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仿春秋玉器分析(一)

大家不要关注底部的logo,不要形成直觉的判断,比如看到咸鱼就想到新的,这和看到卖瞎活的,就觉得他手里全是新的一样。这也是一个基本的逛市场的常识。比如微拍群,虽然瞎活很多,但是偶尔也有老的,所以新老不能因为东西来自那个平台,或者是谁的去决定,一定是你从这件东西上找到了致命的破绽才能判断他是新的。

总图比较虚,虚的图不代表没有观察点,因为老行家们流传过一句话,叫远看形,近看玉,拿起看刀工。一件玉器,我们看到的时候,第一眼就是整体,不拿起来,我们是无法用放大镜去看的、整体的看,这件璜给我的感受就是秦式玉器的纹饰,黄玉,红褐色沁,沁色中间深,边缘浅,完整,模糊中整体的线条还凑合,但是能在模糊中看到几处比较僵硬和不合逻辑的地方。

先说沁,沁其实就是一种化学变化,由玉的表面或者外侧向内逐渐的过渡,高古玉的沁色一般来说都是入沁的地方重,甚至伴随钙化,而越往内越浅,形成丝丝缕缕过渡的状态,而这件的沁是中间深,边缘浅,不太符合沁的特征。会不会是料子本身的糖色呢?这是一个疑问,或者说是从直观第一眼给我们的疑点。第二就是整体的问题,通过陕西出土东周玉器我们知道,秦式的砣痕宽平短,接续笨拙,那么就出现两种现象,长线条接续的不会很直,因为单砣痕迹短而宽,接不出顺滑的长线条,拐弯的位置需要反复叠砣,才能转弯过来,而这个模糊的图在长线和拐弯上直接就过来了。工具的效率太高了,不符合常理,但是我也不会拍死他,因为这里有个图片表达清晰度和容错率的问题。整体图给了我两个疑点,那么就可以看清晰图是怎么样子了。

当看到清晰图的时候,我立马会和自己掌握的春秋线条,秦式线条去对比。这里找到的问题,就能佐证我整体看的时候那两个疑点的线索。首先是线条内的痕迹,沟底有起伏,砣痕继续痕迹有,但是破绽也有,而且是一个致命的破绽,同类线条沟底的砣痕起伏没有规律性,单砣痕迹的长短出现了比较大的区别。这是违反同一个工具加工规律的痕迹,是一个致命的破绽。再看其他,长线条沟边出现的快速切削的痕迹,从上往下第三个标记位置,而且秦式玉器很少修磨,切削的痕迹快速,高效,也是违反当时工具加工逻辑的。底部的两个标记沟底状态佐证了上边两个痕迹疑点,也就是基本上这件东西就可以判断出结论了,线条加工工具,和痕迹特征与馆藏秦式玉器痕迹不符。

这张图的线条沟底,也表现出了和上一张图线条同样的特征,线条内部出现了长而不断的拉丝痕迹。这张图最重要的是皮壳状态。皮壳的形成是很多次打磨加工不同粗细痕迹交织的状态,咱们说过,最基本的皮壳也要有几种打磨痕迹的交织。这张图只有两种,左上最亮的地方是一种团状凸脊痕迹,其他位置是长而密集,方向一致的拉丝痕迹。这个团状凸脊的皮壳上没有一层油膜状的皮壳,如果不是钙化或者长期盘玩,这里不该会只有这个痕迹,其他位置的拉丝痕迹却和日常我们见到的馆藏皮壳不一样了,这种大面积,痕迹想同,长而不断的皮壳打磨方式,既不是长条凸脊痕迹,也不是团状精团痕迹,更不是细腻的晶粒打磨痕迹,属于照猫画虎,为了粗糙而粗糙的痕迹。

这是边缘的痕迹,老的边缘痕迹有两种特征,一是隐约的凸脊伴随沟槽的痕迹,一是细腻的晶粒状痕迹。这两种痕迹是皮壳的两个极端,中间的环节呢?而且留意表面的晶粒状痕迹,和我们常见的老的皮壳上的晶粒状态不一样,这个晶粒状态给人的感觉是特别均匀,单薄,没有复杂的切割、打磨痕迹。

标记处最为明显,痕迹均匀的细腻,也不符合皮壳的晶粒状态。

最后一张图就是线条砣痕的接续问题了,顶部的长线一下而过,古人做不到,眼睛的位置,单独的砣痕几乎没有叠加,古人的砣也没这么高效,违反了春秋和秦式时期这种小范围的加工方式。所以综合的结论就可以得出来了。

