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线观展|到宋代,客来敬茶民间成时尚,当时朝廷也以茶荐社稷、宗庙,乃至朝廷皆有茶礼

展览版块三

“西湖与龙井茶的布局”

“龙井茶的技艺传承”


西湖双绝与西湖茶礼

西湖双绝

自古以来,人们把茶与水的关系看得十分重要。西湖秀丽的青山养育了“绿茶皇后”——西湖龙井茶。同样,秀丽的青山孕育了众多的名泉,为展示“绿茶皇后”的风采,带来了无限的生机。玉泉、六一泉、白沙泉、金沙泉、珍珠泉、虎跑泉、甘露泉等等,无数名泉如同狮、龙、云、虎、梅一般,镶嵌在西湖的群山怀抱里,与西湖龙井茶交相辉映,名泉,其中又以虎跑泉为最。用清洌醇厚的虎跑泉水,沏泡上等的西湖龙井茶,汤色清碧、香馥如兰,味甘无穷。故人们把龙井茶、虎跑水,称杭州西湖双绝。

虎跑泉出自虎跑景区,虎跑景区坐落在西湖西南隅的大慈山白鹤峰下。景区内溪涧琮琤,峰石高耸,松枫参天。清澈明净的虎跑泉从这里山岩的石罅间涓涓涌流,长年不息。虎跑名泉出于此处,与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分不开。这里北、西、西南三面高山耸峙,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马蹄形的汇水地。三面高山山峰高达230米,而泉池的出水口海拔只有70米,这160米的落差,加上山岭上茂盛的古树名木,涵养了大量的地下水,为虎跑泉蕴含了丰富充裕的水源。这里地质结构,是三面高山的山体岩层向着出水口倾斜。其山体石英砂岩中节理裂隙相当发育,三组裂隙纵横交错,互相沟通。泉水从石英砂岩中的石英和二氧化硅岩层渗透,水质相当纯洁,分子凝聚力强,表面张力大,矿化度低于杭州其他名泉,被列为杭州山泉之首。据说当年清乾隆帝曾用特别的银斗 ,以泉水的轻重来品评各地名泉。结果北京玉泉为第一,镇江金山寺冷泉为第二,杭州虎跑泉和无锡惠泉并列第三。因此,虎跑泉又有天下第三泉之称。据科学测定,虎跑泉水内还含有一种具有放射性气体——氡,每公升含氡量达26埃曼,经常饮用或沐浴这种矿泉水,有利尿、促进蛋白和糖类代谢等保健作用。

用现代科学手段测试,硬度高的水沏泡茶直接影响茶汤色泽,影响茶叶有效成分的溶解,这种茶水色泽黄褐而味淡,严重的会味涩以致味苦。由此可见,好茶离不开好水。湖山孕育了龙井茶,湖山造就了虎跑水,“茶经水品两足佳”,龙井茶与虎跑水结合,无愧“西湖双绝”。

茶俗茶礼

钱塘立夏斗纷华,忙煞青帘卖酒家。

腊窖开生邀客饮,不须更吃七家茶。


清人陈灿用“七家茶”生动地勾勒了立夏之日,杭城市民各烹新茶馈赠邻里的场面,反映了当时的茶俗。千百年来,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茶俗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其中茶礼尤为突现。

客来敬茶,是我们最传统的礼节。追溯其源,可到晋代。《世说新语》记述:王濛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意思是说王濛出于好客,凡有客人到,不论是谁,他都拿出自己所好的茶来。可是当时许多人不习惯喝又苦又涩的东西,把敬茶反当作“水厄”,真是辜负了王濛的一片诚意。这个故事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晋时客来敬茶还未形成普遍礼仪。

随着制茶技术的发展,到了唐朝,茶逢盛世,茶道大行,人们遂改“水厄”观念,客来敬茶渐成习俗。

到宋代,客来敬茶不仅在民间已成时尚,而且当时朝廷也以茶荐社稷、宗庙,乃至朝廷进退应对之盛事,皆有茶礼。当时宫廷茶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便是朝廷茶仪。当时除了客来敬茶,送客还要点汤。宋代《锦绣万花谷》记载,宋代给皇帝讲读的官员,“每见先赐坐饮茶……讲读完毕,复坐饮汤乃退”。宋人龚鼎臣《东原录》载,晏殊为翰林学士时,宋真宗召见他,要代他起草浩命之事,交谈时,赐坐又赐茶。当晏殊起草的诏令完毕,真宗又“点汤”而送。宫廷官府如此,当时民间也是如此。宋佚名《南窗纪谈》说:“客至即设茶,欲去则设汤,不知起于何时。然自官府下至闾里,莫之或废。”可见设茶点汤的礼节民间也是一样。设茶与点汤有不同之处。宋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说:“汤取药材甘香者屑之,或温或凉,未有不用甘草者。”点汤用的不是茶,而且有多种多样的,可能是按不同人等级及时令节气变换的。宋人赵希鹄《调燮类编》卷二《清饮》中记载有很多汤品,如桔汤、暗香汤、天香汤、茉莉汤、柏叶汤、橙汤等等。

