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漢代的出廓玉璧 (作者:张经)

     北京联合大学考古学研究中心  张经教授

 @琳琅琼琚古玉文化沙龙(原创)

      商人尊神,“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因此商玉多具有溝通天人的功能;周人重禮,有著以等級為核心的禮樂制度,所以周玉多用於載禮;漢人採取“外儒內法”的統治路線,興經學,行雑霸,因而漢玉的祭祀或禮儀功能大為簡化,往往有著更強的世俗性。在漢代,人們更看重玉器的裝飾性和賞玩功能,商、周時期曾經流行過的玉器品種到了漢代很多已不復存在了,即使沿襲下來的品種,功能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玉璧從產生之初就用於祭祀,以璧禮天,故璧為圓形。隨著禮樂制度的變化,春秋戰國時期璧的功能也逐漸擴大,被用於佩戴、隨葬等等。戰國時期在玉璧的形製上出現了一種全新的形式----出廓玉璧,即在圜形玉璧的輪廓上又附益了各種紋飾。出廓玉璧的出現,突破了一直以來“璧圜象天”的形製特征,顛覆了以往玉璧的定位和功能,到漢代,這種出廓玉璧开始流行,表明玉璧的世俗性裝飾功能大為增強,其與祭祀和禮儀活动已經漸行漸遠。

    漢代出廓玉璧所附益的紋飾,有鳳鳥,有雲龍,也有吉語。有的附益部分甚至已经超出玉璧本身,使得玉璧成了附屬。到了東漢,社會上很流行的常見吉語諸如“宜子孫”、“長樂”、“益壽”等也用於裝飾玉璧,充分地說明出廓玉璧所具有的世俗性裝飾功能。有研究者認為漢代出廓玉璧是用于充當豪華的室內裝飾,並引《西都賦》、《西京賦》,其中在描寫長安宮殿的室內佈置時曾提到有“金釭銜璧”,“絡以美玉”,還是很有道理的。下面選取了一些出土資料,來領略一下漢代出廓玉璧的精美與繁縟。 

      獸首銜環璧,通長16.7釐米,寬13.8釐米,厚0.7釐米,1983年廣東省廣州市象崗南越王趙昧墓主棺室出土。獸面仍然是傳統的軸對稱構圖,但是在一側立有一只螭虎,打破了這種軸對稱圖案的設計,使得上半部的設計有一種不平衡感,獨到而巧妙,出土時位於玉衣頭罩側面。该器極為珍罕,用途不明,可能用為裝飾品。

     鳳鳥牌形飾,長14釐米,寬7.4釐米,厚0.4-0.5釐米,1983年廣東省廣州市象崗南越王趙昧墓主棺室出土。中間為長方形牌形飾,內有一回首鳳鳥,下方則為變形鳳鳥。牌形飾一側為鳳鳥出廓玉璧,另外一側為一組由鳥、腰鼓形及垂花形組成的裝飾。牌形飾下端曾殘損,以金攀修復。整件器物設計複雜精巧,出土時位於玉衣頭罩頂部,形製僅見,用途不明,可能為裝飾品。

     雙鳥出廓雙連璧,通寬12.4釐米,通高7.4釐米,厚0.4釐米,1983年廣東省廣州市象崗南越王趙昧墓主棺室出土。雙璧間為雙鳥及卷雲紋,構思精巧,視覺平衡感強,出土時位於墓主人絲縷玉衣雙鞋的下方,璧上還有纏系的絲織帶子保留下來的痕跡。



     雙鳳出廓玉璧,長9.1釐米,高7釐米,厚0.35釐米,1983年廣東省廣州市象崗南越王趙昧墓主棺室出土。玉璧的下方左右各裝飾一隻透雕鳳鳥。

     龍鳳飾出廓玉璧,通寬10.2釐米,厚0.25釐米,1983年廣東省廣州市象崗南越王趙昧墓主棺室出土。璧中間透雕一龍,曲身呈S形,兩側出廓雙鳳鳥。

     這兩件玉璧是組玉佩中的兩件,出土於墓主人的胸腹之間,由玉璧、玉璜、玉人和黃金、玻璃、煤精珠飾等組成,長度約為60釐米。組玉佩在周代比較流行,與墓主人的身份、地位、性別等等有密切關係,在晉侯墓地、芮侯墓地等皆有出土,令人驚艷。漢代組玉佩出土數量很少,南越王墓保留有較多的戰國特征,有多件組玉佩出土。出廓玉璧成為組玉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鳯出廓玉璧,通寬7.8釐米,厚0.3釐米,1983年廣東省廣州市象崗南越王趙昧墓東側室右夫人棺位處出土。因為同出有“右夫人璽”等印,所以能夠推測其所屬。玉璧飾以三隻透雕的鳳鳥,兩只鳳鳥為底座,一只鳳鳥朝天。這件出廓璧也是組玉佩中的一件。

