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美玉】 玉戈—商代墓葬出土

商代时期—玉戈(A面)

商代时期—玉戈(B面)

长:277.5mm

宽:74.84mm

最厚:11.54mm

最薄:5.93mm

重量:264.575g

1994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铁西路小学,现存于河南省安阳市考古研究所。该器物经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综合检测,确认为透闪石。玉质较差,受沁严重,表面呈黄色沁色,内上翘,尖首略上翘,尖部锋利,正反两面光素无纹。

如果您对我们有好的建议或者有新的见解和发现,欢迎您与我们联系:gyyjlhgzs@163.com。我们期待您的消息。

玉戈局部放大图

玉戈局部放大图

玉戈局部放大图

扩展文献

玉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从工具到礼器,最终上升为文化符号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国人很早就开始了对玉器的研究,宋代的吕大临在他的《考古图》中单列“玉器”一卷,详细地描画图形,考证出处,这是我国最早的关于玉器的系统记录;元代的朱德润撰有《古玉图》二卷,是中国最早的玉器专著;清人吴大潋所著的《古玉图考》,使用了结合古代典籍考证玉器的研究方法,是金石学的重要著作,对今天的玉器研究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当前,玉文化研究已经成为了一个多学科、综合性的领域,覆盖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哲学、艺术、宗教、历史学、地矿学、考古学等众多学科。在社会科学领域,历史学、艺术史和考古学研究尤为重要。历史学的玉文化研究,偏重于文献与器物相对照,研究目的以断代、考证为主;在艺术史领域,丰要是研究玉器的纹饰、造型、艺术风格、鉴赏等;考古学进入中国之后,开辟了玉器研究的新领域,出土玉器的类型学研究、古玉的质地研究、产地研究都极大地弥补了传统研究方法的不足,随着科技考古的发展,古玉的风化机理、微痕迹等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本文想讨论的玉器,是古代玉器当中非常特殊的一类,即改制玉器。所谓改制玉器,就是指经过再加工的玉器。从改制方式上看,一是经再加工恢复原器型,二是经再加工成为新的器型。从时间上看,主要有“初加工和再加工同时”和“初加工与再加工不同时”两种情况。需要注意的是,组合玉器和镶嵌玉器不能等同于改制玉器,虽然它们之间会存在一定的交集,但是从设计理念、工艺演变和器物发展等几个方面来看,组合玉器和镶嵌玉器均有各自独立的脉络,应当与改制玉器区别对待。

   既然是改制玉器,器物上必然有多次加工的痕迹,这对于我们研究古人的治玉工艺有很大帮助。同时,通过对比改制前后器形的变化,也可以分析出古人加工玉器的思路和设想,进而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古人的玉器观念。更有意义的是,如果我们将所有改制玉器按时代脉络排序的话,就可以观察到改制工艺的演变过程,这可以为研究治玉手工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补充。目前针对古代器物的研究,太过注重对器物的描述,却缺乏从行业发展过程的角度来审视工艺演变的研究,这容易陷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闲境。具体到古玉器研究来说,因为玉器不像陶瓷器一样有窑址、窑具等遗迹,可以用来研究行业演变,所以古玉的工艺发展研究更多地只能依赖于对器物本身的分析。又由于玉器十分珍贵,所以选取一个合适的角度作为突破口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改制玉器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不论是在传世玉器还是出土玉器中,改制玉器都不罕见,但相比传世玉器来说,出土玉器所保留的原始信息更多一些。因此,本文主要以出土的改制玉器为讨论对象,通过列举不同时期的改制玉器,将其彼此进行对比,再结合同时期其他器物的比较,分析改制器物再加- -的痕迹,进而得出改制器物再加工的演变过程。可惜的是,无论是玉器爱好者还是研究者,日前对改制玉器的重视都很不足,这也正是本文选题的初衷所在。希望通过对改制玉器浅显的论述,能够引起更多的人重视改制玉器,研究改制工艺,同时也希望通过对各时期改制玉器的简单梳理,能够揭示出古人玉器观念中一些不易察觉的内容。

   改制玉器是在玉器从石器中分化出来以后出现的。虽然早在旧石器时代,玉器就已经伴随石器一起出现,但“从它诞生之时即与石器共存,其功能也与石器一致。在先民眼里玉器与石器似乎没有什么区别,这就是我们过去说过的玉、石俱在,玉、石不分的现象”。那时的玉器同石器一样,经历着产生、使用、废弃的过程,因此没有改制的必要。

《每天美玉》扩展链接部分为网上资料或坊间流传的说法,不代表我们的研究成果和观点。特此说明。

撰稿 琳琳

国际珠宝鉴定师

古玉研究联合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在山吟馆古玉研究中心联合创立,其宗旨是推动和促进中国古代玉器科学研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以考古出土的古代玉器为研究对象,与考古单位及科研院所合作从事中国古代玉器科学研究、保护、传承、发展工作,开展中国古代玉器科学检测分析的专项研究,创建中国古代玉器科学研究实验室,从事中国古代玉器数据库建设。服务学术,服务社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玉润墨香说古玉(四)
邓聪、刘国祥、叶晓红:考古学玉器研究方法
【每天美玉】 '古玉微痕迹研究'有用吗?
曹兵武:中国早期玉器:材料、工艺、形态与文化
高古玉中改制玉器的辨识
东北地区新石器时期哈民文化玉器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