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琮|是方还是圆

器晤 总245 题

说 琮

5

琮的名称,很费思索,它的形状也是一样,很简单的造型,却带着不少难以解开的谜。

琮的造型,并不以奇以怪取胜,外形方体,中间有贯通的大圆孔,外方内圆这几个字就可以概括它的特点,这被认为是标准琮的造型。

琮的形制,也表现有时空特征,表现有形状、大小、高低、繁简不同的变化。琮细微的变化有不少,尤其是刻画纹样会使它更显得神秘莫测,当然这样的变化也带有明显的时空印记。

琮之外形与各部位的认知,我们似乎还需要重新梳理,一些明显的误解须认真纠正。

  琮的形制  

..

内圆外方,这被看作是琮的大型所在。如果我们现在说,这个印象偏离了事实,我们的观察有误判,人们一定不会理会,难道琮不是内圆外方的形状么?

在研究者的眼里和意识里,琮之内圆外方的形态已经是一种固化的特征,没有一点儿疑问。因为如果不是这样的特点,它就不成其为琮了。

在这里我们要先行纠偏过去对琮造型的误判和各部位含糊的定名,为了讨论的方便,我初拟了与琮的构型有关的几个名称。这些名称的拟定考虑了古称与习惯名称,更提示了名称与实体的新的认知,这一点与传统说法是有明显差别的。

我们在描述琮的形态时,应当注意的关键词主要有下面几个:

筒体  琮体通常为圆筒形,但并非直上直下的正圆筒形,而是上大下小。要特别强调琮并不只有圆孔,它的本体也是圆形,是一个圆筒形。

故宫藏高体玉琮

筒径  因为上大下小,筒体的直径分小径和大径。筒体又有外径和内径之分,筒内径可直称孔径。以往称之为射径,是因为筒口被误解为射部的缘故。

筒厚  筒体的厚度,上中下不会很均匀,一般可以上下筒口的尺度为准。

筒口  筒体分上口和下口,上为大口,下为小口。上下筒口的高低或不同,是以筒口顶端量度至射部的尺度。过去也有称这筒口为射口的,因为它与射无关,所以这个定名也是不准确的。

射部  附着在筒体四个方位的平面,合组为角状,构成四角。四角的射部一般并不相连,这是一种“分射”,四射相连可用“连射”描述。特别提示一下,良渚文化玉琮以分射为特征,齐家文化玉琮以连射为特征,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区别。

分射之间的位置可称为“射间”,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称为射间距,它在多数情况下就是琮筒体的外表,并不是特别的构造,不能称为“槽”,因为并无槽存在,是因射部的突起而被错看成了槽。

射组  过去所说的琮的分节,其实是射部的分组,琮体并没有分节的问题。射组最低为一组,由相邻的两射面合为一角,八射面合为四角,即是一组。一组射可称单组射,单组射的琮即为矮体或扁体琮。良渚后期琮的射一般以多组形态出现,多的可超过十组以上,以往称之为“多节琮”。上下射组之间,以射缝相间隔,射缝有宽窄深浅的不同。

射径  射组的度量,除了长与宽,还可以加上射径。所谓射径,是指两射面合围的角尖至筒体的距离,这与文献所说有区别。射径的量度,意义并不明显,可以忽略。

玉琮各部位拟定名示意图

因为有了射部带来的四角,而且合围的四射大体平齐,琮的俯视和侧视都体现为方体造型,方琮自然成了我们视觉得到的直接印象。当然也有少量非四面体的琮式器,它们不会构成方形,这样的器形发现并不多,对此我们不拟细述。

琮的研究,需要经历这样一次“正型正名”,具体的理由在下面细作陈述。

  射与射组  

..

在这里我们会反复强调,琮体实质上是圆形,内圆外亦圆,是个圆筒形。是因为外面附着的装饰排布呈现方形,所以让我们有了外方的印象,也就将琮描述成了内圆外方的特型玉器。

我们所说的琮体外加的这个部分,古时称为“射”。

这射的名称,出现在《周礼·考工记·玉人》中,所谓“大琮尺二寸,射四寸”。射,是很奇怪的一个名称,它是什么?郑玄注说“射谓其外之鉏牙也”。后世注释这个射,都按照郑玄的说法,是指琮外的部分,他称为鉏牙。

本来射就已经需要注解,可郑玄却用了“鉏牙”来解释,让我们今天在理解上也并不能得到直接明了的答案。不过无论是射或是鉏牙,都明确指的是琮体外面的部分,是附在筒体外面的部分,而不是指其他。

这个射,应当不会读如射击之射,当依《广韵》、《集韵》、《韵会》、《正韵》,音“夜”,读若 yè。这让人想起“仆射”,这是秦时立的官名,周官有大仆之职,或认为仆射之名当起于此。到汉献帝分置左右仆射,尚书仆射为尚书令的副手。这个联想有什么启发呢?

