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州从化太平镇秋枫村游记
                           李灶生  
                      2019年2月20日
 2019年2月20日早上,我在广州体育西地铁站坐地铁3号延长线,到嘉禾望岗转14号线到枫下站下车,上地铁后沿着九龙大道往前走到永安新村坐公交车,在这里可坐343路、343A路、457路到九龙镇政府总站下车。也可坐地铁14号线到知识城地铁站下车,A出口出站后往西走一公里多到九龙镇政府总站。在九龙镇政府总站坐公交车351路到秋风村路口站下车,因秋风村路口站在上伯坑村,所以在秋风村路口和上伯坑村路口时就要叫司机停车刚给你下车。这次就我一个乘客,司机是本地人很好讲,到这路口时是他叫我下车的,又告诉我到秋风村怎么走。谢谢他了。
 我下车后,沿069乡道走,都是走公路,大约走了20分钟,约有2公里吧,就到了秋风村。
  秋枫古村落位于太平镇秋枫村。离钱岗村不远,和钱岗村比起来,比较简朴,但布局也同样完整,而且因为丝毫未经开发,更有些乡居气息。
  秋枫古村落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坐东朝西。此村是屈洞村北宋防御使钟轼四世裔孙钟隆信外迁到这里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有近千年历史,至今村中钟氏族人达两千多人。
  寂静的村庄从化太平镇秋枫古村全景。钟氏家族就在此定居,逐渐形成了完备的岭南乡村建筑和居住形态。
 村所处位置前水后山,以村面酉四公祠和酉七公祠为两个中心建筑,各路首尾相连的竖排列民居如梅花间竹般错开,几条主要巷子为忠安巷、长安巷、人和里等。民居顺山势而建。民居渐次而高,小巷与其他主要街巷高高低低地铺排着鹅卵石,中心建筑祠堂和子纪书社为硬山顶式,民居则建成悬山顶式,所有建筑同为砖、木、石结构,多为三间两廊布局,少数几间为5间两廊。村的外围仍有村墙痕迹,村头南北两个门楼保存完好。
 酉七公祠对面是个革命公园,听说是抗日战争时东江抗日游击队在这里打战,公园里都是一些古老的荔枝树。山上建了一个很大的水泥场地。
 秋枫村村口是一片不大的水塘,照应了广府民居对风水的要求,水塘一方面象征财运和富足,一方面也使风从水面吹过,为村落带来凉爽之气,同时也可种植经济作物和饲养鱼类或家禽。
 紧对水塘,是秋枫村的祠堂,尽管古村落中已经无人居住,当地的钟姓村民早就搬到附近的小楼中,但祠堂至今仍是家族聚会的重要场所。
 秋枫村的民居也是梳式布局,但与钱岗村比起来,装饰要少许多,很多房子是泥砖屋。
 随着村民们逐渐在村外建立新居,如今,这座古村已空无一人。只剩下宗祠。
 这里的岭南乡村村落建筑和文化景观比较完整,在新与旧的交替中,这里显得更为从容。与顺德、南海和广州黄埔等地的民居相比,这里的建筑显得相对朴实,复杂的灰雕、刻花的飞檐在这里出现得比较少,但对广府民居的勾勒,这里并没有任何的偷工减料,因此虽然建筑不豪华,但却更有乡村的气息。
 现在正是春天,到秋天季节虽还好远,但联想起秋枫这个美丽的名字让我们产生无数联想,然而看到的村庄和名字的色彩斑斓有一定的差距,闪现在我们心中的是“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古句,古老的村落离广州并不多远,却一下子抛开都市的节奏,无论是历史和现实,步伐都很缓慢,宁静的老村中偶尔闪出一只迷途的小猫、小狗,似乎也在访古。
 在古村外一座座四、五层的小楼紧依老村而建,新的与旧的毫无痕迹地嫁接,村庄的变迁脉络由此清晰可见。
