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沉浸式演艺丨“演艺新空间”创意营造戏剧与文化空间的沉浸融合

【温馨提示】本文在参考文献基础上经平台责编重新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献参考来源:沉浸城市;文旅规划设计联盟;旅游地产观察;王菲-西部旅游;戚帅华.侯豫炯.刘青-洛阳日报;吴丹妮-上海艺术评论

随着体验概念的提出,人们逐渐认同消费者与商品的良好互动可以更好地提升营销效果。传统的旅游演艺,演出空间是固定且单一的,沉浸式旅游演艺按剧情发展配有多空间场景,打破了“演员台上演,游客台下看”的模式,游客不仅可以边走边看,而且可以深度参与剧情,甚至可以扮演剧中角色,与演员互动,共同推动剧情发展。

而戏剧艺术与特色场地的融合,既能突破传统表演艺术对场地的要求,有利于形成文旅互动的氛围,发挥表演艺术资源线下引流效率,更能为当地集聚人气,有利于“全城戏剧”艺术氛围的构建,推动城市文化氛围的营造。

INTRODUCTION

一 · 沉浸式戏剧的新演艺空间

(一)戏剧+景点:打造新文旅项目

要实现沉浸式戏剧与文旅景点的耦合,首先要寻找到人文特点与时代趋势的匹配之处,例如和谐与美好、发展与奋斗、提升与创新;其次则是要注重新形式与旧内涵之间的融合,历经岁月洗礼、时代变迁,最终保留下来的文化才是精华,要把这些文化穿上当代人喜欢的外衣,走进生活,才让精神与价值观得以传承与前行;最后是做到故事的延续与续写,在创作上不仅要挖掘历史、延续远古的故事、述说祖辈的故事,还要讲述我们所经历的故事。

例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纪念时刻,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充分利用其具有的丰富红色资源,引导更多的民众走进红色遗址旧址和设施场馆,追寻初心之路,感悟理想之光、信仰之力。

在五四青年节于多伦路首演的沉浸互动式红色文化情景剧《青春为祭》就是这类实景型沉浸式戏剧作品的典型代表。该剧场景利用了左联会址纪念馆、景云里、公啡咖啡馆、老电影咖啡馆等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上的历史文化场馆,通过沉浸式的情境设计、互动叙事等创作手法,突破传统观演关系,让观众获得沉浸式的情感体验。

(图片:情景剧《青春为祭》丨来源:网络公开)

红色精神作为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对城市的历史沉淀与未来发展有不可或缺的方向指引作用。而依托红色元素打造的沉浸式戏剧,则更是在城市精神文化传播与历史沿革介绍方面意义深远。

比如,以周公馆为真实历史现场的红色主题沉浸式戏剧《思南路上的枪声——向着光明前行》,便是一部下足功夫、诚意满满的红色主题沉浸式文旅戏剧佳作。该剧以周公馆所辖两栋建筑的展陈和办公空间为“舞台”,以扎实可靠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以真实历史人物为角色设定,以悬疑推理为主基调,深度融合戏剧表演、剧本杀和沉浸式互动体验等多种艺术手段展开剧目表演。

在这里,观众将被分为工商组、民主组、文艺组、妇女组、记者组五个组别,以各自的身份沉浸式参与一场周公馆内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亲眼目睹革命者的奋斗与牺牲。让观众以主动学习者的姿态,感受红色革命精神的无穷力量。

(图片:实景沉浸式戏剧《思南路上的枪声——向着光明前行》丨来源:网络公开)

目前,大型沉浸式实景演出《寻梦闽都》在福州乌山也完成了首场公演,其与福州著名景点三坊七巷街区形成旅游动线,将演出分为“山海之间”、“坊巷情怀”、“海丝传奇”、“有福之州”四大篇章,以榕树精神为核心,以乌山为讲述者,设计金鳌银鳌主形象贯穿始终,场景描绘出栩栩如生的福州人文生态画卷。

(图片:实景演出《寻梦闽都》丨来源:网络公开)

