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些澧县老照片,你是否似曾相识?


2019年,《城头山视窗》先后推出了“城市特刊”“工业特刊”“教育特刊”“卫生特刊”,但澧县作为农业大县,没有推出“农业特刊”一直深为遗憾。

刊物特出后,不想几年后“澧县人文”公众号将本刊搜集的老图片又进行了一番归纳整理,让受众更为广阔。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本刊精心策划,花费了一番功夫,从县档案局、县图书馆及相关部门单位,并前往异地到摄影大家雷新康老师、本地巨宿龚道育老师、陈克发老师等人家中才拷贝到了有关图片,堪称于一次抢救性发掘。看到“澧县人文”“澧县在线”一个个点击量较高,甚为欣慰,才真正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相关照片,是时代的剪影,更为历史的见证!


上个世纪的那些老房子

都在岁月里斑驳了光影

那些熟悉的街道

都变了模样

有些东西在时代更迭里弄丢了

有些事情在兜兜转转中给忘了
澧县,就在这不知不觉中慢慢 ' 消失 ' 了

所以接下来,我想和你聊聊

那个曾经属于我们的澧县

时光荏苒,澧县经历了太多沧桑

那时候,天很蓝,车很少

那时候,谈恋爱不讲条件,看中人好就行

那时候结婚不看家庭

就看小伙行不行

那时候的姑娘愿意跟你一起吃苦

为未来奋斗

那时候结婚没有录像

没有司仪,没有彩排

甚至只有一身红衣服,连婚纱都没有

只有新娘新郎脸上幸福的笑容

那时候结婚办酒席不是为了礼金

是为了大家一起来热闹

见证他们的幸福

那时候情侣间碰一下手都会羞涩红脸

那时候的婚姻有拌嘴

有打架,却少有离婚

那时候的爸妈

是我们又相信爱情的理由

其实,全国情况大同小异

那时候邻里间处得就跟一家人似的

有事帮忙

大人不在把孩子叫家吃饭

那时候一家人晚饭后

在房前看星星乘凉,孩子们嬉闹玩耍

没有手机,没有电脑

交流很多,感情很浓

那时候,天空很蓝

小溪很清,昆虫鸣叫

那时候,我们没心没肺

无忧无虑,无拘无束

澧县消失的吆喝

弹棉花  

小时候家家户户要做被褥

都会去找弹棉花的工匠

随着一声声弦响

一片片花飞,一堆棉花被压成

一条整整齐齐的被褥
(全国劳模、棉花专家澧县毕承松,1962年受到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

小时候有新被子盖也是很幸福的事!

磨刀匠  

' 磨剪 ~~ 刀,菜刀 ~~~~

长吆喝似乎总会或近或远的响起

老扛着一条板凳,上面有磨刀石

看他拿着菜刀在磨刀石上

哗哗哗的来回磨着……

不一会儿菜刀就像新的一样了

剃头匠  

一个煤炉子烧一锅开水,一根板凳

剃一个头两块钱,绝不多收

师傅手艺好,平头剪得那叫一个顺

如今已被各种高消费的理发店替代了

修鞋匠 · 伞匠 · 配锁匠  

嘴里噙一两枚小鞋钉
身边的收音机咿咿呀呀的响
时不时还跟身边的人开个小玩笑
曾经方便就能修补的东西
如今可能这种缝鞋的机器好像都很少见了
澧县人消失的感情

距离拉淡了情感

更不要说邻里之间的感情了

消失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短短一篇文章根

装不下大家满满的回忆

如今我们都已长大

澧县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在这座城市里

' 有的地方,看一眼就少一眼

一座城市的发展

也意味着许多时代的印记

在不断地消失

而那些 ' 消失 ' 的部分

终有一天,会生长出新的希望

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澧县

在我们的心中都是最好的澧县


主编/易宗明| 编辑/黄 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不起,邯郸要消失了!
【民政特刊】温情殡葬 唤来新风除旧俗——澧县殡葬事务中心近年工作纪实
对不起,沈阳要“消失”了...
70、80年代“拾棉花”老照片
陈丽君:我的猫很烦我唱越剧,我一唱它就嫌弃我
教师节特刊:这些话你的老师说过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