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琮|看图吐槽

器晤 总253 题

说 琮

8

古代玉琮的发现与研究,学者们以往更多关注的是纹饰和用途的解读。对于玉琮的形制,则更多注意的是类型划分,目的是通过寻找演变关系建立年代序列,当然也有人由这个途径探讨玉琮的起源问题。不过我以为对玉琮的认识,仅以形制而论,也还有待深化,也还存有一些疑问。

对于玉琮的形制,我最近有一些新的讨论,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认识。例如关于琮射的讨论,改变了传统的视角。在这个过程中,我特别提到琮“槽”的问题,建议用“射间”的概念取代琮槽的说法。不过自会有人说道:那么高的长槽实实在在地就在琮上,你如何眼睁睁地看不到呢?

其实我们常常习惯于屈从既有认知,同很多研究者一样,一直以来我也觉得良渚文化玉琮四面大多是带槽的,没有或者极少例外。这个槽似乎真的很明确,毋庸置疑,特别是那些高大的琮,它四面射组之间的槽形非常清晰,也非常整齐。

现在我们就带着“有”槽的印象,先来观察几件高低形状不同的琮与琮形器,似乎真的就可以感觉到那个槽非常明确,千真万确。

第一件是选自江苏武进寺墩M1出土的高琮,琮体并不是所见最高的,但可以看作是高琮的代表。在琮体四面两角的射之间,可以看到是有一条平整的长槽。

第二件琮出自浙江余杭反山M12,这算是一件中高琮,其实也应是双子琮中的一件上琮,下琮失散。它的射间槽不宽,但看起来也很整齐。

第三件是反山出土的那件“琮王”,这是一件双节琮,上下两组射,射上刻神兽面,它的四面槽上加琢有精致的神像,一面槽上刻有上下两个。在这个部位琢刻神像,是少有的例外。

第四件是江苏武进寺墩M4出土的,是一件单射组的矮体琮,四面的槽看起来很浅,这让人已经怀疑它是不是惯常所说的槽了。

第五件镯式琮出自余杭横山M2,器形介于琮镯之间,环形,但见到明确的转角射部,可归入单组射矮体琮之列。射部之间平齐,边界也很低浅,这并不能让人将它看作是槽的所在。

第六件是瑶山M9出土的玉琮式镯,环状,无明确的角,但有与琮相似的射,射上刻有神兽面。左右射之间,也能看到琮体上类似的槽,但对它是不是槽也让人很容易心生疑惑。

确实,在很多良渚文化琮体上,那个槽或宽或窄,似乎明明白白地就摆在那里,你却视而不见,我在想自己的眼光是在哪儿出了问题呢?

现在要专门写文吐槽这个槽,我自己也觉得很无奈,读者如若真的在有无之间作一个选择,一般可能还是选择“有槽”,这也能理解。理解归理解,但这个槽却不能让人接受。

我是在反复观察之后得出琮体无槽认识的,再细看那些长短不一的琮槽,就发现所有的槽其实都没有伸出射部以外,这个槽的上下两端并没有边界,而且从没有超过射的两端位置,两端筒口上是看不到这个槽的。

显然,这槽的两边显示的,只是左右射部的边界,或者说,它只是射部的边界,两个平行的边界被我们看成了槽而已,琮体上其实并没有这个槽存在。或者说在琮的中心筒体上,是看不到这个槽的,从上到下,并没有槽存在。

以下我再举例说明,重点是要说明射部与这所谓槽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我们先看商代妇好墓的发现,在妇好墓中出土玉琮超过10件以上,这里要提到的有6件,4件为矮体,2件为高体。

