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上麦积丨东方微笑 麦积山第44窟

麦积山石窟第44窟,西魏(535-556年)开凿,平面方形窟,前部在地震中坍塌,仅余洞窟后壁,现存一佛二菩萨一弟子,44窟为西魏典型代表窟龛之一。窟内塑像虽遭风吹、日晒、雨淋,但大都完好如初,表现了当时的匠师雕塑才能的非凡和制泥技巧的高超。
正壁主佛高1.60米,头上做右水涡纹高肉髻,内穿僧祗支,胸前系结,外披通肩袈裟,半结跏趺坐。肉髻、胸前、衣裙上均残存彩绘痕迹,覆于佛座前的悬裳衣褶俱呈圆转的线条,质感的厚重与线条的飘逸融为一体,既富于变化又舒畅自然,层次分明,且富有装饰趣味。施无畏和与愿印的双手,虽然纤细柔美,但给人无限的慰藉与和顺的力量。花瓣般的衣裾间露出一足,圆润而圣洁,昭示佛之内心的纯净无染。佛面形方圆适中,眉宇间透露出睿智而深沉的灵气。鼻梁高而修直,与额头相连,可以看出此尊主佛像已逐步从“秀骨清相”向隋唐的丰腴过渡。
佛像中最典型最明显的特征是那神秘的微笑。薄唇小口,笑靥微绽,端庄典雅、微微俯视、和蔼可亲。这是一种无念无挂的大自由状态,微闭的眼睛带有一丝含蓄,内敛的神情隐藏着一份自信,面部慈悲而庄严,娴静而宽容、矜持且淡然。


主佛两侧菩萨上身袒露,下着长裙,衣饰线条感流畅,层次感强,左侧菩萨束花冠带项圈,左手提颈瓶右手握飘带。右侧菩萨左手提如意,右手屈肘于腹部。二菩萨塑作技艺精湛,表情变化惟妙惟肖,是一对美丽善良的妇女形象,和正中主佛相互映衬,清新之中,增添了一些雍容华贵之气。而在飘带的残破处,暴露出了内部的铁条。铁条是为了适应飘带独立且自然弯曲而采用的工艺,如此塑造出来的飘带样式更加形象、动态感强烈,显示了当时工匠聪慧、高超的造像手法。内侧弟子同样也是面型方圆,上着通肩袈裟,下着长裙,足穿方头履。形象淳朴,虽暴露在外最多,风雨侵蚀严重,但纹饰依然清晰。

(来源: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水麦积山石窟之四:第127窟之伎乐飞天
麦积山127窟正壁主佛与菩萨
各代佛教造像的发展历程:从后秦到北周
甘肃—天水麦积山(下)
菩萨像(珍藏版)
麦积山石窟虚拟漫游 第44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