  在秋枫村我感受到城市文化向乡村的蔓延,太平镇的秋枫村、钱岗村因为在蔓延线路的未稍,因而得以完整保存,确实也是一件幸事。
 秋枫村的老村子已经是一座空城,尽管村前大路旁的祠堂门口今年春节贴的对联仍旧鲜红,但除了祠堂在重要节日还有家庭聚会与祭祀的功能外,整个村落寂静无声。
  钟姓从宋朝就迁至从化,当地老人家给我说秋枫村的历史也有几百年了。尽管当年百十多户钟姓人家,在近二十年内陆续搬出老屋,在老村外建起一座座四、五层的小楼,但整个村庄似乎是定格在某一天:有些井里还有水,有些堂屋内的香炉灰还是厚厚的,有些炉灶上还坐着大铁锅,有些简朴的农具还随意放在天井内。宗族的观念仍旧把族人聚集在老村周围,新村与老村并没有任何形式与内容上的冲突,反而是和平共处。
城市因为逼仄,历史是用时间描述的;乡村因为宽阔,历史可以用空间描述。你可以同时看到两百年前的秋枫村和今天的秋枫村,在空间上它们交错开了,巧妙地把生活本身变成民俗博物馆的陈列。
  整个村落是一个巷子两边分,民宅在巷子两侧,一个院落套一个院落。在秋枫村,我看到巷子是村落公共交通的一部分,直通村外的大路,从村外的大路看,整个村落是一个开放式的环环相套的建筑群落,有几个巷口,巷口不大,有一个门楼和屋檐,有些巷口门楣上的字迹还能够辨认,比如“平安里”,巷口从外面看更像一户人家的户门,走进去才知道别有洞天,巷子纵深延伸,有六七十米,两边像梳齿一样分布民居。
平安里内有一块柱子倒在里面,上书“道光二年”字迹,村里的老人也不记得柱子的作用,何时倒的。
 秋枫村的房子都是三合院。四合院的特点是中间庭院,四面有房,庭院宽敞,秋枫村的三合院就是乡土建筑常说的三间两廊的形式。
 对于每个家庭来说,由巷子进去,可进入院落门,院门是侧开,紧接着是对称两间侧廊,面积不大,基本是用作厨房。侧廊再向内,经过一个天井,我们见到的天井都比较小,天井内有植物,有一眼水井,几户所有人家的房屋都荒废了,但依然可见井水清澈幽深,殊为难得。
 老的秋枫村有两座宗祠,是钟氏第八氏的后人为纪念先祖修建。
 秋枫村两座宗祠,酉四钟公祠和酉七钟公祠,两座公祠还在发挥着传统的作用,是整个老村中最为灵动的部分,似乎也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一个传递。两座宗祠已经经过简单的重修。
  村前有水塘是所有村落的共同特点。广州人以水为财,对水的依赖与迷信自然不同于北方地区。另外广州的经济作物很多是水中生产,水塘可养鱼养家禽,在风水之外,也有相当实用的价值。
水池边种上大榕树也是惯例,榕树之下的空地,想来是仅次于宗祠的重要的民间文化传播的场所。
 近段时间来,我跑了西樵、丹灶、高明、花都、从化、番禺、东莞、增城、清远、乐昌等地,发现身边的岭南民居同样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每到一处村落,都会有一些新的发现、新的感动。可惜的是,今天的岭南乡村民居已经很不完整了。我们无法复活一种业已逝去的生活及文化,但通过镜头,我想留下它那永不磨灭的神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动辄500年:从化这13个这个古村,你一个也没去过!
这里竟然是中国的农村!!旅游还去啥国外呀,走,进村去!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057)江西省吉水县金滩镇燕坊村
跟着电影去徽州
中国传统村落功武村探索活化,20亿元大手笔打造旅游产业园
走 进 百 年 “迷 宫 村”,犹 如 看 到 了 岭 南 建 筑 的 “活 标 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