由此理解仆射之义,有副位附属之义。再看琮上之射,当指附属之处而言,不是指它的主体。何谓琮之射?郑玄说“射谓其外之鉏牙”,“其外”是指琮的外表,鉏牙便是外表的附件。琮的主体为圆筒状,圆筒外装饰的部分正是射之所在。

其实在《集韵》中对于“鉏牙”已有明释,释鉏“锄加切,音茬。鉏牙,物傍出也。《周礼·冬官考工记玉人注》二璋,皆有鉏牙之饰。”傍出之牙饰,这便是射,无论琮、璋之饰,都可称射。

这样看来,明白了琮的射之所在,也应当明白了我们所称谓的牙璋,也可以名为“射璋”。

张明华曾有《扉棱、鉏牙的关联、起源与意义》(《上海博物馆集刊》2002年)一文,注意到扉棱与鉏牙分别是青铜和玉器上造型特殊的抽象性装饰,他认为扉棱与鉏牙的作用应该是所谓“喻鸟示天”,特权阶层享用有扉棱与鉏牙的物件,是奢望倚天为所欲为。他涉及到玉璋鉏牙,但却没有指明琮上鉏牙之所在。

郑玄在《周礼·考工记·玉人》注“牙璋中璋七寸”,也提到了鉏牙:“有鉏牙之饰于琰侧,先言牙璋有纹饰也”,这当然指的就是牙璋上的装饰。孙诒让在《周礼正义》中也指出:“鉏牙,谓就其剡处刻之,若锯齿然不平正”。吴大澂在《古玉图考》中也提到:“二璋(牙璋、中璋)皆有鉏牙之饰于琰侧。”

鉏牙在璋上与在琮上的形态明显不同,都属于附加装饰。琮上的鉏牙,就是琮筒外附刻的平行线与神兽面之类。而那些并无雕刻的所谓素体琮,凸出于琮筒的角部没有纹饰,这样的射有时分组,有时也不分组,左右射常常连接一体,构成一个大平面的琮体,这样的琮就看不到明确的筒体了,它们的年代一般都较晚一些。

甘肃临洮出土

齐家文化高体玉琮

但是,玉学界在讨论琮时所揭示的射,并非是这里说的附加装饰,而是专指筒口而言,这是又一个误解。指琮口为琮射,这个误解出现在何时?下面让我们简略回溯一下这个误解出现的过程:

先列举一例对琮射的定义:“良渚文化玉琮的特征归纳如下:柱体,分节,从一节至十数节不等;中央上下贯通一圆孔,两面对钻;上下两端突出部分为射部”(周玮《良渚文化玉琮名和形的探讨》,《东南文化》2001年11期)。这是对琮射的明确定义,当然是沿袭了旧说。

在有关玉琮的考古报告和论著中,上下射、圆形射口、射长、射高,这些都是对射的描述,都是指称的上下琮口部位。

我们注意到唐忠海和汪少华讨论了璋射与琮射的区别,他们不认可考古学上普遍将琮之上下口指称为射部的说法,虽不明确但已经指出琮外的装饰才是射部(《射之名实考》《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八集)。很可惜,这个论点影响有限,许多考古学家可能都不曾了解到这一点,我自己也是写到此处即刻才读到,很有启发,顿时有不谋而合之感。

以琮口称射的始作俑者,也许是吴大澂这位重新发现琮存在的清代学人。吴在《古玉图考》中说:“琮之制,以口圜者为射。”许多研究者便根据《古玉图考》,将琮的基本特征概括为:外廓方或近方形,中间为上下贯通的圆筒,上下端突出的圆圜为“射”。吴大澂为“射”作出的定义,影响了几代考古人。可惜,这是一个错误的定义。

郑玄最初注琮射为琮体外的鉏牙,与琮口没有关系,这符合《白虎通义》所说的“圆中方外牙身”及“内圆象阳,外直为阴,外牙而内凑,象聚会也,故谓之琮。”这个外牙,当然不会是琮的那个圆筒口。

射的出现,是琮成型的基础,无射便无以言琮。因为这个射是成组出现的,所以可称为“射组”,也算是与古名“鉏牙”相呼应。早期琮的射应当是单组居多,随着琮体增高,射也有扩展,常见多组出现,这便是射组。一周为一组,有几周便为几组,而且以奇数射组多见,这一点后文还会提及。

浙江余杭反山M14出土

良渚文化双组射玉琮

浙江余杭吴家埠出土

良渚文化多组射玉琮

为着给琮之射正名,我在此特别要列举浙江余姚瑶山7号墓出土的一件琮来说明。这件编号为M7:50的良渚文化玉琮,为只有一组射的矮体琮,由四个方向各雕刻出一个神兽面,神兽面就像是附着在圆形琮体四周。这一组兽面便是射,俯视观看觉得它就像是一个四瓣花形。

浙江余杭瑶山M7出土

矮体玉琮及俯视

瑶山M7出土玉琮突起的射

从吴大澂开始,过去将琮的射理解为它上下出露的圆口,将琮孔称为射孔,排除了这个误解之后,我们要另外给出新的名称。玉琮是以上大下小为制作标准,可以分别称为上口和下口,或者是上孔和下孔。

浙江余杭汇观山M2出土

良渚文化单组射玉琮

我们需要用一种新的视角,或者说用一种本真的视角来观察玉琮,真正做到所见即所得,先从眼光里还原它的本来面目。将琮之射正名正实,对于它的理解会有明显的不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玉雕细微处处显精神—说说汉代六器??系列5
良渚出土玉琮王
玉琮的用途是什么?
礼器之玉琮
玉琮
三星堆发现一个玉琮,上面的神树图案,揭开了它的使用之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