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3-2027年中国康养产业发展预测分析

2021年中国康养产业发展格局


一、康养产品供给多元化,产品质量显著提高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康养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在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多项促进康养产业发展的有利政策不断发布推行,同时基于老年化和疫情的双重驱动,康养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风口,各方资本纷纷顺势而上,抢占市场。康养产业在各方资本的推动下由传统的单一养老业态向养生、医疗、文化、体育、旅游等诸多业态延伸,逐渐形成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康养产品种类也不断多元化。李茜燕指出,从21世纪初到现在,中国康养旅游产业由粗放式规模发展逐渐转向产业融合发展阶段。这种融合主要体现在业务、产品和政策标准等方面。一方面,在康养旅游的核心业务领域开展横向延伸,通过扩大康养旅游业务的经营规模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利用市场优势和品牌效应,再将业务向纵向延伸,将业务扩展到为康养旅游活动服务的上下游产业中,增强上下游产业的关联性以及为同一消费者进行服务的协同化作业能力;另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打造特色鲜明、包含多种行业服务功能的多元化康养旅游产品,从消费者年龄构成角度上,康养产品年龄覆盖由老年人、孕妇婴幼为主向全年龄覆盖转变,随着健身赛事、康复医疗、亚健康预防等康养产品的出现和发展,青少年群体也成为康养产品覆盖的年龄段。

二、康养受众多元化,产业发展逐渐走向成熟

  从市场需求角度看,康养的基本目的从实现物质、心灵上的健康养护到实现生命丰富度的内向扩展,以往康养产品更多的是对身体的养护,如保健、运动、休闲等产品或服务,但近年来康养产品越来越多地强调对人们心理健康、思想、信仰等精神层面的养护,如心理咨询、艺术鉴赏等服务的出现发展。总体上,由于康养需求的多元化,以市场为导向的康养企业不断进行康养产品创新和开发新的康养市场,以满足更多人的不同方面的康养需求。另一方面,近年来的康养企业不断引进更高端先进的医疗设施服务,不断加强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同时还聘请专业的心理、身体护理师,以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满足不断升级的康养需求。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康养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快节奏、高压力工作和相对恶化的生活环境使得疾病、亚健康等问题威胁着每一个家庭,也刺激了城市人群对康养休闲的需求。伴随着这一需求的增长,康养受众数量迅速壮大,受众范围不断扩大。从传统的孕妇、老年人到青少年再到中青年等各个年龄阶层的人群,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康养需求,可以说当前社会各个群体都已经被纳入康养的范围。不同群体的康养需求为行业带来了庞大的潜在市场,推动了康养产业逐渐走向成熟。全龄康养趋势下,康养产业不再局限于养老方面,逐渐与运动、疗养、养生休闲、疾病防控等多方面深度结合。康养+医疗、体育、文旅等多种发展模式出现并迅速发展。同时康养相关行业迅速跟进,金融行业加强资金支持,保障了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药品制造、体育器材制造等制造业为康养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康养产品,高新技术企业为康养产业朝着高端、精细方向发展提供了智慧支持。康养概念的纵深发展,康养人群的多元化推动了康养产业发展模式多样化,丰富了康养产业的新型业态,推动了康养产业走向成熟。

三、供需市场尚未完全匹配

  虽然市场供给产品的数量在增长、质量在提高,市场需求也在逐渐成熟,但是因为供需双方的目的、需求不一样,所以二者也并未完全匹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不匹配。第一个是产品上的不匹配:供给方更倾向于挣快钱,希望通过快速销售产品回笼资金,比如地产模式,就是通过快速买卖房地产的方式,回收现金流;而需求方更多的是需要内容,独特、丰富、有吸引力的内容才能让消费者买单。第二个是渠道上的不匹配:虽然供给方的营销渠道采用全渠道营销的方式,但是正因为全渠道营销具有渠道全、渠道广的特点,使其反而很难抓住重点。第三个则是市场细分导致的供需不匹配:康养是“全生命周期”的,因此涵盖人群广泛、多样,市场细分不够细、不够专业,消费者的需求就难以被投资者捕捉,从而导致了供需的失衡。

