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之形神:还能更悟元初妙,刻出从来无相身

武当山金顶殿及明代真武大帝铜像 

道教的神仙信仰——

最早源于上古时代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拜,源于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华民族先人对大自然的一种认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盼。

到了商周时期,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信仰体系与崇拜的制度,开始融人中华民族日常生活之中。

明代 老子骑牛铜像 北京白云观

明代 琉璃元始天尊 首都博物馆藏

明代  琉璃元始天尊像 旧金山亚洲美术馆藏

汉末,张道陵创立道教教团

道教尊老子为道祖。奉老子所著《道德经》为基本经典,信仰《道德经》提出的“道”与“德”。认为“道”是宇宙中最高的主宰,天地万物都是由“道”产生,并为其主宰:而遵循“大道” ,对“道”的践行即为“德”。

道教崇拜的神仙体系,大致可以分为:天神、星宿神、山川社稷之神、女神、方位神、守护神、散仙等几大类。

天神中,“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为道教供奉的最高天神,合称“三清”。同时,也代表道教追求的“玉清”、“上清”和“太清”三个最高境界。



山西永乐宫三清殿与元代壁画《朝元图》(临摹图)局部

永乐宫,是元初道教全真派三大宫观之一,原址位于永济县永乐镇,1959年因修三门峡水库而迁至芮城县北郊。三清殿,又名无极殿,元代建筑,是永乐宫最为宏伟的主体建筑。三清殿建在宽敞高大的台基上,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八架椽,单檐五脊顶。屋脊上的鸱兽差不多高达3公尺,粗大的斗拱层叠交错,四周的雕饰不多,给人以简洁、明朗的感觉,体现元代典型建筑风格,是元代建筑的佳作。前檐中央五间和后檐明间均为隔扇门,其余为墙。北中三间设神坛,其上供奉道教最高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合称为三清。三清塑像今已不存。殿内四壁现存总面积达403.34平米的壁画《朝元图》,场面波澜壮阔,气势宏伟,闻名天下。


玉皇,是执掌天界众神的天神,人们称之为“天帝”、“天公”、“天老爷”。

道教遵从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道法自然”的道理,认为曰月星辰和山川河湖的运行,都与人命运中的祸福贵贱息息相关,因此信仰星宿之神、山川社稷之神和方位之神。

众星之神中,与人们关系最密切的有斗姥、太白金星、南极仙翁、二十八宿等;山川社稷之神中,最主要有五岳、五镇、四渎、城隍、土地等;方位之神,即代表东南西北四方的青龙、朱雀、白虎、玄武。

道教称女神为“元君”,俗称“娘娘”。女神中地位最高的为“后土”,她是大地之母,执掌大地万物的兴衰枯荣,因此也执掌人的生育和寿命。

明代 铜鎏金西王母像 古天一拍品

明代 西王母铜像 山西太原纯阳宫

元代 泥塑彩妆丘处机像 北京白云观丘祖殿

元-明 铜鎏金丘处机像 古天一拍品

道教最初是不供奉神像的,仅有神位或壁画。

张道陵的《老子想尔注》云:“道至尊,微而隐无状形象也,但可以认其诫,不可见知也。”《陶隐居内传》云:“在茅山中立佛道二堂,隔日朝礼,佛堂有像,道堂无像”。

道教供奉神像,大约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代。《隋书·经籍志》云:北魏太武帝时,寇谦之“于代都东南起坛宇,……刻天尊及诸仙像而供养焉”。

还有,陈国符所著《道藏源流考》附录二《道教形像考原》中有:“王淳《三教论》云:‘近世道士,取活无方,欲人归信,乃学佛家制作形像。假号天尊及左右二真人,置之道堂,以凭衣食。宋陆修静亦为此形’。是(刘)宋代道教,已有形像。”

可见,南北朝刘宋陆修静时代,道教已开始有造像活动。

明末清初 沉香雕和合二仙 古天一拍品

清代 竹雕合和二仙嬉戏像 故宫博物院藏

在《道藏·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有:“科曰:凡造像皆依经具其仪相,……衣冠华座,并须如法。天尊上披以九色离罗或五色云霞,山水杂锦,黄裳、金冠、玉冠”,“不得用纯紫、丹青、碧绿等”。“真人又不得散发、长耳飞独角,并须戴芙蓉、飞云、元始等冠”。“左右二真皆供献或持经简,把诸香华,悉须恭肃,不得放诞手足,衣服偏斜。天尊平坐,指捻太元,手中皆不执如意尘拂,但空而已”。

如果造像不依规定,或稍有不恭,就会“鬼神罚人,既非僭滥,祸可无乎”。

又据《太上洞玄灵宝国王行道经》记载,道教造像“随其所有,金银珠玉,绣画织成,刻本范泥,凿龛琢石,雕牙镂骨,印纸图画”, “一念发心,大小随力,庄严朴素,各尽当时”。

即道教造像用材可随其所有。

明代 泥塑关羽 山西太原关帝庙,现藏故宫博物院

清康熙 泥塑贴金关帝 山西解州关帝庙

也正是由于道教造像有完满神性的灌注,既神圣又崇高,所以较世俗性造像更难于制作。

明代《道藏》中说:“道家之相,要见视听于外而存内观之意。世间虽大富贵人,其像亦甚易见,谓如富有之人则多气酣肉重,颐颔丰满,然而近乎重浊。”

又及,“道像则不失其风骨清奇而有大贵人之气,见于眉目之上。天庭日月之角;又背若万斛之舟,喻其厚重也。必先知此大略,其为像庶几矣。虽然但当有其意,甚不欲圭角呈露,此所以为尤难。世之富贵虽大,至于帝王,犹于术之中可求,惟道像则要于术外求之。术说外相则穷,到妙极处,至于内相则术不能尽。


元至正十五年 彩塑玉皇大帝 晋城玉皇庙

世间贵人像乃至帝王像,都较神像容易塑造。

因为世俗人物“气酣肉重”、“近乎重浊”,较少“道”、“气”、“神”,肉身中缺乏神性灌注,那么只要表现其 “形”就可以了。

然则,神像有灵性和神性,并有“道”、“气”流灌于全身,是形而下之“形”与形而上之“神”高度统一之物,具有神圣与超越性。

创作者要想雕造出卓越道教神像,需要有灵性有悟性,还要能够深刻体会宇宙大道之精妙。

所以,塑造道教神像难度之大,正是:一点灵光用处真,精穷众妙自通神。还能更悟元初妙,刻出从来无相身。

明万历 张天师铜像 北京白云观

明万历 文昌帝君铜坐像 北京白云观

明代 德化窑文昌帝君坐像 古天一拍品

明代 天地水府三官大帝众 山西博物院藏

三官大帝是道教供奉之神,始于汉末张陵之五斗米道。张陵以符咒治病号召徒众,治病时将患者姓名书于三纸上,一置山上,一埋地下,一沉水中,称为三官手书。画中前列三者为天、地、水三官形象,后三者为侍从。
 20春拍线上征集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山石刻之三清古洞
古代道教造像
组图:中国古代道教造像鉴赏
道教造像的分类与鉴赏
道教碑文資料庫 ? 仙雲觀大業造象題記
道教神仙谱了解一下,千万别拜错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