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认识老子从楹联开始​ 卞广军 河南南阳

关注和转发本视频号都是对楹联文化的重视和支持






认识老子从楹联开始

卞广军 河南南阳

     是楹联给人类提供了审美社会的大好平台。对仗社会、对仗人生、对仗灵山秀水,是人类审美的必然结果,圣明的老聃把我们带了进来。我认识老聃是从一副楹联开始的,随着对老子楹联的收集和研究,老子这个伟人的形象在我脑海里才有了清淅的轮廓,楹联助我触摸到了老子文化的大致脉络。

     年轻的时候,到邻村走亲戚,见路边砖瓦窑贴有一副对联:“骑青牛开天辟地;挥如意点土成金”。春节砖瓦窑也贴对联吗?经打听,原来是我们这一带老百姓祭祀窑神的一种方式。后来经过附近的煤窑,看到了同样内容的对联也贴到煤窑的门上,咨询窑匠师傅得知,民间所祭祀的窑神即是指负责掌管煤窑的神灵,也指专司砖瓦窑的神。两个不一样的行当敬奉同一尊神灵,张贴同样对联,这共同的神灵就是民间传说的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何以尊奉为窑神呢?这其中也有一个故事。太上老君骑着青牛出函谷关,一路巡视凡间,路过座大山时,看到不少人在山上挖媒,这群人累得要死可一直挖不出煤。后经老聃的点化,挖煤人找到了煤层。这里的煤不仅好挖,而且质量还特别好。当大家知道点化他们挖煤的人就是太上老君时,赶紧朝着老君走过的方向行礼。那一天正是农历腊月十八。此后,采煤的人为了纪念太上老君对采煤人的怜惜而加以指点一事,就把每年的腊月十八当作一个敬窑神的节日,隆重地对太上老君供拜。这个故事一传十,十传百,窑神之说就传开了,成为了挖煤人和烧砖人提供了敬奉师祖的理由。

     老君山大门上也着这样一副对联:“玉炉烧炼延年药;正道行修益寿丹”,这副联是说老子炼丹技术的。老子是道家始祖,长于炼丹之术。炼丹需要用煤火加热,而煤是火之源,所以称老子是煤业祖师,被人们当作窑神历代顶礼膜拜。老君山的灵官殿有一副对联:“开混沌如剪清柳;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副联的大致意思是说老子有开混沌的功劳,以及老子道家学说对治理国家的作用和意义。

     太上老君(前600年——前470年左右),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从《列仙传》开始,老子被列为神仙,称为太上老君,尊为道祖。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他的哲学思想及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立教开宗,紫气东来三万里;著书传道,函关西去五千言”、“唯看老子五千字;闲写黄庭一两章”,这两副联讲的是老子著作的撰写过程和老子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老子对人类的贡献。据说太上老君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人们称为老子。老子写下的《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思想与古希腊哲学,构成了人类哲学思想的两座高峰,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 

曾经有两个历史掌故,意味隽永。其一是:不知何年何代,有人出了一个上联,“骑青牛出幽谷,老子姓李 ”。这个上联其实很简单,它告诉我们:当年的老子学成归来,走出函谷关的时候,天空中一片紫气东来,似乎告诉大家,老子已经出现了,一个伟大的人物将要创立新思想了。这副联的下批,几代人都没有对出,一直到西汉年间有一位学子对了出来:“斩白蛇入武关,高祖是刘”。说的是刘邦还是一个起义人士的时候,斩杀了白蛇,一举攻入武关,灭秦朝,建立西汉。刘邦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历史人物,而且以他作为下联的主要人物,配得上上联中主要人物老子。这副对联对历史上两个有影响的人物进行了介绍,上联说老子,下联说高祖,把两个人物的异乎寻常,艺术而又大气的进行了概括,工对巧妙,概括叫绝。特别是对老子的描写,更是洒脱出山,酣畅淋漓,令人难以忘怀,无限向往。其二是:“老子天下第一;孙子盖世无双”。对于这副联,一般人都会觉得写联人好生猖狂,竟然敢说自己是天下第一。可是这个“老子”并不是代指自己,这个老子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创始人老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圣”孔子还曾找老子求学,被称为是老子的学生。所以这样说上联“老子天下第一”就没有那么狂妄了,而是在赞扬老子的学识。下联中一般人认为孙子是骂人的话,但是“孙子”又有另外一个称呼,就是指的是“兵圣”孙武。也就是写《孙子兵法》的那一位。这副对联可以说太经典了,上联夸人下联贬人,妙趣横生。

     据说,老子故里在涡阳, 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北平原腹地,亳州市中心,这里有“老子故里 天下道源”的美称。涡阳境内有道教祖庭天静宫、道源湿地公园、东岳庙、东太清宫、尹喜墓等文物古迹。“有星突流于园,老子因而降诞”,人们将老子诞生处称之为“流星园”,这是载入史册的事实。涡阳县不仅勘查出流星园旧址,且出土“古流星园”石匾额一块,还有“老子□□”残额半块,所缺部分合理推断应该是“故里”二字,《正统道藏·犹龙传》云:老子降生时“万鹤翔空,九龙吐水,以浴圣姿,龙出之处,因成九井。” 据传在原流星园旧址,有九口古井。经过清理,其中一口初步推测为春秋时代的井”,其他8口井中有3口经汉代修整过,有5口井在宋代曾重新修筑。这些可以证明老子诞于此地。

     关于老子故里,历史上有过涡阳、鹿邑的纷争。涡阳、鹿邑两地都曾属亳州。这两个地方本属同一河的两岸。《魏修老子庙诏》则直接称“涡水北有老子庙”。郦道元的《水经注》不仅指明老子故里在涡水之北,而且还在谷水(今武家河)入涡处附近。《李母冢碑》中说:“老子生于曲涡间”。“曲涡”就是亳州之东涡河北岸一带。不管老子生在涡阳,还是生在鹿邑,但老子的思想是全社会的,是全人类的。人们对其故里的纷争,只能说明大家都深爱着老子,都想占占老子的名气,扩大他们的地域知名度,大家都想传承和发扬老子的哲学思想。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有关老子的对联一直被广泛流传,让现代人看到古人的佳作,本文所举例子都是历代文人们对老子思想的总结、品味和传承,也是历代人民群众对老子的爱戴和敬仰,更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对世界的展示和卓越贡献。用楹联把老子思想的形成和内涵进行总结,这是历代文人的智慧,是老聃把社会人生对仗起来,于是,人类社会便有了诗意,有了妙趣,有了丰富的内涵。







最近视频

关注和转发本视频号都是对楹联文化的重视和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生中必学的百副传世楹联(三)
诗词对联基础资料汇编(二)
楹联名家谈楹联写作
对联教案
楹联欣赏 嵌字联
对联基础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