从整体型的老改设计,做沁的水平,纹饰的加工水平,这件都属于比较高的水平了,尤其这几点结合起来,更容易把人给晃住了。这张图已经有人盘过了,刚做完的时候,整个器物上应该都是中间部分的黑沁,这件两头已经给盘没了一部分。

这件东西看整体图的时候,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时期的,需要去想,春秋?战国早期?工具怎么还这么犀利?这种感觉从整体就就能给你强烈的感觉。整体图看着有别扭,或者疑问比较多的时候,就可以从整体的造型和纹饰布局上去找不协调,不美观,与绝大多数 馆藏痕迹走势不一样的线条了。

比如这几处位置,短曲线宽深不一,拐弯的地方明显外侧的沟边发生了倾斜,在古代的纯砣线沟边是比较挺拔的,线条整体轮廓是清晰的,这说明了一个情况,加工工具有些快,线条的接续可能会有问题。接续的问题最后造成了线条整体视觉上会别扭。

绞丝来说,做的还算不错,不过过于僵直,春秋到战国早期的绞丝基本上都有一种拧起来的状态,而这个就是平铺,虽不至于定性为绝对仿品,但是可以算一个大的疑点。

这就是整体图能看到的信息,和我们拿起一件玉器首先看到的视角是一样的,看型、沁、纹饰,然后找毛病。

这张整体图,给我比较强烈的信息有两处。一是这个深减地起墙的位置,春秋来说,线条比较柔润,起墙也一般是圆鼓鼓的状态,只有到了战国,在一些精修的玉器上能看到修的相对春秋比较挺拔的起墙,而这个器型和纹饰,又到不了战国那种挺拔起墙的年份上,这就是出现了矛盾点。同时,这个起墙的位置,看起来就像刀削豆腐一样的感觉,快速的大面积的给挖掉一块,这也不符合馆藏玉器在这个形制上的加工方式。

第二个是表面的皮壳状态,肉眼看上去所有的皮壳都呈现了一种光亮的状态,这种光亮状态不同于春秋那种柔润光泽的细腻,也不同于战国的粗糙皮壳,这也是一个比较大的矛盾。看完整体,找完不太正常的痕迹或者纹饰,就可以看微距了。看任何一件玉器,绝大多数馆藏的痕迹特征要深深的印在脑海里,即便不能完全懂,看多了至少懂七八成是没问题的。这也为什么让大家反复看图库的原因。

带着整体图的疑问,我们看细节,虽然还判断不准这件东西到底是春秋,还是战国,但是我们知道,以战国中期为界,春秋开始到这个阶段砣线的宽深是没多大变化的。所以,无论他是春秋还是战国中期之前的玉器,那么我们从工痕里找工具,只要对应上,就可以了。但是从这个微距里我们看到的是绞丝外圈的位置,存在长长的拉丝痕迹,拉丝痕迹出现了拐弯,没有接续的状态,沟底的痕迹和绞丝的工具痕迹一模一样。这种极致的一致,就是问题,而且是致命的问题。再看同位置向下的那个卷曲的小阴线,因为比绞丝的线条略宽,便于加工,沟底几乎看不到接续的痕迹,这种做法和馆藏春秋、战国都不一样。

这个位置我们能清晰的看到是一个锉磨的痕迹,那么对于锉磨痕迹来说,无非有三种表现状态,那么在这片区域的搓磨痕迹里,我们能看到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搓磨工具留下的痕迹,磨损效率非常高,没有比较多的抵消,且没有切方为圆的手法加工的状态,深而宽的长条凸脊直接从这头到那头了,完成了切削,这也不符合古人的锉磨时慢速、抵消的痕迹,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自己那个石头片,你往复推磨,这个痕迹是否会留下。

这里的细节,依然是线条的问题,加工工具过于高效,过于锋利,既没有砣加工的痕迹,也不符合春秋的修磨痕迹,沟底的痕迹出现的转向,只能说明这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工具,目标就指向了---电动砣。

这种起墙的微距,也就佐证了我们刚才提到的刀切豆腐的加工效率问题。

从全视角来看,这张图比较清晰,我们可以留意观察一个问题,就是线条的一致性。高古玉的线条,无论长弧线,还是短曲线,或者长直线,同类线条的加工方式,工具痕迹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又达不到电动砣具的极度一致,这里存在手工的误差和歧出。而这张图,我们能看到所有的线,都是为了型而凑合的去加工,为了型而型,线条接续,线条走势,没有任何固定的手法,这不是一个经年累月熟练工种该出现的问题。

