那年暑假,他抽空参加了第四届丘成桐数学竞赛。

在分析、代数、几何、概率、应用的五项科目考试中,一个人斩获其中四项金奖,并赢得个人全能金奖。

这是什么概念呢?

他所获奖的这4个领域其实是不相通的,好比一个人同时参加马拉松、美容美发、挖掘机、甲骨文书法比赛,并且都拿到了冠军。

这是超级强悍的。

用他同学的话说就是:

“韦教主凭借一己之力,碾压了我们的主要对手清华和中国科大!”

而后,他硕博连读,26岁就博士毕业,成为北大最传奇老师。

02.

特立独行的“异类分子”

除了在数学领域颇有建树,韦东奕的生活方式也很与众不同。

堂哥韦晶洲如此评价:

“生活很随意,也不讲究吃穿。

采访视频里看到的矿泉水加馒头其实是他的常态。

在北京,他1个月的生活费甚至不超过300块钱,其实他也并不缺钱,平时他不看电视不用微信,但是爱听收音机,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做数学题。”

有人说他与社会格格不入,有人说他脑子奇怪,异类分子。

而我,却在他身上看到了中国后浪的真正模样。

充满书香的北大校园里,韦东奕每天都会拎着一个1.5L矿泉水瓶去上课。

这个瓶子陪了他很久,上面的红色塑料膜都被磨掉了。

北大一位数学老师实在看不下去了,从办公室找出一个保温杯送给他。

过了几天,这位老师发现,韦东奕换了一个新的矿泉水瓶,并未用自己送的保温杯,原因是,他觉得矿泉水瓶用起来更方便。

爆红后,还有人送水壶给他,他说担心影响师德师风,叫大家别送了。


不仅如此,他不吃肉,因为觉得杀生是不对的,所以一箪食一瓢饮,馒头就是最好的主食。

他很少用电,即便炎炎夏日也会把空调遥控器束之高阁,心静自然凉。

当别的同学在宿舍开灯学习时,只有他不开灯,只是静静地躺在床上,在黑暗中思考数学问题。

如此怪异,想必一定让人望而止步吧?

然而,恰恰相反。

有同学曾在网上分享过韦神的趣事——


他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是天才,不管谁来问他问题,他都是认真回答,毫无保留。

有一次,宿管阿姨带着读小学的孩子来问问题,韦神照样一丝不苟,很有耐心,不发一点脾气。

别人宿舍串门都是聊天,分享零食,只有韦神串门是为了借书、谈数学。

最后,这位同学感慨道:

“韦神最让我佩服的是他的纯粹,他不是不懂人情世故,只不过是不愿意浪费多余精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韦神的数学成就曾轰动了国外各名校,哈佛对他心动不已,宁愿打破百年校规也要招他入学。

但韦神眼都没眨一下,直接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金钱名利荣誉,早已被他视作粪土,他只要数学。

所以,他每天都要保证12个小时的数学研究,什么难啃他学什么。


终于,2021年他获得达摩院青橙奖,在国际数学期刊发表论文10多篇,与人合作在随机矩阵理论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

我想,韦神的宝贵之处,不仅仅在于他的惊人成就,更在于他能在喧嚣时代中,不忘初心,坚守热爱。

这种对名利的淡泊,对学习的专注,也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03.

高手过招的“父子情谊”

如此不凡的韦神,他的父母究竟是何方神圣?

相比于韦神的「神」,我们更应看到他的「根」。

1991年,韦东奕出生在山东,父母都是山东建筑大学教授。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已然过世的父亲。

韦父生于60年代,在那个高中生学历都极为匮乏的时代,他竟然本硕连读,拿到了山东大学的数学系硕士学位。

并被高薪聘到山东建筑大学当老师,短短9年间,学校两次为他破格,层层晋升,最后成为了学校里的著名教授。

在生前,韦父不仅是山东建筑大学理学院副院长,还是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教学会理事。

发表过SCI二十多篇,国家级核心论文50多篇。

山东建筑大学的职工感慨道:

“韦东奕能如此痴迷于数学,和他父亲有很大关系。”

原来,作为韦东奕的领路人,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了他的天赋。

童年时期,韦东奕家里就装满了很多数学书。

不论浅显的,难懂的,他都一把装进口袋,带到学校里当成课外书读。

7岁那年,韦东奕上一年级了。

那天,父亲兴冲冲地给他带回一本礼物——《华罗庚数学学校》

其实这本书中,都是些难度很大的数学题,换作一般的孩子早就丢到一旁了,可韦东奕却爱不释手,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这之后,韦东奕的生活就围绕数学展开。


别的小孩喜欢玩游戏、野餐、运动,但韦东奕整天就是捧着一本数学书,走到哪,看到哪。

到了初中,其他孩子都在追逐潮流,可韦东奕还在用收音机,听的还是数学讲座。

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一个“数学怪胎”。

但父亲却始终如一地陪伴他、支持他。

“来,我们做道数学题玩一玩。”

这不仅是俩人间的口号,更是俩人消遣时光的最好方式。

正是在这种尊重孩子、以数学为乐、高手过招的培育下,韦东奕从小就成为校园里的风云人物。

不仅获奖无数,数学成绩始终全校第一。

而且,初二就加入了高中年级组的奥数集训队,和一帮高中生一起钻研数学难题。

对此,有人采访韦父的教育秘诀,韦父坦言道:

“完全是尊重他的兴趣,有兴趣他就自己爱学,全力支持就对了。”


不得不说,韦神的成功,一方面来自他自身造诣,可另一方面,更源于父亲的陪伴和引领!

正如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的:

“父亲是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特别的力量。”

04.

韦东奕的高中老师曾说过:

“他最厉害的不仅是天赋,更重要的是专注和努力,别人说什么他都听不到,他就一心遨游在数学世界里。”

虽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像他一样的家庭和天分,但每个孩子都能决定自己。

在面对学习的时候,摒除外界干扰,一心投入其中,练就极强的专注力。

这,就是韦东奕带给普通孩子们的教育启示——

选择很重要,你要选择自己热爱的领域,这是动力来源。

专注很重要这个时代噪音太过吵闹,谁能认真专注,谁就能走到最后。

努力很重要一万个小时定律可以弥补各种不足,助你走得更稳更远。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以自己热爱的方式,热气腾腾过一生。

文中插图来自原公众号

——— 感谢阅读 ———
您的“分享”与“在看”,是对我们最大认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大数学天才韦东奕的苦恼:课讲得不太好,中期学生退课后就剩下5、6个人
我费劲心思的题目,在韦东奕看来差不多是宛如智障的题目
北大扫地僧:韦东奕
北大“韦神”被曝严重退课,我一点都不意外…
走红3个多月后,北大"韦神"再现:剪掉凌乱发型,换掉矿泉水瓶
北大数学系“大神”是济南人!毕业于山师附中!记者联系到他高中数学老师:了解他的人,都会觉得他是个天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