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海淀:玉东郊野公园稻塔两相映
userphoto

2017.10.26 北京

关注

北京海淀:玉东郊野公园稻塔两相映

(2017-10-21 21:17:08)

两山公园,修复生态、梳理文脉,恢复历史稻田。将山、湖、溪、田联缀为整体,组成三山五园的核心区。就低为渠、因林添花。塔阁远映,溪潭近呈。再现“御苑、水乡、田园”的历史氛围。主要有稻浪流香、春苗绣野、苇岸桑林、社林丰歌、玉峰塔影、长河浮金、三朝遗想、御道斜阳,以志不忘本土之远脉。

稻田景色有三观,春季插秧缓苗后是第一观,此时禾苗翠中带黄,水苗相映分外秀美,加之春风吹面不寒,杨柳轻扬,塍埂如毯、田水藏山,一派生机盎然。
田野是京城春天最早展现的地方,也是人们踏青游春的内容,为观赏本区的春野风景,玉泉山建有“溪田可耕”、“远风亭”、“犁云亭”、“罨画亭”等景点,而万寿山也兼有“湖山真意”、“怀新书屋”等,大多体现陶渊明田园诗意:“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无论是油菜花,还是早稻春苗都展现了这种诗画。
夏季稻田是第二观,此时禾苗茁壮没膝,田埂隐去,稻苗连片如浪,人走田埂如在碧浪中行,夏日余辉中稻花散发出清香。正所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南临水塘,北为界湖楼遗址,是面积较大的一片稻田,距离玉泉山最近。尤其是夏日每近落霞之际,山风涌起,稻香四溢,加之夕辉闪烁,归鸟翻飞,最为动人。
稻田中设置宜于行走观览的田埂小径,使游人可以悠游于稻浪之中,沉浸品味古老中华土地诗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秋天是稻田第三观,金色稻浪给人以丰收的喜悦。田边场地预留为收割节、打谷场。
丰富的湿地成为北京主要的芦苇产区,曾提供官窑制作城砖、以及皇家御马之用。清代在此地房前屋后种植桑林,养蚕织锦,成为农桑为国策,桑林、蚕房,苇岸构成了风景。
此处是观赏玉泉山最佳位置,湖面也最大,设观景平台,立巨石刻写《西山名胜图》,感知三山五园的壮美。
柳丛是水田湿地最典型的植被,因此种植了大量柳树,形成日后浓荫,成为夏季里的避暑佳地。临湖岸线弯曲,为青蛙产卵创造环境,称之为蝌蚪湾。
沟洫制,一夫以上是十进位,纵横皆十对,成正方形。田间有相应的水道系统:遂、沟、洫、浍。采地用井田法规划,可使分封给公、卿、大夫的土地都成正方形,集中在一起,对王田的计算则无此必要。
土地不论划井与否,皆无珐哗粹狙诔缴达斜惮铆公田。直接生产者的身份地位、地租剥削形式,也不因划井与否而有所不同。将耕地都按方块田形制进行规划。其具体规划办法有井田制和沟洫制两种。
历史上国家宣传重农国策,设置了“耕织图”“水村居”,景点摘选雍正《耕织图》四幅耕图,使今人了解前人思想,看画观景,不亦乐乎?
玉峰塔挺拔的身姿映照玉颐和园昆明湖水面上,就成了静明园十六景之一。乾隆皇帝将此景命名为玉峰塔影,并即兴题诗《玉峰塔影》。
有趣的是,诗中所述塔为九层,而现在的玉峰塔只有七层。究竟是皇帝计错数,还是后来又改建过,还没有一个肯定的说法。
西有玉泉山,东有万寿山,“兰渚蘋香”“烟柳春佳”、“籣渚蘋香”和“湖山罨画”,“川浍洫沟”碑区,描绘山丘环护、田湖交错的京畿“江南水乡”。
玉峰塔是一座八角形的楼阁式砖塔,塔高47.7米,全身浅杏黄色,上下共7层。塔身坐北朝南,一、三、五、七层的东、西、南、北四面阁开一座券式门,其他各面开拱券式镂花漏窗。二、四、六层的门场与之相错落。这样的交错布局可以防止塔身开裂。每层之间有专仿木的斗拱,承托着砖雕的塔檐。檐角下悬有塔铃。塔顶由八条垂脊交汇而成,上置葫芦宝珠形铜刹。
与峰塔内建石制阶梯可以盘旋而上,各层中有三个壶门式佛龛,佛龛两边的楹联是乾隆皇帝亲手撰写的,但现在字迹已经风化模糊了。虽然玉峰塔是按照金山寺的慈寿塔的样式建造,但它结合了北方的气候地理特点,塔身没有慈寿塔的护栏,每层的塔檐野外伸得较短,这样可以抵抗北方猛烈的强风。