(二)戏剧+商业综合体:搭建新驻演空间

演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深度结合,突破了传统表演艺术对场地的要求,有利于形成文商旅互动的氛围;与商业综合体合作,发挥表演艺术资源线下引流效率,为商业体集聚人气,有利于“全城戏剧”艺术氛围的构建,也有利于城市文化氛围的营造。

例如,《疯狂理发店》的原型作品曾经在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小剧场驻演多年,被翻译成法语、德语等23种语言并在多国演出。开心麻花将该剧引入中国后,加入了沉浸式戏剧和剧本杀的元素,受到青年观众群体的追捧。自去年9月10日起,该剧在上海瑞虹天地月亮湾 5楼驻演,并且取得了市场佳绩,尤其国庆长假期间,几乎场场爆满。

(图片:沉浸式戏剧《疯狂理发店》丨来源:网络公开)

国内首部深夜沉浸式剧场《里弄1992》则是开心麻花与商业综合体/ 城市公共空间合作的另一个沉浸式戏剧项目。该剧与北外滩来福士城市集市联合出品,在网红打卡地“上海老里弄场景”里演出沉浸式戏剧,并且将演出时间段安排在商场打烊后的深夜时段。

(图片:沉浸式戏剧《里弄1992》丨来源:网络公开)

二 · 多空间展出的沉浸式演艺新形式

(一)隧洞演出:沉浸式演出《寻梦闽都》

2022年8月5日,大型沉浸式实景演出《寻梦闽都》在福州市乌山隧洞首映。180°视角史诗级洞幕,360°环绕式观演体验,6000㎡戏里戏外全沉浸,让游客身临其境。

(图片:沉浸式演出《寻梦闽都》丨来源:网络公开)

《寻梦闽都》演出将数字科技与国风艺术融合,打破时空的物理限制,充分利用乌山隧道集实景山水与剧目内容完美结合的特色,在这独一无二的演艺空间里,着力打造集表演艺术、光雕艺术、视觉艺术于一体的沉浸式演出,不断活化福州历史故事,带给观众可视、可听、可触、可参与的观演新体验,更具互动性和传播性。

(图片:沉浸式演出《寻梦闽都》丨来源:网络公开)

该演出旨在分享坊巷历史文化、国家级非遗技艺、特色艺术表演、海丝文创交流等闽都文化元素,讲述福州故事,解读海丝传奇,凸显闽都文化国际品牌,迭代升级福州文旅资源,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真正将福州建设成为有历史、有故事、有温度、有情怀的文化名城。

(图片:沉浸式演出《寻梦闽都》丨来源:网络公开)

《寻梦闽都》剧情取材于福州地方文化,以清代福州本土小说《闽都别记》主人公——周太朴为讲述者,设计金鳌银鳌主IP形象贯穿始终,抓取福州最具代表性的人文、历史、景观元素,展示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视听表演“活化”历史,绘出栩栩如生的福州人文生态画卷。

《寻梦闽都》演出分为“山海之间”“坊巷情怀”“海丝传奇”“有福之州”四大篇章。其中,“山海之间”篇章以沉浸式光影空间及具有电影感的对白将观众带入远古幻境中,开启一段天地初开、闽都缘起的神话故事;“坊巷情怀”篇章通过喜娘将福州婚俗进行趣味化展示,并以五个不同时期的林觉民视角,将最美的《与妻书》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海丝传奇”篇章采取乐舞诗剧的形式,演绎海丝大背景下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展现福州的茉莉花茶文化和闽商勇于拼搏的拓展精神;“有福之州”篇章讲述福州人民的精神内核。

(二)无座位剧场:沉浸式话剧《极夜》

“民国27年,抗日战场上烽火连天,当时在民间出现了义福帮会,惩恶扬善,保民安邦……”12月13日晚,沉浸式话剧《极夜》体验场在苏艺演艺文化集聚区“极空间”开演,复古的民国风陈设,丰富的演出形式,多变的表演风格,也让观众对沉浸式话剧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这也是苏艺演艺文化集聚区的首场演出。

