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晋古塔:蚍蜉石塔
【蚍蜉石塔】
--- 山西仅存的两座北齐燃灯塔之一?---
    晋国到底有多少座古塔?没人知道!根据现在能见到的各种资料,参照我寻访的经历推测,大约在1300-1500座之间。 太谷县范村镇蚍蜉村,很有个性的一个村名,如果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真圣寺,恐怕寻访者和发烧友们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么个名字独特的村庄,真圣寺大殿是一座金代残存的木结构建筑。更令人感到兴奋的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在蚍蜉村又发现一座石塔,虽然还没有更详细的资料,但是古塔发烧友们也很快得知了这一信息,我也是其中之一。不一样的是,由于近水楼台,我第一时间就到了现场,参观了这座石塔。十年来,由于对该塔认识不清晰,加之出于安全考虑,我一直没写这座古塔。但是不断有同好咨询该石塔的信息,最终还是觉得应该把它介绍给发烧友们。
【蚍蜉村·太谷范村】

【蚍蜉石塔·北齐/唐?·第一眼所见】
   关于蚍蜉石塔最早,也是最权威的资料,是山西省文物局编著的《厚重山西-山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选编》,该文件较为详细地载录了蚍蜉石塔的基本测绘数据,并给出了结论“是山西省内仅存的两座北齐燃灯塔之一”。该资料在关于蚍蜉石塔的断代时,仅言明“据塔形制判断为北齐遗物”。
    按照《厚重山西》给出的资料,分析很含糊,结论也较武断。
    以我的认识来看,一说到“燃灯塔”,塔友们头脑中就会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强烈印象,即太原龙山童子寺燃灯塔。我似乎觉得“三普”在做出结论的时候,头脑中大约也有这个印象。
    先不说太原童子寺燃灯塔本身并没有明确的题记,也仅仅是推断,单从外观来对比童子寺燃灯塔和蚍蜉石塔就不一样。另外,蚍蜉石塔是不是燃灯塔还不一定。
    我们来看看蚍蜉石塔的基本情况:
    蚍蜉石塔,位于太谷县范村镇蚍蜉村西南约三里的一条沟壑悬崖上,现存塔身为六角单层亭阁式,整座古塔由本地砂石砌筑;塔基掩埋于地下,地面仅露出一边,可能是方形;塔座五层有收分,由于风化严重,大致看上去不是须弥座,而是叠涩座;塔身由整块巨石凿成,塔身中空;塔顶由两块巨石拼接成,仿木构出檐并仿叠涩结顶;之上是刹座,一块大石凿成;刹尖已毁,形制不知;石塔现残高约3.5米。
    由于粗砂石风化极其严重,基本时代特征已完全丧失,按照石塔本身已无法判断其年代。现存石塔上较为清晰的细部特征有3条:
     1、塔门可能是火焰型门,但门顶的“火焰”部分已完全风化掉,仅剩上部的圆形轮廓;火焰型门内尚有方形门框残留,但上下部已无存,仅左右两侧残存清晰,细部清晰特征是,门框本身斫为圆形;
     2、按现在的方位判断,塔门为南向,左右两侧隅面,各有一尊造像,但也完全风化掉了,仅存凸起的轮廓;
     3、塔心室内底部,有长约50、宽约45、深约30厘米(明显有掩埋)的矩形洞窟。