      三鳯出廓玉璧所屬組玉佩,南越王趙昧墓東側室出土,由玉佩、玉環、玉璧、玉璜、珠飾等穿係而成。東側室出土組玉佩7組,這是其中一組,屬於南越王趙昧的右夫人所有。 

     三龍出廓玉璧,南越王趙昧墓東側室出土組玉佩中的一件,外徑5.1釐米,內徑2釐米,厚0.3釐米,玉質較差,透雕三條龍,部分殘。因為同出“泰夫人印”鎏金銅印,可以明確所屬。

      雙柿蒂出廓玉璧,南越王趙昧墓東側室出土組玉佩中的一件,出土於墓室內西北部,早年已經浸水漂移。出廓璧外徑7釐米,厚0.3釐米,外附柿蒂形,每個柿蒂上各有兩個穿孔。該組玉佩位置已經變動,故其組成與編綴方式有待進一步研究

     雙龍出廓玉璧,通高29.9釐米,璧徑13.4釐米,孔徑4.2釐米,厚0.6釐米,1968年河北省滿城縣陵山M1西漢墓出土。雙龍相背而立,龍首昂起,龍身向上延展。這件玉璧附益部分甚至超出玉璧本身的高度,這種設計,很顯然與祭祀等無關,更可能是用於裝飾。

    雙鳳出廓玉璧,長6.7釐米,寬3.6釐米,1973年河北省定縣M40西漢墓出土。出土時在墓主人頜下。

     蟠螭出廓玉璧,寬19.9釐米,厚0.7釐米,1959年河北省定縣北莊東漢墓出土。玉璧上附蟠螭形裝飾。


     雙龍銜環出廓玉璧,高30釐米,璧徑24.4釐米,厚1.1釐米,1969年河北省定縣M43東漢墓出土。器形較大,玉質好,製作精良,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

     “宜子孫”玉璧,高9釐米,璧徑7釐米,厚0.4釐米,1984年江蘇省揚州市邯江甘泉老虎墩東漢墓出土。璧上廓出有回首鳳鳥,身下為“宜”字,璧雙圈間為雙螭,曲身靈動,中間上下兩字為“子”、“孫”。“宜子孫”是漢時習見的吉語,此種玉璧,顯然並非用於祭祀、禮儀,而更有可能是飾物。

    “宜子孫”出廓玉璧,通長30釐米,璧徑20.7釐米,厚0.6釐米,1986年山東青州馬家冢東漢墓出土。

     “長樂”出廓玉璧,高18.6釐米,橫寬12.5釐米,孔徑2.6釐米,厚0.5釐米,故宮博物院藏。

    “益壽”出廓玉璧,通高13.2釐米,璧徑10.5釐米,厚0.5釐米,故宮博物院藏。

     雙螭出廓玉璧,高15.7釐米,璧徑13.9釐米,天津藝術博物館藏。
      漢代出廓玉璧以其別具匠心的設計,優良嫻熟的製作和加工,在中國玉器發展史上獨樹一幟,成為漢代玉器發展水平的代表之一。南越王墓中出土的幾件出廓玉璧,很明顯地受到戰國時楚文化的影響,其中龍、鳳的設計風格,甚至紋飾特征,都具有楚式玉器的特點,那麼這種出廓玉璧的產生與流行,很有可能是楚風流佈的結果。
    總體而言,西漢時組玉佩仍然有使用,出廓玉璧也往往成為組玉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出廓玉璧附益部分的設計上,也更為形式多樣,裝飾繁複,造型豐富;東漢時組玉佩不再使用,出廓玉璧的設計則通常僅在一處附益堆飾,造型和風格趨於單一。這種變化,也反映了兩漢在社會文化方面的不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瑾瑜匯】略論戰漢出廓玉璧之發展演變
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玉器,各个精美绝伦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看看海昏侯墓到底比南越王墓牛在哪里?
从未被盗扰的南越王墓,出土了全国一半的玉质容器
中国历朝历代玉器鉴赏(二)
广州·南越文王墓(西汉南越王博物馆)(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