(图片:苏艺演艺文化聚集区丨来源:网络公开)

“极空间”没有观众席,整个剧场由不同的房间和布景构成,演出开始后,观众们依据自己被安排的身份开始进入剧情,跟着“主角”走进故事的主线。除了能够近距离的观看演员表演,观众同时还是故事的参与者、推动者,与演员共同推动后续剧情进展,不是坐在观众席中,而是围在演员周围360度体验表演。

(图片:沉浸式话剧《极夜》丨来源:网络公开)

除《极夜》外,沉浸式戏剧《燎原》也在“极空间”与观众见面。演员、舞台、观众无间距地融合在上千平方米的实景空间里,恍若时空穿越,重回那个风卷云涌的时代。

“极空间”只是苏艺演艺文化集聚区的其中一个演艺空间。据介绍,苏艺演艺文化集聚区是苏州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打造的“12+N”剧场群落,在艺术中心原有4个剧场的基础上新增8个演艺新空间,笑果工厂、奇幻森林、小不点大视界、哲腾新创、大盒沉浸、洪旭文化等知名厂牌已经入驻,涵盖“笑果工厂”脱口秀、沉浸式戏剧、悬疑推理剧、时尚魔术表演、非遗文化演艺秀、亲子家庭戏剧、互动游戏剧等驻演项目。

(三)实景演出:沉浸式演出再现《蓼莪》慈孝文化

2022年12月10日下午,作为第十三届中华慈孝节系列活动之一,一场穿越千年的沉浸式实景演出《蓼莪》在慈城镇的抱珠楼精彩上演。以诗为媒,以艺为介,再现《诗经》中的“千古孝思绝作”,让人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传统慈孝文化的博大精深。

(图片:抱珠楼丨来源:网络公开)

自古以来,诗、歌、舞不分家,如何将这流传千年却深奥难懂的诗歌,改编成大众喜闻乐见的视听觉盛宴,在被誉为中国慈孝文化之乡的慈城得以再现?宁波当代舞团别出心裁,将演出分为“茹”“空”“缘”“度”四象,在每一象中将《蓼莪》以孝为先的思想贯穿始终。

伴随着空灵的古乐,当代舞《茹》以纯粹的肢体语言,将《蓼莪》中那份“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的炙烈情意,在举手投足间展现得淋漓尽致,如同涓涓细流般娓娓道来。

(图片:沉浸式演出《蓼莪》丨来源:网络公开)

诗歌吟唱《双调·水仙子·失题》荡气回肠、器乐重奏《句章》灵动流畅、街舞《镀》青春洋溢……没有开场串场,整场演出突破传统拼接式的表演形式,每个节目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以《蓼莪》中的诗句进行关联,将不同艺术手段进行整合,最终在舞台上呈现出音乐的慈孝、舞蹈的慈孝以及观念的慈孝。

这种富有浓郁反差化的艺术形态,带给人全新的视觉、听觉盛宴,能让观众在心灵深处感受到现代艺术以及慈孝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能让大家明白,慈孝不是只有耳提面命,更不是只有书本说教,它是一种人人能懂、能感知的氛围,人人都可以近距离接触并参与其中。

(图片:沉浸式演出《蓼莪》丨来源:网络公开)

三 · 沉浸式戏剧新演艺空间的未来展望

多样化的演出空间为沉浸式戏剧的生长和发展提供了契机,而大量“沉浸式戏剧/沉浸式+”作品的集中出现,则为这些别致的演出空间聚集了人气。有些作品甚至不止通过大麦、摩天轮等传统票务网站售票,而是新增了“大众点评网”“小红书”等本地生活的购票渠道。这意味着,与在传统剧场内演出的戏剧作品相比,“沉浸式戏剧/沉浸式+”作品的消费群体和消费性质都发生了变化。