【蚍蜉石塔·北齐/唐?·正面】

【蚍蜉石塔·北齐/唐?·塔身左侧】

【蚍蜉石塔·北齐/唐?·塔座现状】

【蚍蜉石塔·北齐/唐?·塔门现状】
    如果仅从蚍蜉石塔本身来分析,已经没有什么参考特征,我觉得要判断蚍蜉石塔的年代,也确实只能“按塔形制”来做一个横向的对比。
    和什么对比呢?我们先假设蚍蜉石塔确是一座“燃灯塔”。我国现存的燃灯塔虽不多,但也有些实物,除太原龙山童子寺燃灯塔以外,该燃灯塔推断为北朝,也是塔友们较为公认的现存最早的燃灯塔;还有黑龙江宁安燃灯塔;河北曲阳北岳庙燃灯塔;山西代县边靖楼燃灯塔;山西长子法兴寺燃灯塔等,另外,在太原崇善寺大悲殿前,还迁来一座燃灯塔。点到名字的这些燃灯塔,全部为石砌或者石雕,其中,法兴寺燃灯塔为八边形,太原崇善寺燃灯塔为方形,其余均为六边形。
    这些燃灯塔中,与蚍蜉石塔外观最相似的只有法兴寺燃灯塔,其余的燃灯塔与蚍蜉石塔都不一样,特别是塔座。但是,以上这些燃灯塔除太原童子寺燃灯塔外,其时代几乎全部指向唐,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共同特征。
    这样粗放式的横向对比可能缺乏科学性,但是,按照蚍蜉石塔的现状,似乎也只能这样对比。现存的这些燃灯塔中,只有法兴寺燃灯塔与蚍蜉石塔外观基本相似,而法兴寺燃灯塔便便是一座题记明确的唐代燃灯塔。
    如果说,和法兴寺燃灯塔这样外观基本相似的石塔做粗放式对比不科学,那么“三普”怎么得出蚍蜉石塔是燃灯塔,而且还是北齐的燃灯塔呢?
    与蚍蜉石塔相似的“同类塔”对比,不足以作为推测证据的话,那么与蚍蜉石塔连外观都不一样的“同类塔”对比应该更不行。
    还有一个问题,蚍蜉石塔到底是不是“燃灯塔”呢?
    我们先来看看上面点到名字的那些燃灯塔塔身的基本特征,太原童子寺燃灯塔由于风化同样严重,细部特征也基本丧失殆尽。在其早期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塔身前后都是空的,似乎是前后辟门。但是经过维修以后,塔身被修补,现状是只正面辟门;正门两侧隅面也各有一尊造像,大致轮廓可以看出造像有肢体动作,而北朝造像中的金刚力士绝大多数是肃立状态,少有肢体动作。当然,这也不绝对,比如晋东南宝应寺北朝石窟的力士就有较为夸张的肢体动作。比如,太原崇善寺石灯上的力士造像就保存完好,有优美的肢体动作。
    而蚍蜉石塔的造像轮廓完全看不出有无肢体动作,故无法与童子寺燃灯塔对比。
    宁安燃灯塔是每面均辟门;曲阳石灯是前后辟门;代县石灯和太原崇善寺石灯是只正面辟门;与蚍蜉石塔最相似的法兴寺燃灯塔是四个正面均辟门;而蚍蜉石塔也只正面辟门。
    可见,燃灯塔的“辟门方式”显然没有时代性,但只正面辟门的实例占多数。不过这个所谓的“多数”也仅仅只有2座,似乎不足以做出什么判断。

【蚍蜉石塔·北齐/唐?·塔身造像残迹】

【蚍蜉石塔·北齐/唐?·塔心室】

【蚍蜉石塔·北齐/唐?·塔心室坑穴】
    与其他燃灯塔不同的是,蚍蜉石塔的塔心室内底部有一个巨大的坑穴,尽管明显被掩埋,但仍有30厘米之深。这似乎是个具有“模糊指向性”的特征,比如有人可能认为这个坑穴有可能是放置燃油的。
    在无法明确判断这个坑穴是塔身原装(应该是原装),还是后来凿出的前提下,我不能否认上述推测,但是,按照坑穴的体积,我的第一印象是,这个坑穴极有可能是用来安放舍利的,而不是倒入燃油。
    诸如此类的形制,我明确见过的与蚍蜉石塔相似的石塔是祁县幽仙寺石塔,幽仙寺遗址上残存着两座石塔,虽然其外观及时代与蚍蜉石塔完全不同,但是这两座石塔的塔心室内底部,也都有坑穴,只是一个是圆形,一个是长条形,体积也远没有蚍蜉石塔这么大,但是同样深邃,至少可以探到塔座中,性质不知。
    而与蚍蜉石塔内这个坑穴最相似的是,晋东南金灯寺塔林中的一座普同塔。该塔的塔心室内底部也有坑穴,只不过与地宫相通。如果推测蚍蜉石塔中的这个坑穴,也极有可能与地宫相通,似乎也是一个启发。

【蚍蜉石塔·北齐/唐?·塔顶】

【左:童子寺燃灯塔·北齐/右:法兴寺燃灯塔·唐】

【左:太原龙山石塔·唐/右:太原蒙山石塔·宋?】

【蚍蜉石塔·北齐/唐?·石塔全景】
   那么,除了与上述燃灯塔的对比以外,还有没有与蚍蜉石塔至少外观相似,甚至推测年代也相似的其他性质的石塔呢?有。
    无独有偶,在太原天龙山塔群和太原蒙山塔群中,各有一座石塔,其外观形态与蚍蜉石塔基本相似。这两座石塔,虽然本身都没有明确的时代题记,但是塔身上的其他细部特征残留明显。其中天龙山塔群中的石塔,按细部特征推断,是唐代遗存;蒙山塔群中的石塔则造像残留较为清晰,可能要晚一些,比如五代或宋。
    不过太原西山的这两座石塔都是实心塔,但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两座石塔的外观与蚍蜉石塔很相似。其中,天龙山石塔的塔座也是叠涩式,与蚍蜉石塔几无二致。
    另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环境特征可以作为旁证,即蚍蜉石塔周圆是否有寺庙遗址?如果没有寺庙遗址,那么它给谁“燃灯”呢?相反,一座舍利塔则完全可以建造在荒野中,更何况,蚍蜉村里现在还残留着真圣寺这样的早期寺庙。
    由于无法发掘蚍蜉石塔的周圆遗址,这一个“旁证”无法取得。但是按照蚍蜉石塔现在所处的实际地形地貌来看,这样的悬崖上不大可能建造有寺庙。
    综合上述,我更倾向于认为,蚍蜉石塔是一座唐代的舍利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太谷境内的古塔
爱看
三晋古塔--- 榆次石塔
大运河畔的千年古塔
形制各异的海南古塔
“云游”山西十大名塔,前世今生诉说三晋风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