茶兴于唐,盛于宋。宋代的茶礼证明了这一点。

《梦粱录·嫁娶》记载了南宋杭州的嫁俗,把茶饼作为定亲财礼中的重要礼品之一。男家送财礼给女家,女家以“茶饼果物”回送。为什么要以“茶饼果物”回送,究其原因,古人解释道:“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即取其不移置子之意也。今人犹名其礼曰下茶。在上古时代,种茶都采取种子直播,无移栽习惯,更没有掌握插播、压条和嫁接等无性繁殖技术。古人称茶为“不迁”。其实以茶为礼,寄寓着对婚姻的“矢志不移”和“必定有子”,取吉祥之意。

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辰、沅、靖各州之蛮,男女未嫁娶时,相聚踏唱,歌曰:“小娘子,叶底花,无事出来吃盏茶。”反映吃茶定亲的习俗。

可见茶俗、茶礼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作为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以茶礼的形式来反映与实现,用茶礼来折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明。

西湖龙井茶茶形的演变

“老龙井有水一泓,寒碧异常,泯泯丛薄间。幽僻清奥,杳出尘寰,岫壑萦回,西湖已不可复睹矣。其地产茶,为两山绝品。郡志称宝云、香林、白云诸茶,乃在灵竺、葛岭之间,未若龙井之清馥隽永也。”这是明人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第四卷《南山胜迹》中的一段记述。此时,龙井茶的名气不仅超过了唐宋时期的宝云、香林和白云茶,而且逐渐声名远播,脱颖而出。

龙井茶的出名,首先得益于明代“罢造龙团”、“叶茶上供”这个大背景。与前代相比,明代贡茶一改宋元时代上贡小龙团茶的旧制,从而导致明代朝野饮茶习惯的改变。洪武二十四年(1391),明太祖朱元璋为减轻茶户劳役,下诏令曰:“岁贡上供茶,罢造龙团,听茶户惟采茶芽以进。”当时所说的“茶芽”,实际是宋元时期已经出现的“草茶”或“散茶”。毫无疑义,这种不入品号、制作简易的草茶或散茶,就是当时百姓“细民”日常饮用茶。明太祖朱元璋少年时曾出家为僧,在寺庙饮用的就是这种草茶或散茶,他也习惯于这类清淡的茶。朱元璋此举,对于西湖茶区早已流行的“叶茶”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就全国而言,唐宋贵龙团茶。唐人首称浙江长兴的阳羡茶(即紫笋茶),宋人最重视福建建州的北苑茶。到了明代,人们最喜爱的则是江、浙、皖的叶茶了。屠隆《茶说》在“茶品”一节中列举了明代六品名茶,这就是江苏的虎丘、天池,安徽的六安,浙江的阳羡、龙井、天目。

明钱塘(今杭州)人许次纾在《茶疏》中也评述了当时的名茶:“近日所尚者,为长兴之罗岕,疑即古人顾渚紫笋也。介于山中谓之岕,罗氏隐焉故名罗。然岕故有数处,今惟洞山最佳……此自一种也。若在顾渚,亦有佳者。人但以水口茶名之,全与岕别矣。若歙之松萝、吴之虎丘、钱塘之龙井,香气浓郁,并可与岕雁行。”依许氏所言,曾在唐代采制过贡茶的长兴顾渚,明时采制的叶茶称岕茶,为时人所尚。能与岕茶并称佳茗的有歙县的松萝茶、苏州的虎丘茶和杭州的龙井茶。

明时龙井茶的产地仅局限龙井一地。高濂《遵生八笺·茶泉类》云:“杭之龙泓(即龙井也),茶真者,天池不能及也。山中仅有一二家,炒法甚精。近有山僧焙者亦妙,但出龙井方妙。而龙井之山,不过十数亩,外此有茶,似皆不及。附近假充,犹之可也。至于北山西溪,俱充龙井,即杭人识龙井茶味者亦少也,以乱真多耳。”

冯梦桢在《快雪堂漫录》里也说到正宗龙井茶难以买到:“昨同徐茂吴至老龙井买茶,山民十数家各出茶。茂吴以次点试,皆以为赝,曰:真者甘香而不洌,稍逊便为诸山赝品。得一二两以为真物,试之,果甘香若兰。而山民及寺僧,反以茂吴为非,吾亦不能置辨。伪物乱真如此!”从高濂、冯梦桢两则记述看,其时人们只以老龙井所产者才称为龙井茶,其余附近诸地所产概为赝品。

清代,称正宗龙井茶为“本山”。

清末,本山龙井茶的产区比明时已有扩大。程淯在《龙井访茶记》中说:“今所标龙井茶,即环此三五里山中茶也”,“盖自十八涧至理安,达江头,目翁家山、满觉陇,茶树弥望,皆名龙井。北贯九里松至栖霞,亦名龙井,然味犹胜他处。杭城所售者,则笕桥各地之产矣。”那时龙井茶的产量,“岁产上品茶,如明前、雨前者,千余斤耳;并粗叶红叶计之,岁额止五千斤上下”。

