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明起源・红山文化的“惟玉为葬”与辽河文明起源特征再认识

骨耜

新石器时代 河姆渡文化

(约公元前5200年-前4200年)

长16厘米,宽10厘米;

长17.3厘米,宽9.1厘米

1974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





《红山文化的“惟玉为葬”与辽河文明起源特征再认识》
郭大顺,《文物》1997年第8期第20~26页
本文从红山文化的“惟玉为葬”的特征来谈对辽河文明起源特征的再认识。牛河梁遗址和其他红山文化墓葬把玉器作为几乎惟一的随葬品而不葬或基本不葬陶石器,显然是一种很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这种现象出现于正在跨入文明时代的红山文化,必然有其特定含义。作者从以下几点谈了再认识。第一,在表达人与人关系时精神重于物质的思维观念。中国文明起源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反映人与人关系变革的礼制的出现。玉器是最早的礼器,与陶、石器等与生活、生产有关的器类相比,玉器是一种完全脱离实用功能而表示观念形态的器类。在红山文化墓葬中以纯属精神文化范畴的玉器作为惟一随葬品而“排斥”其他与物质文化有关的器类,说明红山人在表达人与人关系变革时重精神因素远在物质财富因素之上。第二,通神工具及其独占性。这是红山文化玉器在表达思维观念和精神因素方面最集中的体现。红山文化墓葬的巨大规模与数量很有限的玉器随葬品不相称,却反映出随葬玉器分量之重、含义颇深。这些玉器主要不是财富占有的显示,也不限于表现等级差别,而是自有其特定的实用功能,那就是作为通神的工具。红山文化玉器的神化动物造型和其他神秘造型的器种及同种玉器成对出现,这些都表明玉器所具有的神器性质和功能。红山文化的“惟玉为葬”在表现中国古代文明特点时似更具典型性。
第三,玉本质特色的最大发挥。红山文化玉器的通神功能还可以从制玉工艺技法及由此而产生的玉器一系列特征中反映出来,这主要就是玉本质特色的最大发挥。将玉的质地、光泽、结构、声响等自然特性赋予了道德价值属性。这显然是从史前已形成的人与自然谐调关系的思想观念向人际关系的延伸,从中可以看出玉器由“以玉示神”到“以玉比德”,由文明起源标志到中华传统美德载体的演化过程。第四,多种经济类型多种文化传统融合的结晶。红山文化所在的地区是多种经济类型不同文化传统的诸多文化汇集之地。辽西的红山文化,最先与中原农耕文化接触,大幅度吸收了仰韶文化包括彩陶在内的先进文化因素,从而出现了以进步起土工具石犁耜(sì)为代表的大面积农耕;特别是红山文化后期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在燕山南麓桑干河畔碰撞,使红山文化社会产生飞跃,率先跨入古国阶段。由“惟玉为葬”到“惟玉为礼”,由通神工具到通神独占就是这一社会飞跃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集中表现。这是渔猎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汇的结晶,也是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辽河文明起源的一个典型特征。

耜(sì):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现在的锹。古代跟犁上的铧相似的东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玉器时代与华夏文明的起源(上)
红山文化
“红山之子”续写红山文明
辽宁展出246件红山文化出土文物 遥望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绚丽日出
红山文化的发现,让赤峰市成为“中华玉龙之乡”
玉器里隐藏的远古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