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龙江民族风 (二) ︳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

黑龙江省东部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中下游地区风景秀丽,渔业资源丰富,世居于此的赫哲族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发现自然、改造自然,以鱼为食、以鱼制衣、以鱼作画,鱼成为赫哲族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渔猎文化。

鱼皮文化是北纬45°以上区域存在的特色文化,早在两千多年以前,鱼皮制作技艺就已经被记录在《山海经》中,“玄股之国在其北,其为人衣鱼食鸥”。如今,只有俄罗斯的那乃族和我国的赫哲族将这一文化传承了下来。

三江流域鱼类资源丰富,盛产70多种鱼类,10余种适用于制作鱼皮制品,这些冷水鱼皮质厚,鱼皮韧性强,制成的鱼皮衣经久耐磨,便于在生产生活中穿着。

传统的鱼皮技艺包括一整套复杂的加工过程,分为剥、干燥、鞣制、裁剪缝制、艺术装饰等步骤。

剥鱼皮是整套工艺中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骤。先将准备剥皮的新鲜鱼洗净控干,用尖刀把鱼的背腹两面从头到尾划开,再用木刀将鱼皮与鱼肉慢慢剥离,以保证皮张的完整性。

剥完的皮张要放在木板上撑开,阴干。

为了使鱼皮穿起来更加舒适,干燥后的鱼皮还需要进行鞣制才可裁剪缝制。

熟好鱼皮就可以进行缝制了,鱼皮按照颜色的深浅、鳞纹的大小拼成大块的鱼皮布,缝制完成后还可以根据需要加上赫哲族的特色纹饰。

过去,赫哲族妇女都能熟练掌握这一技艺。20世纪中叶以后,鱼皮制品被其他用品所取代,鱼皮制作技艺的应用范围逐渐缩小。2006年,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作为项目保护单位,建立传习所、开办培训班、举办巡回展、交流展,助力鱼皮制作技艺由谱系传承向社会传承转变,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促进文旅融合,持续推动该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远古走来的渔猎文明——黑龙江鱼皮兽皮桦树皮历史文化展》在吐鲁番博物馆展出
惊!为这项传了上千年的技能,她竟独闯东北神秘部落......
​“可爱的中国”之赫哲族:令人惊叹的鱼皮艺术
赫哲族鱼皮画
鱼皮部落的文化荣光
民族探访·赫哲族|坚守传承与文化创新,探访路上的民族匠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