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佳展回顾:《初音——世界口弦文化艺术展》下篇

《初音——世界口弦文化艺术展》下篇

锡博佳展回顾

口弦是一种具有胚胎型意义的、最为原始的泛音古乐器。在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系统中,具有抒情、通神、伴舞乃至话语的功能,是中国古代颇具诗性的乐器之一。《魏书?乐志》载:“女娲之簧,随感而作,其用稍广”,其中的“簧”就是我们所说的口弦,从记载中可得知口弦文化起源的久远。

本次展出的200余件口弦来自全球50余个国家百余个民族。本展览以出土口弦(口簧)为历史线索,呈现其早期的萌芽状态及发展衍变的痕迹。通过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手段,深度解析口弦的制作工艺及演奏特征。将其本身附着的文化功能、文化表达等信息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带您了解全球50余个国家百余个民族的口弦实物与多姿多彩的文化样态。

学者莫尔吉胡对口弦文化的研究认为,口弦是远古人类第一弹拨乐器,具有胚胎型意义。在人的听觉神经里埋下了对音的美感情趣及对音与音之间的距离美感,为人类听觉意识种下音的逻辑思维种子,堪称人类乐音的“初音”。

口弦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民族乐器,是人类觉悟和智慧的发现,保留着原始社会古风遗俗文化形态,弹出了人类音乐文明的第一道曙光,以原生态与次生态并存的格局证明了文化传播的力量,有着包容因时空、地域、种族等所产生隔阂的强大力量,映射出世界各民族的社会生活面貌,是世界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












欢迎关注布衣豆腐

在喜马拉雅说水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图文】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上、下篇)
《以考古成果诠释中华文明史之原始乐器—骨笛、骨簧、骨哨(8》
口簧吹奏:流传至国外的古老技艺
人类文化的脸:2016世界面具艺术展
民族乐器介绍(图片)
《人论》 ------(德)恩斯特·卡西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