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苏50.8万考生迈入考场 79岁考生四度进考场


79岁考生

昨天是今年高考(Q吧)第一天,江苏13个市的50.8万考生,在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中,分别走进全省321个考点、17526个考场开始高考。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是08高考方案迎来第一次大考,新高考中有哪些新现象、新变化?考生适应性如何?家长们心情怎样?昨天,本报记者分赴各大考点,现场目击高考。

大考没预想的那么紧张

“虽然是新方案首次大考,但气氛却没有预想的那么紧张。”这是记者踏访各考点后获得的共同印象。

昨日上午9点,在南京

宁海中学考点,记者与送考的孙先生夫妇聊起来。孙先生家住光华门,早晨7点20分离开家,一家三口骑着3辆自行车来考场。他说:“女儿去年‘小高考’时没睡好,但经历过那次考试,加上平时模拟考试,这次比较放松。昨晚看了会儿书,就早早睡了。早上起来说睡得相当好,一夜都没有醒。”金陵中学刘同学的妈妈表示,孩子去年已考过4门,今年负担相对减轻。“还要感谢你们报纸,经常说考前不能施加压力,我们就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轻松迎考。”

今年的高考由于恰逢端午节放假,许多考生父母都处于休闲状态,因此双双送考特别多。赶考人群中,最抢眼的镜头就是“全家福”。记者前往金陵中学考点途中,遇到的第一个送考镜头就是一对夫妻送女儿赶考。南京市中华中学考生小张的父母都是南化公司职工,由于家远,小张一直住校。昨天早上5点钟夫妻俩就起床了,妈妈将昨晚准备好的包子蒸热,用保温桶装起来,怕儿子考试时上厕所耽误时间,特意为他准备了水分相对较少的酸奶。夫妻俩坐了近一个小时的公交车赶到中华中学,把儿子叫起来,看着他洗漱完毕,吃好热气腾腾的早餐,又把儿子送到集中点后才离开。

不过,送考的家长虽然比往年多,但抱着“平常心”的家长却不少,全程守候在考点外的只有少数家长。

附加题首次“亮相”

有说容易有称难

高考新方案规定,选修测试历史的考生加试语文附加题,选修测试物理的考生加试数学附加题。考生的感觉怎样呢?12点过后,南京市人民中学考点,首场考试因加试而延长30分钟的文科类考生开始涌出来。南外考生冯同学觉得加试的内容比较“平常、简单”,而34中一名女生则觉得加试的内容“有点难”。

南航附中的周同学告诉记者,附加题包括古文断句、常识、名著和材料分析四个部分,不是很难,大多数人应该能够答出来。

“数学附加题题目新、题干长、小问多。”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王永凯老师点评说,全卷基础题和难题的搭配基本符合考纲精神,也体现了新课改注重学生能力、创新意识培训的要求。除了正卷最后两题有点难,题目总体比较平稳,学生做起来也比较顺手。

无线电监测车

首现高考考场

昨天上午8点刚过,一辆标有“无线电监管”字样的小型越野车就开进了南京市第十一中学。在随后的几天内,这台特殊车辆将重点对这所中学的高考进行无线电监测,防止利用无线电技术作弊现象发生。高考期间,南京市区有四辆监测车开展工作

这是一辆有着特殊“感官”的车辆。考试过程中,只要有人作弊,自动监测系统就会发现可疑频率并自动报警,工作人员随即核查频率性质,一旦确定是作弊行为,便进一步根据示向度和信号强度进行追踪,确定具体信号源。如果作弊者在隐蔽处,则有便携式测向仪进行人工测向定位。如果3分钟内不能准确定位,就实施干扰,将可疑频率覆盖掉。

开考前两小时

终于拿到准考证

昨天早晨6:30,在语文考试开考前两个半小时,南京五中学生汪玉斌从白下区招办工作人员手中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准考证,终于取得了参加今年高考的资格。

汪玉斌户口在安徽,因为爸爸妈妈在南京打工,很小的时候他就来南京求学,初、高中分别在虹苑中学和五中就读,一直是个学习刻苦的孩子。按政策,户口不在江苏的学生不能参加江苏高考,可是直到6月6日看考场那天汪玉斌的户口还没迁到南京。“一个朋友帮办迁户口的事,但直到5月28日才告诉我们还没办好。”汪父说。

南京五中教导主任孙松庆告诉记者,原先户口不在江苏连报名都不行,但学校和教育部门从人性化角度考虑,一直以“正在办理中”为由帮汪玉斌办理各种应考手续。6月6日,汪父拿着已办好的证明去现居住地尧化门派出所落户,却得知必须要有原来户口所在地的户籍注销证明才能迁户口。6月6日晚上7点,汪父连夜赶回安徽注销户口,夜里11点多又赶回南京。7日早晨5点钟汪父就起来了,赶到尧化门派出所办理新户口本。派出所专门派人等在那里给汪玉斌办了户口。