龙井茶炒制成扁平外形,应在清代,而且当在晚清。首先从明代有关龙井茶采制的记述中可知,当时还未制成扁平状。冯梦桢《快雪堂漫录》记云:“炒茶,锅令极净,茶要少,火要猛,以手拌炒,令软净取出,摊于匾中,略用手揉之。揉去焦梗,冷定复炒,极燥而止。”依上述炒而揉的制法,茶叶外形显然不可能是扁平的。再看徐珂《清稗类钞》所记,清高宗朝人贡的明前龙井,“颁赐时,人得少许,细仅如芒”。由此可知,那时龙井茶也还是呈芒针,外形挺直而未扁平。

在现有史料中,能明确记述炒制龙井茶成扁平外形的仅程淯的《龙井访茶记》。他在“焙制”一节中说:“炒者坐灶旁,以手人锅,徐徐拌之。每拌以手按叶,上至锅口,转掌承之,扬掌抖之,令松,叶从五指间,纷然下锅,复按而承以上。如是展转,无瞬息停。”以上炒制手法中的“每拌以手按叶”、“复按而承以上”,这接连不断“按”,就是为了使龙井茶外形扁平光滑。

此后,便有徐珂在《可言》卷十三中所记:“茶之叶他处皆蜷曲而圆,惟杭州龙井扁且直"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炒制十大手法

西湖龙井茶的炒制工艺,也是独一无二。其炒制工艺流程全靠手工完成,精致细腻。西湖龙井茶从枝头采下鲜叶后,还前后经历了鲜叶摊放——青锅——(揉捻)——回潮——二青叶分筛与簸片末——辉锅——干茶分筛——挺长头——归堆——贮藏收灰等10道不同的工序,才能够成为一杯出类拔萃的品饮佳品。鲜叶采回后,需在室内先薄薄地摊放一层,散发鲜叶中的青草气,加速芳香物质的挥发,提高茶香,减少苦涩味,增加茶中内含物质,尤其是氨基酸的含量,提高茶汤鲜爽度。茶农们也将这一过程称为“摊放晾青”。此外,这道工序还可以使炒制的龙井茶外形更为挺立光洁,色泽呈现出糙米色。鲜叶经摊放后再进行筛分,分为大、中、小三档,然后根据不同档次,采用不同锅温和手势来炒制。但是此工序的时间一定要控制得当,防止因摊放时间过长,导致鲜叶氧化红变,进而影响后续工艺进展及茶叶品质。

在龙井茶整个炒制的工艺流程中,“青锅”和“辉锅”这两道工序可谓是关键点,而控制火力锅温和掌控手法手势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炒制时,火力过高,细嫩的茶芽极易粘锅,使干茶形成焦边,滋味略显焦火味;火力不足,则茶芽易发腻,导致红梗红叶,茶色ヽ汤色暗沉,香气、滋味稍逊一筹。

不同等级的茶叶在炒制时也会有所区别。炒制特高级西湖龙井时,投茶量要少,火力要低;中高级龙井锅温相对要略高,落锅时发出爆响声。炒制时,当手感觉到茶叶温热,锅面与茶叶之间润滑光溜,则表明火力正合适;如锅温过高,则动作要快,手势要轻,避免焦边、焦味;锅温偏低时,则反之,防止茶汁挤出,影响品质。

炒制西湖龙井茶时,全凭炒茶师傅一双手在一口光滑的特制铁锅中,不断变换手法炒制而成,其基本原则是“茶不离锅,手不离茶”。整个炒制过程中,手艺高超的老师傅们有按、抹、翻、抖、甩、拓、扣、压,挺,磨等十大龙井炒制手法,他们根据鲜叶大小、老嫩程度和锅中茶坯的成型程度,灵活地变化手法,调节手上炒茶的力量,劳动强度甚大。炒制西湖龙井茶,师傅的炒茶技艺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技艺娴熟的人,才能炒出色、香、味、形俱佳的龙井茶。

半斤龙井鲜叶经过大约8小时的炒制后,茶叶的含水量从75%左右减少到6%左右,成为外形扁平挺秀、匀齐光洁的成品干茶。而这一整套的炒制方法,与赵尧生的《龙井访茶记》中记载的几乎相同,与乾隆皇帝观茶作歌诗中所描述也大致相同,这说明至迟在清中后期,龙井茶这一独特的炒制工艺已经发展成熟,加工龙井茶,与其说是炒茶,不如说是在雕琢一件精美的艺术。随着西湖龙井茶需求的增加,近现代开始, 龙井茶的加工中也逐步融入了一些机器加工的元素,如“青锅”等初制环节中,许多都用上了杀青机等专门的制茶机器,以提高炒制效率。而其他流程,则更多保留了传统的手工炒制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茶龙井茶 | 明前西湖龙井手工炒制
懂西湖龙井,读这一篇最全面的百科就够了!
西湖龙井的炒制
全家人爱吃的养生菜,味美清口,色香味俱全,延年益寿的必备菜肴
要想买西湖龙井不吃亏,认清这些技巧
西湖龙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