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苏南京:大报恩寺 01






       在许多南京人的印象中,大报恩寺是当年明成祖朱棣为了纪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所建,然后,如果再往前追溯,大报恩寺身下的那片土地,可以追溯到公元238年至250年间,东吴赤乌年间建造的建初寺及阿育王塔。建初寺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中国的第二座寺庙,也是中国南方建立的第一座佛寺。
       这个时间,在朱棣建立大报恩寺前大概近一千二百年的时光。想起来是多么的遥远。





       说到南朝四百八十寺,就不得不说梁武帝萧衍。这位皇帝一心向佛,尤其是晚年的时候,开始怠政,动不动就要出家,然后让他的大臣花巨额的银子把他给赎出来,这些银子都肥了那些寺庙。而南朝的国力就在他一次又一次的“作”中消耗殆尽。
        最终“侯景之乱”爆发,萧衍被活活饿死在台城,86岁的萧衍生命终于走到了尽头,谥号为武皇帝。后称梁武帝。庙号:高祖,葬于修陵。




       南朝的寺庙是多到什么程度,杜牧的一首《江南春》写得明明白白:“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据说,在南朝的时候,寺庙远远不止四百八十这个数字。





                                                 梁武帝问道达摩

        梁武帝:“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何功德?”
        达摩:“并无功德。”
        梁武帝:“何以无功德?”
        达摩:“这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梁武帝:“如何是真实功德?”
        达摩:“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于世求。”
        梁武帝:“坐在朕面前的到底是个什么人?”
        达摩:“我也不认识。”





                                        大报恩寺演示的前世今生

        东吴赤乌十年,公元247年,建初寺。那是江南寺塔的起源。
        东晋太康年间,公元280-289年,建长干寺。
        北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长干寺改成天禧寺。
      




                            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天禧寺毁于大火。





        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明成祖朱棣为报父母之恩,敕建大报恩寺。
        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大报恩寺正式建成。
        欧洲人称其为中世纪第八大奇迹。





             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大报恩寺与琉璃塔毁于太平天国战火。  





                                             出土文物见证了这里的辉煌

                                    空中悬挂着的,都是当年出土的琉璃碎片。




                                                       琉璃拱门

       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曾在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中压轴亮相,惊艳全世界。著名演员秦海璐,担当琉璃塔拱门的国宝守护人,在节目中为观众带来了感人的传奇事。           最终,琉璃塔拱门与故宫博物院藏石鼓、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仪仗图》、辽宁省博物馆藏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卷、湖北省博物馆藏云梦睡虎地秦简、湖南省博物馆藏皿方罍、河南博物院藏云纹铜禁、浙江省博物馆藏玉琮、上海博物馆藏大克鼎一同脱颖而出,入选《国家宝藏》九大国宝特展。(此为按照当年大报恩寺标准层的琉璃拱门复制的。唯一的真品如今保存在南京博物院)






                                                      琉璃构件





                                              银鎏金莲花宝子香炉




                                                      南朝佛首




                                                 当年的地下遗址




                                        义井,宋代长干寺的遗迹。





                                                 安徒生雕像

        1838年,安徒生在童话《天国花园》中,通过风妈妈的四个儿子——北风、南风、西风、东风的叙述,描绘了世界各地的旖旎风光和独特景物。其中安徒生写道:“我(东风)刚从中国来——我在瓷塔周围跳了一阵舞,把所有的钟都弄得叮当叮当地响起来!”这里的瓷塔被公认为是大报恩寺琉璃塔。由此可见,琉璃塔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景物,在安徒生生活时代的欧洲是广为流传的。




                                                  大报恩寺琉璃塔

        大报恩寺最为著名的就是当年建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可惜毁在了战火之中。如今重新建造的没有用琉璃,已是另外一种风格,只有身临其境方能体会。




        大报恩寺是明永乐十年(1412年)在建初寺原址上重建。据说当时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故施工极其考究,整座寺庙金碧辉煌,规模极其宏大。鼎盛时期,有殿阁、僧院、廊房和经房三百余间,曾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寺院,为百寺之首。





        明代大报恩寺的琉璃宝塔是这个模样。这上下两幅画是当年西方画家画的,可能是1656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随团画家约翰.尼霍夫的作品(当年的画作曾整理成《中国出使记》出版)。
       据记载,塔高78米,通体琉璃,塔内外置长明灯一百四十六盏。从建成到衰毁,一直是中国最高的建筑。





       明清时期,被前来南京的西方人称之为“南京瓷器”,媲美于罗马斗兽场、亚历山大古墓、比萨斜塔等“中世纪七大奇观”,是当时中国文化的表征,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





       在古塔消失100多年之后,为保护千年地宫,南京重建了大报恩寺塔。新世纪的“塔”作,轻质九层,2015年底落成,正式开放。
        轻质九层有四个方面的传承与创新。
       一是形态传承与创新,不是复建而是再造,体现当代科技文明,但规模、形制、长细比例与原塔近似。
       二是材料传承与创新,古塔用琉璃,新塔用艺术玻璃工艺通过手工雕刻、上釉、烧制和合片,继续呈现琉光塔影。
       三是结构传承与创新,内核由两个正方形旋转交错构成莲花瓣状,寓含花漫菩提,通过逐层收分,塔顶重构,达到新塔古韵。
        四是功能传承与创新,既有效地保护了千年地宫又传承了悠远的历史记忆。






                         千年地宫在玻璃下方,就是当年大报恩寺琉璃塔塔基遗址。





                                    大报恩寺登高至极,南京城尽收眼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承德万寿塔,内有乾坤的琉璃塔
山西广胜寺琉璃塔游记
王健林捐资10亿重建的南京大报恩寺塔,为啥琉璃变玻璃?一大波美图来袭
大报恩寺的前世今生
它凭什么被称为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
中世纪的天国之塔——大报恩寺琉璃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