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榕博臻品 | 元梵文准提铜镜

铜镜是古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用具,我国古代铜镜的主要样式为圆形,从齐家文化时期到清代都有圆形铜镜,随着明清时期玻璃镜的大量生产,铜镜也开始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古代铜镜除了有鉴容之用外,由于制作精良,雕刻着华美的图纹和丰富的铭文,也极具观赏价值。

福州市博物馆馆藏  西汉昭明铭铜镜


 Bronze Mirror

远古时期,人们以水照面,铜器发明以后,便以铜盆盛水鉴形照影。随着青铜工艺的提高和成熟,我国逐步开始使用铜和锡、银或铅等制作铜镜的历史。铜镜一般制成圆形,其背面铸铭文饰图案,并配钮以穿系,正面则以铅、锡磨砺光亮,可清晰照面。我国铜镜已有4000多年历史,迄今最早的铜镜为齐家文化时期,商周和春秋时期的铜镜也有零星发现,但数量不多。战国时铜镜盛行,数量大增,同时战国时代也是我国古代铜镜史上的一个成熟和大发展时期,是我国铜镜由稚朴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批量铸镜始于秦朝,但秦朝短促,产物也有限,故秦镜极为少见。汉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鼎盛时期,汉镜出土的数量最多,汉镜的制作极为精巧,且多有嵌镶珠宝,铭文清晰,花纹华丽。隋唐是铜镜的再盛时期,宋元以后逐渐衰落。明清时期由于玻璃镜的出现,铜镜才随着玻璃镜的普及而退出历史舞台。

在古代,死人用镜赠于殓者,即用镜殉葬,时代沿袭成为风气,古代的铜镜大多入土,随着墓葬的发掘而被人们所熟知。我国古代铜镜在考古学、文字学、冶金史、艺术史等研究领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各个历史时期的铜镜在铸造工艺、铜质、纹饰、铭文等方面无不反映着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学、艺术及风俗习惯等,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点。





福州市博物馆馆藏   元梵文准提铜镜

Sanskrit

梵文铜镜是元代铜镜中的典型器物,福州市博物馆收藏有一面铜镜,直径11.5厘米,厚0.5厘米。经查,此镜为青铜质。

镜面为圆形、无纽,正面雕千手观音,右上方有一光面圆饼状物,背面有三圈梵文。据专家考证,这些文字为准提咒文。将梵文以浮雕形式装饰于铜镜上,是元代常见的做法。这些准提咒文用于礼奉、修行场合,古代僧侣、信佛之人相信这些咒语具有神奇的力量,念诵它们能够为他们带去安乐和吉祥。此镜对普通人来说,用途就是鉴容,但佛教中的镜子却有多种用途,大致有比丘生活用、供养用、庄严用、助修行用、灌顶用和佛菩萨的手持物等几种。另外,佛经把宝镜列为二十一种供养具之一,一般是在镜面上镌刻佛像,悬挂于佛前以示供养。镜子也可用作佛堂和道场的器具,一般将宝镜悬置于佛堂。宝镜还是菩萨的手中持物,如千手观音的四十持物之一就是宝镜。

元梵文准提铜镜正面雕千手观音纹饰,其又称千手千眼观音,是观音慈悲与智慧的化身之一。十一面分五层排列,正面顶层为阿弥陀佛像,是为修大乘的众生所作的说法相;其下四层面相各异,也是分别为不同类众生说法而显现的面相。雕刻技艺精湛,线条清晰流畅,造型庄重,铸刻精美。

元梵文准提铜镜是当时青铜工艺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古代佛教文化的重要研究物证,无论是观赏还是研究,它都具有极高的价值,是一件珍贵的青铜文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战汉时期蟠螭纹镜精品赏析(图录)
洛镜铜华——洛阳地区出土铜镜展
惊现铜境、价值连城
极品中国青铜器-1
青铜境分辨
亦赏亦藏话铜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