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蔷薇科:赏梅方知读书少
(宅在家里配合防控疫情,密切关注实时动态,相信一定能早日战胜病毒!)

题图:报春粉色梅

我非常喜欢毛主席的诗词《卜算子——咏梅》,至今仍能流利背诵,也正是因为这首词,梅花在我心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人活着是要有一种精神的198611月,上海园林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中国传统十大名花评选”的活动,众望所归之下,梅花成为十大名花之首。1988318日和同学路过无锡,时值梅花盛开,顺便进入梅园参观,还特地拍了一张照片。现在翻看这张照片,觉得不修边幅的我比青梅还要青涩,哪是正儿八经的赏梅人。幸亏梅不能言,否则非被逐出梅园不可。

 

也许是名花效应,觉得爱花人不能没有赏梅的经历。但退休后,前两年家事倥偬,闽沪两地跑,几番错过了梅花的花季,但惦记在心里。今年早早就做好了赏梅攻略,赶上暖冬,梅花早开,虽然数量不多,但自觉足矣。


插图1,植物园开花最早的“繁星粉色梅”

插图2,其它梅树上花儿还寥寥无几,繁星粉色梅已是一片灿烂

梅花色艳而不媚,花繁并不乱,枝虬却为美,严寒露真气,花骨傲冰霜,不愧为名花之首,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吟诗作画、抒情写意的花神。上海植物园的梅园面积不大,但这里种的梅花树棵棵是名品,看着梅花树上挂着的树名牌,有些可以望文生义,例如跳枝梅和龙游梅,有些可以猜猜,例如朱砂梅就是红得发紫的梅花,宫粉梅就是颜色如同桃花颜色的梅花,但碰上七星梅,大杯梅,乳香玉蝶,米单绿,月宫殿,丰后梅等等,立马就傻眼了,但即刻也明白了,那就是“赏梅方知读书少”!虽然已是白发苍苍,但站在梅花树前,和30多年前的毛头小伙一样,梅盲依旧!还是老老实实重新做过一次赏梅攻略吧。(这次重做参考了很多网上的资料,包括网友们的赏梅博客,借此机会谢谢各位作者!


插图3,单瓣跳枝梅,一枝两色花

插图4,玉碟龙游梅(1)

插图5,玉碟龙游梅(2)
 

中国古代文人赏梅,其观察之细难以想象!从花瓣到花萼,从花色到数量,乃至枝条,评头论足,例如千古绝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但更多的是借花抒情寓喻,例如“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盛赞梅花迎霜斗雪,香从苦寒来的这种坚韧不拔的品格;又如梅花有五片花萼和五片花瓣,因此又被称为“五福花”,象征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总之,古人赏梅,超凡脱俗,将许多文化元素揉合进去,形成了独特的梅文化,例如列入“岁寒三君子”,以此讴歌梅花的傲骨、高雅、坚强,同时也将其作为报春迎春的吉祥象征。


插图6,五福花
 

科学家赏梅的角度自然是从研究入手。陈俊愉将梅花分门别类,形成“3518型”的架构,下面抄录如下:3系分別为真梅系、杏梅系、樱李梅系;5类分别为直枝梅类、垂枝梅类、龙游梅类、樱李梅类和杏梅类;18型分别为江梅型、绿萼型、宫粉型、朱砂型、玉蝶型、品字梅型、小细梅型、黄香型、洒金型、粉花垂枝型、残雪垂枝型、白碧垂枝型、骨红垂枝型、五宝垂枝型,玉碟龙游型、单瓣杏梅型、春后型,美人梅型。在此基础上,又可细分为十一个品种群以及四百八十六个品种。乖乖!我想网友们看到这里,肯定头都大了!请别走,往下看看!

 

实际上,可以简化一点,所谓3系,就是纯种梅(真梅系)和杂交梅(杏梅系和樱李梅系)。杂交梅品种不多:杏梅系就是杏与梅杂交选育出来的品种,例如丰后、送春;樱李梅系就是红叶李和梅花杂交选育出来的品种,例如美人梅。主要是纯种梅品种多,逐一厘清需要花些精力,但也不是没有捷径。先从5类着手,撇去后面两类“樱李梅类和杏梅类”,前面三类都属于纯种梅,主要是根据枝条形态分的。象柳树一样垂下来的就是垂枝梅类,弯弯曲曲的就是龙游梅类,这两类很直观,品种也不多。第一类“直枝梅”的枝条直来直去,横七竖八,也很好认,主要是品种太多,很难一下子厘清,但可以先从型着手。


插图7,樱李梅系的美人梅(2017年拍摄)
 

系和类相对简单,18型看上去比较复杂,但仔细研读18型的名称后,觉得主要是要搞清楚古人描述梅花的语言,用现代语言来解释就不难了。例如,朱砂是深红色;宫粉是粉红色;玉碟是白色的重瓣花;江梅是源自野生的梅花,所以多是单瓣;品字梅是一朵花能结出三个梅子;洒金是花瓣上杂有不同颜色,通常是白花瓣上有红斑,跳枝是同一棵树不同枝条有不同颜色的梅花;照水和垂枝意思一样,意思是梅枝垂下来象水边的柳树;绿萼是花萼是绿色的梅花;黄香的意思很清楚,有香味的梅花,花瓣微黄;骨红也是红色的梅花,但枝条的木质部也是红色的,不过这特点赏梅客很难看到;五宝是指一棵树上同时开近白、粉红及白底红条纹或白底红斑点的花;米字开头的梅花指的是雄蕊花丝上的花药长得圆圆的象黄色的小米。等等。


插图8,朱砂品字梅(2018年拍自福建老家)

插图9,米单绿


最后梳理一下,就知道赏梅的难点在于纯种梅花的“直枝梅”,因为其品种集中,品种名太多,但可以从花色(红、粉红、白),花型(单瓣、重瓣、杯状、碟状),花萼(颜色和片数),花香这四个方面结合上述各型来欣赏。现代人赏梅比古人更有优势,可以借助相机,把自己喜欢的梅花通过特写、构图、借景等方式记录下来,慢慢欣赏和品味。


插图10,七星梅(不妨数花萼和花瓣)

插图11,来自日本的大杯梅
 

写到这里,觉得需要学习和掌握更多的古人对花卉,包括梅花,研究鉴赏的知识。记得30多年前在大学读书时,系里有一位研究鸟类的教授,古文造诣相当深,当时他有一个想法,开设一门古代科学文献研究生专业。遗憾隔系开设专业谈何容易!现在看来很有必要,例如古代的花名,很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不说牡丹有鼠姑、鹿韭的别名,就说本文的梅花除了品种名之外,还有木母、花魁、状元花、清客、寄春君、久客等许多别名,这些花名应该都有故事,但网络上查不到,因为有时万能的网络也有无能的时候。很久以来一直以为中国古代植物学除了《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之外没有什么系统性的学问,直到有一天读了网友“傻瓜乐力”介绍“状元植物学家”的博文后,大为吃惊,方知中国清代不但有写百花仙子《镜花缘》的李汝珍,还有编撰《植物名实图考》的吴其濬。以后要找机会读一读与花卉有关的古代书籍。


插图12,(左)乳香玉碟;(中)月宫殿;(右)一种玉碟



                  2020年2月5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月里来好赏梅
赏梅装逼不完全指南!
收藏丨通城赏梅正当时,但你真的看得懂梅花吗?
赏梅秘籍:梅花品种群图鉴(23年版)
真梅系·直枝梅类·常见品种介绍
植物鉴赏之真梅系直枝类的7种梅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