完全是为了对付而对付的急就章做法。

高古玉鉴定基本上就是在对商周--春秋--战汉,所有年份的玉器知道形制、纹饰、线条特征之后,逐渐的用抽丝剥茧的方式,按照加工逻辑,工具,工序一点点的去分析的过程。对行走市场来说,可能不需要,但是我们还是要讲的越细越好。行走市场是大量知识培养的经验,而学习的过程则是抽丝剥茧,面面俱到的打基础。

鉴定玉器的时候,不是给这件玉器找老的地方,而是要从这件玉器上去找疑点。当一件玉器的疑点越来越多的时候,这件玉器就不要自己给自己找理由,说服自己这件东西是老的,任何理由都不行,无论人还是故事。

这件玉器,最大的杀伤力是在这件料子的自然过渡的僵皮上,玉工选了一块带着僵皮子的玉料,逐渐的变化沁色,不需要化学药品去烧。如果从料子这一环节切入去看的时候,这个状态会给你一个先入为主的感觉,料子钙化成这样应该是老的吧,左侧的青玉也是春秋常见的状态,第一个环节,就会让很多人忽视后边的工痕了。第二个比较有杀伤力的做法,是故意的磨损状态。

这个位置会影响很多人的判断,痕迹都磨损没了,料子又有自然的钙化,应该是老的吧?这也是这件玉器上比较大的一个迷惑点。

还一个比较又迷惑性的地方,就是口沿位置的故意残缺,这也是在实际看玉的过程中容易影响判断的环节。这三个环节在一些仿古玉器上,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在这件玉器上,能存在三个迷惑人的环节,还是用心去做了的。

撇开这些迷惑人的地方,我们从我们比较熟悉的阴线切入去看,就相对容易很多。我们知道,春秋是砣具加工阴线运用之始,砣具使用的方式比较笨拙,正是因为工具和手法都比较笨拙,而当时的礼制和文化又要求的比较严格,那么体现在玉器上,就出现了笨拙、宽平的砣痕和严谨细致的手法融合的痕迹。

这是一件未完工的春秋玉纯阴线,就比较明显,我们能看到单个宽平的砣痕,笨拙的在接续,阴线沟底沟边呈现波浪起伏的状态,而沟底又体现了比较光亮的痕迹,这个痕迹是砣具加细沙原地反复碾磨形成的,这是区别锉磨的一个重要点。

从这张图我们就可以看到,无论这个纹饰怎么形成,最后在表面会留下装饰性的阴线,这个阴线和平面阴线,稿线的痕迹是一样的。也就证明了一件玉器从开始到最后,砣具始终是重要的加工工具,而砣留下的阴线,就是我们鉴定的主要基础依据。

那么我们在从这个角度去看馆藏,这两张图是上海博物馆和山西博物院的藏品,留意的话,我们会从全国各地的不同馆藏春秋玉器里找到这些阴线共同的点:砣加工阴线,砣工体现在一件玉器上砣痕的宽深大小变化不大,类似弧度线条砣具的接续方式高度一致,线条形成后整体观感砣线宽深高度一致等等特点。

这张图,体现出来的问题一是线条的侧沟边看不到砣痕的接续。二是线条体现的加工工具宽深变化随意。三是同类线条加工手法不具有高度一致性。

这张图很多的人角度会盯在红色标记位置,比如说网格不到头,即便到头的话,阴线到了边界变窄了,这种现象当然可以,但是不是核心的东西,是属于型的问题。蓝色标记的位置,体现的是核心的问题,线条的加工工具和加工方式出现了和高古不一样的做法,这个问题在鉴定中要比网格的重要性更高。

在这种减地出坡的位置,或者减地起墙的位置,高古玉的做法是用硬质的工具去锉磨,类似珠子的切方为圆的做法,不会出现一下而成的出坡或起墙痕迹,如果在这种地方出现了刀切豆腐的痕迹,那么就是一个大的疑点,这件恰恰就体现了这个痕迹。

一件玉器的鉴定,工具,线条,形制都要和年代相符,不能出现大的背离。不是说一件玉器要严格都这样,但是整体看起来线条要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这个一致性包含工具的宽深,同类线条的做法,甚至流畅度等方面。当线条挑错结束后,才是看皮壳的状态,皮壳对于初学者来说需要一个长期过手的培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汉代玉器线条总述 之五
24.仿战国玉器分析.doc
实战篇 之 春秋玉璜
断代辨伪【4】 ——从雕工鉴识古玉
玉润墨香说古玉二十四 再说工痕
高古玉—说“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