玉峰塔建于清乾隆年间。在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在镇江的金山寺见到了高大巍峨的慈寿塔,遂命人将塔绘成图,回北京后于玉泉山主峰上建起了这座玉峰塔。在塔中供奉着定光佛像(燃灯佛),因此也被称为定光塔
玉峰塔在民国二十七年经过一次较大规模的维修。1949年后,静明园为国家机关使用,作为国家领导人修养办公的地方,现在这一地区有军警站岗,不对普通游人开放。
水乡田园风景自古吸引了大量游人,也形成众多游览线,其中以皇家御道最具特点,元代就有记载,清代更记载为条石铺道,大量的风景文学创作就是在这行走中形成的。御道婉转于两山之间,因有路转峰回之意,加之落霞晃影,丰富多彩,使人目不暇接。
“湖山罨画坊”所指的并不完全是这两座石坊,而是万寿山与玉泉山之间区域美景。这区域历史悠久,自宋金时就建有金章宗的“玉泉行宫”,而元、明、清时就成了著名的风景佳境之处。随着历代的精心管理和耕作,形成了山丘环护、田湖交错的京畿“江南水乡”。大清康熙、乾降皇帝多次静明园(玉泉山)路经此处,此处但成了御道。
长河又称名玉河,西源玉泉山,东至西直门,是历史上京城最重要的输水线,也是最优美的风景廊道。河道为上游,直接连接玉泉山与万寿山,沿途是开阔的水田,春季有油菜花相伴,秋季则是金稻夹岸。而在一天中,尤以晨曦雾起与红日落霞之际最为美妙。
界湖楼始建于乾隆年间,是皇帝乘船由清漪园到静明园、玉河转高水湖的中转站。它由一组楼、亭、廊、榭、平台组成临水院落,并与西北侧石桥两端牌坊共同成为本区最为瞩目的人文景观。楼廊院落被焚于咸丰十年的英法联军。仅剩下的牌坊也濒临毁坏。
乾隆御制诗《青龙桥晓行》中写道:“十里稻畦秋早熟,分明画里小江南”,又言“禾黍香中千顷翠,梧桐风里十分秋。”说的正是如今玉泉山山脚下的两山公园,即原玉东公园。
走进两山公园,举目所及皆是一片片青翠稻田,骄阳烈日下,蝉声一片里,京西稻长势喜人,和玉泉山塔相映成画,还是一幅充满田园诗意的风光画。两山之间区域,即玉泉山和万寿山之间,是古瓮山泊退水区域,自元代起就是京城的“江南水乡”、风景佳境,在清代时更成为京西稻的主产地。
嘉庆御制诗言道:“嘉稻千畦通海甸,平湖十里接清漪。”在京西玉泉山下,过去曾是“一水护田将绿绕”的田园风光,春时稻禾青青,秋来稻浪金黄。
历史上的京西稻在清代规模最大时,曾达一万多亩,“皇家稻田广逾百顷”;1985年,海淀京西稻面积达到了近10万亩,为历史最盛;到近二十年来,才大面积缩减。
曾经,京西稻是北京人饮食结构中的重要一环;曾经,北京人前往西山、八大处郊游时,路过掩映着河流、湖泊、园林、寺庙的绵延稻田,享受带有皇家色彩的西郊美丽风光。京西稻,于老北京人来说,不仅是餐桌上的重要主食,更是对自然的深刻记忆,是一个带着浓浓乡愁的符号。
京西,有玉泉之水、香山辉映。曾经,老北京人登上香山,近可观瓮山泊(昆明湖前身)、望京西稻,远可眺北京城,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而身在城中的人远眺西山,巍巍太行,落日余晖。这是北京城独具魅力的西郊文化。
这里是京西稻御稻的主要产地,当年由康熙皇帝选育并在此推广种植。所产稻谷先供奉神灵先祖,其后专供宫廷,奖赏有功之人。
现在播种选用个品种,京西稻305和御稻小丁两种。京西稻305秧苗健壮,缓苗快,抗稻瘟,抗倒性强,米粒圆润,富有油性。御稻小丁植株矮、用水少,抗倒性强,产量高,口感好。京西稻不施肥,不打农药,拔草通过人工,可以说纯天然。
迢递西郊望渺然,无穷秋色映长天。晚田禾黍村村熟,野水芙蓉处处鲜。一带青山如玉立,万家红树与云连。遥闻社鼓风中急,应是农夫报有年。
公园面积很大,大得会让人分不清方向,有山坡,有荷塘,有草坪,有花丛,高低错落,别有风味。不远处就是玉泉山,玉泉宝塔倒影湖中,相映成趣。

不像城里的公园,都是精心雕琢的景致,这里既无亭台楼阁,也没有小桥流水,但有着城里那些公园所没有的郊野情趣和清新的空气,也没有那些公园里无处不在的歌声和噪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徜徉在北京三山五园之中——骑行一道十三园
《夜游两山园抒怀》
北坞公园 令人惊艳
北京玉泉山玉峰塔(清)
北京海淀区:远观玉泉山古塔
【新老地名话北京】三山五园之玉泉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