(一)强调游戏性、社交属性

沉浸式戏剧经过数年的发展,其垂直领域已经开始分化。这个分化主要体现在弱化戏剧仪式性,强调游戏性的作品不断出现。沉浸式游戏是一种“戏剧游戏”,这是一项集体活动,活动拥有剧本(或是文本,或是剧情大纲),拥有表演场所,演员与观众的界限是模糊的。活动需要尽可能地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并且确保每个人的即兴表演都能融入活动。在沉浸式游戏中,作为戏剧基本功能的游戏性被放大,而仪式性相对减弱。但是这不代表沉浸式游戏作为戏剧的净化、疗愈的功能随着仪式性的削弱而随之减弱。相反,恰是由于“沉浸”,往往能够使参加者受到更加深切的体验。

例如,英国的沉浸式剧场“秘密影院”,创新性地融合了电影、音乐、戏剧和装置艺术,创造出一种拥有全新生命的艺术形态,以前所未有地体验感和趣味性吸引着年轻人的深度参与,让消费者的体验从单纯的“观看”转变为了“演出”。

(图片:沉浸式剧场《秘密影院:007大战皇家赌场》丨来源:网络公开)

(二)寻求复购率提升的着力点

对于沉浸式戏剧作品而言,其再消费性是保持持久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作品可以为观众提供多方面、多层次的情感需求的时候,可能可以刺激观众的重复购买,当观众需要从某一部作品中获得多维度体验的时候,也可能会刺激观众的重复购买。因此,多线程叙事、丰富的体验场景、对于观众的着装要求等细节安排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追求戏剧自身内容的精细打磨

沉浸式戏剧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作品数量增长,市场占有率的提高,以及沉浸式戏剧自身发展等三部分。近年来,沉浸式戏剧自身发展亦在进行中。

横向领域表现为融合——沉浸式戏剧已不局限于发端之初常见的肢体剧、话剧的演出形式,而是借由音乐剧、舞剧元素的加入,拓展了沉浸式戏剧的外延;垂直领域则表现为分化——沉浸式体验、沉浸式游戏、沉浸式剧本杀等新品类的出现,丰富了沉浸式戏剧的内核。针对这些细分领域的实践与研究,还需要不断深入,这不仅可以进一步促进沉浸式戏剧的发展,还可以为当代戏剧发展增添新的火种。

沉浸式体验的深层意义在于能够促使观众通过演出和体验进行反身性思考,雷恩沃特曾指出,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一个崭新的时刻,在每一个时刻都进行反身性的思考便是对自己的思想、感触与身体知觉的高层次认知。

近年来,沉浸式戏剧自身发展在飞速进行中。横向领域表现融合—沉浸式戏剧已不局限于发端之初常见的肢体剧、话剧的演出形式,而是借由音乐剧、舞剧元素的加入,拓展了沉浸式戏剧的外延。同时,实景演艺成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拉动文旅消费增长的重要领域之一。打破传统剧场的观演关系,注重互动性与体验感,使观众和演员、舞台融为一体等改变的出现,正不断创新着旅游演艺的内容和形式,加快推动沉浸式演艺产业发展。

多样化的演出空间为沉浸式戏剧的生长和发展提供了契机,而大量“沉浸式戏剧/沉浸式+”作品的集中出现,则为这些别致的演出空间聚集了人气。有些作品甚至不止通过大麦、摩天轮等传统票务网站售票,而是新增了“大众点评网”“小红书”等本地生活的购票渠道。这意味着,与在传统剧场内演出的戏剧作品相比,“沉浸式戏剧/沉浸式+”作品的消费群体和消费性质都发生了变化。

【温馨提示】本文在参考文献基础上经平台责编重新整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秀文化 解乡愁丨《寻梦·千年闽越》大型情景演艺秀
中秋国庆假期演出市场精彩纷呈 文旅融合活力迸发
沉浸式演出 旅游演艺的下一个风口
直播预告!海派文化艺术系列讲座——海派文化与话剧
宋官林:回归戏剧初心的演艺新空间
消失的南华剧场 | 空中茶摊vol.7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