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温州:国安寺塔

 



   位于瑶溪镇皇岙。建于北宋元祐五年至八年(10901093)间。楼阁式石塔,平面呈六边形,九层实心。塔顶早毁。残高约17

 

基本信息

 

年代:北宋

公布时间:19891212

 

   台基雕“九山八海”图案,须弥座上、下枭刻有仰、覆莲,束腰各面浮雕狮兽。塔身各层每面壸门内浮雕坐佛,总计1062尊。

   塔檐翼角用老角梁、子角梁做法,并雕出方形椽和筒板瓦。倚柱第一层系瓜棱形,其余各层均为六角形,柱头置一斗三升,每面施补间铺作一朵。斗栱粗壮,栱瓣清晰。

   1987年落架大修,并恢复副阶。

 

历史沿革

 

   国安寺千佛塔以其挺拔的身姿,掩映在青山翠谷间,历经了岁月的沧桑轮转,承载着厚重的文脉。国安寺塔的历史,史籍未有正式记载,谈及寺院也是一笔带过,明弘治《温州府志》载:“国安院,在华盖乡,唐乾符四年建。”

   清光绪《永嘉县志》仅记载:“国安寺,在膺符乡,唐乾符间建。”可见国安寺在明清时早已不复当年的气势,这些方志虽提及寺院的建造年代,但均未述及石塔,这让国安寺塔的身世变得扑朔迷离。

   直到1987年落架大修时,发现塔内几块记有年代的碑记,塔的身世才得以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石塔始建于北宋元祐五年庚午(1090),八年癸酉(1093)夏竣工,历时四年。

 

建筑特色

 

   国安寺塔庄严挺秀,雕刻优美,具有较高的历史意义和科学艺术价值。

   走近塔身,塔身石料呈现着青灰色,给人一种凝重感。全塔共分九层,为不能登临的实心结构,由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

   石塔是楼阁式青石仿木建筑,平面呈六角形,塔身为九级实心。塔身第九级塔刹曾受损,于1987年修复,现整座塔通高19.79米。基座为两层须弥座形式,最下一层雕刻九山八海纹。第三级至第九级的平座上,也均雕刻九山八海纹,这是同类塔中较少见的。“九山八海”纹出现于唐代,在宋代已成为石雕的固定素材。

   宋《营造法式》中称其为“水浪”、“宝山”。细细观赏,国安寺塔的九山八海纹水波翻滚,波涛汹涌,每片浪花雕的却并不雷同,非常写实,仿佛整塔自海中长出一般。上面托刻着莲瓣,丰厚饱满。各面须弥座的中心,用高浮雕手法雕出形态各异的狮兽,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须弥座上、下枭刻有仰、覆莲,束腰各面浮雕狮兽。塔心天宫内,层层置碑,碑阳刻有佛经为国内同类建筑所罕见,是研究北宋石雕艺术以及佛教在南方传播的重要实物例证。

每层塔身浮雕有佛像,共计刻有1062尊佛像,雕刻工艺细腻,保存完好。除手印各异外,均作肉髻相。分排跏趺坐于壸门内莲花座或须弥座上,并雕有身光和垂幔。与塔身地宫内碑文“贤劫如来像一千躯,复镌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分身佛等,盖表法华踊现之缘也”的记载相吻合,故有“千佛塔”之称。

 

古塔今昔

   从北宋元祐庚午(1090)1981611日,国安寺塔历经千年后被公布为第一批温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时的国安寺塔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塔身东南角自下而上裂痕明显,部分构件残缺,特别是塔顶基本缺散,有走向崩塌之虞。幸得于1987年落架大修,当年复原塔刹,1989年复建底层的木结构副阶,恢复了始建时的全貌。19891212日,国安寺石塔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后,龙湾区启动国安寺塔修缮工作。201312月,由浙江古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施工图纸,临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承接维修。修缮中,维修单位采用了浙江大学专家配制的改性糯米灰浆等新型材料,省、市文物局均派员到现场进行督查。经过半年的努力,国安寺塔完成修缮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永清·辽·大辛阁石塔
【河北古塔】探访辽代精品石塔
中国旅游地图揽胜—河北廊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廊坊 大辛阁石塔
观古丨林徽因:北京天宁寺塔
中国佛塔之演变(1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