第一件琮“槽”较宽,但并不能看出是明确的槽,看起来底部还要高出筒体,这就是射间空地。

其他3件矮体琮形制接近,都是在圆筒形琮体雕出穿越的蝉形作射部,蝉形之间距离较远,没有一点槽形结构。

从俯视图片看,感觉会更明确,看不到槽痕,蝉形射部如同花瓣一般附在琮体上,形成四角。

从线图上观看更明确,没有槽状结构,射部形状类似花瓣一般。

妇好墓所见2件高体琮,也都看不出明确的槽状结构,突起的射部如同是贴在筒体上的附加装饰一样,两射之间是圆弧形琮体表面。

商代的例证,还可以举出两个。一件是陕西西安老牛坡出土的琮,形制类似良渚琮式镯,圆形琮体外的射部如同是外贴的附饰,射间部位并没有槽的感觉。

另一件是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的琮,琮体外是由上下两组蝉形组成的射,射间也看不到明确的槽,与妇好墓所见的一件琮类似。

再往前追溯,可以列举的例证有龙山文化玉琮。如山东五莲丹土发现的一件,接近良渚风格,四角的射如贴饰,射间的空地并不像槽。

又有陕西神木石峁见到的一件,四角的射也如同是贴饰,虽然并无兽面装饰,但看起来也接近良渚风格,射间也看不出有槽。

当然我们也会想到有人要发问:你用这样时代晚得多的可能是一种变异的琮来做例子,说服力要大打折扣。其实例子还有,也有时代很早属于良渚文化早期的,不过妇好墓几件矮体琮接近良渚风格,参考价值还是比较高的。

那我们就来看看良渚的例子,包括年代较早的一些例子。

浙江余杭瑶山M7出土一件矮体玉琮,圆筒形琮体突出的射部构成四角,角与角之间就是筒体的表面,并没有形成槽形,与妇好墓的一件琮形制非常接近。

余杭汇观山M2出土的一件琮,角状兽面射部也是作为贴饰附在琮体,角与角之间空隔出的就是琮的筒体,并无槽存在。

江苏吴县张陵山M4出土的一件琮式镯,环形镯面浮起的方形兽面没有形成角状,兽面如贴饰,贴饰与贴饰之间出露的是环镯的表面,没有见到槽的构形。

还可以举出的例子有瑶山M10的一件琮式镯,形制与张陵山M4的那件相似,精雕的兽面如贴饰一般,也没有形成角状,贴饰之间也不见槽形。

在太湖地区之外邻近的区域也有类似发现。如江苏阜宁陆庄M3出土的一件琮,琮射与射间布置很清晰,容易被看成槽的射间就是筒体的表面。

又如江西德安湖塘水库遗址出土的一件琮,四角的射也是兽面,射间也是筒体的表面,没有见到槽形。

按照对琮体结构的理解,我另外绘出了两张解构图作示意。从侧视与俯视图看,琮体与琮射的结构非常清晰,射部原本的设计,就是附加的装饰。

因为四角的射合围但没有对接,射与射之间留有间隔,这个间隔很容易被看作是一个槽形,而这个所谓的槽只不过是琮体的表面,其实它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槽状,并且也没有体现出刻意设计并雕琢为“槽”的主观意识,如前所述,客观上琮的中心筒体上,也是看不到这个槽的,从上到下,并没有槽存在。

我还检索了不久前出版的《良渚玉器》一书,这里再选取10多件反山和瑶山墓葬中出土的玉琮,仔细观察那些“槽”的特写照片,再次确认琮的射间与筒体表面处在同一个平面,没有槽形结构,而且这没有一个例外。那件反山琮王也是如此,它在射间上刻出精致的神面,但那也不是槽形结构。

良渚文化之后,特别是在西北地区出现的琮,左右两射连成一体,射间消失。玉琮之射与射间变化的背景与动因,射间的有与无之含义,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方向明:中华礼制文明的先河——良渚文化玉器鉴赏
李默然|宇宙知识与个人转变:再论良渚文化玉琮
说琮|“八方”之谓
古玉的鉴别方法
牧古说古珠-第十一篇-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珠子
中国最早的“国徽”—良渚神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