拿到新户口本后,汪父又马不停蹄赶到白下区招办。清晨6点多,招办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忙碌着向各个考点分发试卷。6点半,汪父终于拿到了儿子的2008江苏高考准考证。

爱心车队

免费接送农村考生

昨天早晨7点钟,南京海博出租车公司的7辆出租车就整齐地停在了田家炳高级中学门口。该校“爱心班”班主任王永凯老师告诉记者,他们班上有20多个孩子家在农村,家长不能来送考,海博公司听说这一情况后,主动承担了3天考试的接送任务。细心的司机们还在车上准备了矿泉水、食品以及仁丹等药物。海博公司副总经理吴普选特别关照司机:“每一场考试,都要保证将考生安全、准时送到。”

架进考场的考生

出来时露出笑意

“出来了!出来了!”

昨天上午11点30分左右,参加首场考试的考生们在家长们期待的目光中,鱼贯走出考场。

南京中华中学高三(7)班陶轩辕说,语文题目总的来看比较容易,只要平时功夫做到家,应该能考出好成绩。南京市二十七中高三(5)班赵广则感觉相反,他说“蛮难的”,尤其是阅读部分,有点没有办法入手。

金陵中学考点的一位男生说,考前有猜测作文会考“冰雪、地震灾害及奥运”等热门话题,实际上这些话题在语文试卷当中基本没有出现,作文题是“好奇心”,他写的是议论文。

8点多钟由家长架着进考场的一位考生也出来了,表情比早晨进考场的时候要轻松。记者问他考得咋样,他苍白的脸上露出些许笑意:“感觉考得还好。”其父告诉记者,原来,儿子头一天才做过手术,还不能正常走路,但高考的机会绝不能放弃。

10岁小学生

也来感受“高考氛围”

金陵中学考点大门口,考生“入场式”接近尾声时,一张稚气未脱的面孔吸引了记者的眼球: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站在送考“人墙”前排,正朝着考场方向张望。

“小家伙也是来送考的吗?”记者好奇地上前询问。孩子的母亲笑着摇了摇头:“我们这是想早点让孩子感受一下高考氛围。”记者闻言失笑:“才4年级就让孩子来感受高考氛围,不太早了点吗?”

母亲却有自己的说词:“早点让孩子见识一下高考竞争的场面,让他知道有这么多人参加高考,今后学习会更加努力,这种教育可能会比我们家长说教的效果好。”为了“赶考”,母子俩7点多就起来了。问及孩子的姓名,母子俩也不避讳,而是爽快地告诉记者:孩子叫王昆越,是南京鼓楼区一中心小学4年级学生。

79岁“爷爷考生” 四进考场

记者上午8:20来到南京秦淮区27中考点时只见大门前一阵热闹,一位满脸老人斑、戴着白色棒球帽的考生,正在众人瞩目中走进考场。他就是南京市民熟悉的今年已79岁的汪侠老人,是全国年龄最大的考生。

汪侠1989年从医院退休。年轻时没能考上大学一直是他的遗憾。2001年国家取消高考年龄限制后,他连续两年参考,但成绩均不理想。2002年9月,汪侠被南京医科大学破格录为旁听生,但2006年因没有学籍而被实习单位拒之门外。为此,他又走进考场。

“我不甘心4年努力学习却拿不到毕业证书,只有再去高考,才能有学籍。”汪侠说。但最终奇迹没有出现。今年,他不顾全家人的一致反对,偷偷做好了各项准备,第四次毅然决然走进考场。

老人一番话,令在场的人们顿生几分敬意。(蒋廷玉 陈晓春 邵生余 吴红梅 仲崇山 任松筠)

链接

2008高考全国卷及部分省市卷作文题

全国卷I:与“抗震救灾”有关的材料作文

全国卷II:根据“海龟和老鹰”材料自由命题作文

四川卷:坚强

上海

卷:他们

天津

卷:人之常情

重庆

卷:在自然中生活

广东卷:不要轻易说“不”

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

安徽卷:带着感动出发

浙江卷:“触摸城市”或者“感受乡村”二选一

山东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完成自命题作文

江西卷:以“洞庭鼠害”材料自由命题作文

辽宁卷:以“青年人的价值观”材料自由命题作文

海南卷、宁夏卷:与“小鸟放生”有关的话题作文

福建卷:三个人进商店,分别买饮料,一个买甜的,一个买苦中带甜的,一个买淡的。根据此情景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湖南卷:“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根据唐诗中你读出的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 又是一年高考日,实拍各地高考
盘点高考考场那些奇葩事
高考进行时 考场内外众生相
2017年全国高考拉开大幕
高考颜值高能考场 青春靓丽十分吸睛
高考生可持准考证免费乘公交芜湖公交发布高考生公交出行参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