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北省博物馆“天籁——湖北出土的早期乐器”常展(一)

PART/
01
戛击鸣球


大约到距今一万年前,自然环境变得更加适宜人类生存。人们创造性地利用资源,发明了声音工具。8000年至4000年前,黄河、长江流域出现了多种原始发声器。从木材利用到石器磨制、骨器加工、陶器烧制和青铜冶铸等技术的运用,推动了原始乐器的创制。湖北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乐器主要分布在大溪、屈家岭、石家河等文化遗址。



摇响器,器身有柄,开一穿孔,可系绳,腹含泥丸。推测为乐舞用具,可佩戴,随舞姿而动,或执柄摇奏,沙沙有声。




制陶工具。器表刻画图像描绘了人遭受雷击的瞬间形象,反映人类对自然力量的畏惧,其创作源自先民敬畏自然的观念。



石家河陶铃,摇奏体鸣乐器。器身刻划花纹,叩之即发双音。早期的铃多为陶质,体小,腔口椭圆或合瓦形,内设铃槌,摇击发声。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陕西、山西、河南和湖北等地均有发现,是后继出现的铜铃、铜钟的雏形。一般认为,铃的发明受到花朵的启示。

石球与石臼

PART/
02
奏鼓简简


从新石器时代到商代,乐器制造技术达到较高水准。在生产、生活和仪式中,乐器成为人们沟通天地和宣誓意志的工具,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特别是制陶模范技术的成熟,令青铜器愈发精美,青铜乐器成为仪式活动的中心。湖北出土的商代青铜乐器,多出自鄂南山川,与当年举行仪式活动有关。




崇阳铜鼓,击奏体鸣乐器。商代。铜质。通高75.5厘米,重42.5千克。1977年6月发现于湖北崇阳白霓镇大市河边。《礼记·明堂位》:“夏后氏之鼓足。殷楹鼓。周悬鼓。”郑玄注:“足,谓四足也。”崇阳铜鼓,为青铜仿木框足鼓,鼓腔两端边缘饰3周乳钉纹,为仿蒙皮木鼓鼓钉。鼓腔横置,腔底设座,座下设4足,系青铜一次浑铸而成。通体饰阴刻的云雷纹,前后两面饰饕餮纹,双眼圆睁,炯炯有神。
PART/
03
钟鼓鍠


商周之际,庸和甬钟并存。西周时期铃属乐器得到显著发展,甬钟的布局和数量成为礼乐制度的重要内容。春秋时期由于对按弦取音原理的掌握,乐器音列更加完善,音乐性能普遍提升,还涌现出许多制作精良的新乐器。随着生产力获得解放,民智逐步开化,技术日益精湛,社会长足进步。至战国早期,礼乐艺术极盛,歌舞艺术繁荣。



正鼓部近缘处饰人面纹。庸面设枚,甬底设旋,甬端设栓,可口朝下悬奏,具有早期甬钟的特征,应为由庸变甬的过渡形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博考研知识点
曾侯乙编钟文化属性分析
国宝导游第三站:青铜大铙
皖南西周青铜乐器钲
铜铙一组
曾侯乙编钟今起搬新居 带你直击古代最庞大青铜乐器怎么“打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