老年智慧康养平台的典型案例


  我国多地已着手建设老年智慧康养平台,如北京市建立了以养老服务为主、以老年用品为辅的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石洞子沟街道推出了涵盖多种养老和医疗功能的社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通过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实现了政府、机构、社区、社会公众之间的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浙江省是我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的省份之一,也是老年智慧康养建设试点较多的地区;初步形成了省级统筹的老年智慧康养体系,共有示范街道(乡镇)45个、示范企业16个、示范基地14个,3类试点建设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选取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作为我国老年智慧康养平台建设的研究案例,具有较好的参照价值。
  杭州市西湖区老年智慧康养平台的案例分析:

一、建设基础

  2020年,杭州市西湖区的老年人口约为13.37万,老龄化人口占比接近17.8%;结合区情实际,提出建设“服务联合、人才成长、照护标准、康养支付”4个体系,初步形成康养联合模式,为老年智慧康养平台建设提供了必要基础;与企业合作建立了“西湖区康养一体化平台”信息系统,对接西湖区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涵盖老年人建档、申请、入户评估,提供康复服务、结算等功能。建成的西湖区老年智慧康养平台作为浙江省智慧康养体系建设试点之一,入选了国家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名单。

二、建设模型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康养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西湖区老年智慧康养平台是全区的总控平台,对接各个街道的分平台:实现了康养服务从评估到服务计划制定、实施、结算的全过程及一体化闭环式管理,将线上和线下服务融合、家庭养老床位与智能化设备及平台融合、呼叫中心与平台融合,使得各种康养服务场景、碎片化的服务项目在平台上实现了整合。西湖区老年智慧康养平台的建设模型分为管理端、用户端、支持端。管理端是西湖区的总控平台和各个街道的管理平台,用户端设有老年人端口和服务人员端口以提高服务便捷度,支持端涉及区域内的数据系统、云平台、智能设备等。在整体运行模式中,平台还设有全程安全监测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主要功能表述如下。

  体适能评估。2020年,西湖区将体适能评估检测纳入70周岁以上企业退休人员的年度常规体检。西湖区老年智慧康养平台自2019年上线以后,截至2020年7月已完成体适能评估约10614人,人均成本为30元。相关评估数据直接接入西湖区康养管理平台,在平台上根据评估结果对老年人身体状况进行建档并制定康养计划。评估机构一般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根据老年人所在社区就近分配评估机构;评估完成后,平台自动生成评估报告,为老年人提供预防方面的服务和知识指导。

图表 西湖区老年智慧康养平台总体建设模型

  康养服务。在完成体适能评估后,平台自动生成康复计划;老年人可在咨询、权衡之后自主选择合适的康养服务计划,与平台签订康养服务协议书;平台依据就近原则为老年人分配服务机构,将康养工作单分配给康养服务人员(服务机构依然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服务实施阶段,可以选择服务人员上门居家服务,也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团体康复训练。服务实施过程纳入全程动态监管,便于管控服务质量。

  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家庭养老病床安装了用于体征监测和安全防护的智能化设备,如网关、红外检测仪、摄像头、智能床垫、智能药盒、智慧按钮等,将老年人生命体征、健康管理、居家预警信息传递到云服务中心;云服务中心将处理后的信息传递到呼叫中心、监护人、社区管理人员,便于掌握老年人实时情况,采取及时必要的干预或服务。服务人员通过平台每天早晚查房两次,接受老年人24h咨询和紧急救助,同时将各项情况通过应用程序(APP)发送给相应的监护人。

  补充内容。平台还有一些补充功能:呼叫中心功能,24h响应老年人的紧急求助;数据统计功能,存储全区老年人的基础信息,包括老年人总数、性别、年龄、体适能评估数据等;回访与反馈功能,及时更新对老年人、老年人家庭、社区服务组织的回访与反馈信息。

  通过西湖区老年智慧康养平台,提供各项康养服务约26608人次;体适能评估和体适能训练服务的占比较高,占据了大部分服务项目人次,其他项目服务人次偏少。这也显示,参加体适能评估的老年人通常会选择体适能训练服务以达到健康目的。

图表 西湖区老年智慧康养平台各项康养服务情况

三、面临的问题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康养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公众对智慧居家养老的认知不充分。虽然政府已出台多项智慧养老政策,但资源投入力度还不够,公众对智慧居家养老的实际知晓度较低。一方面,公众对新事物都有一定的试探心理,与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不同的智慧服务模式还需加强宣传推广;另一方面,老年人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能力会有一定程度的弱化,需要一定的学习时间才能对智慧养老服务进行有效回应。

  老年人对服务的接受度较低。智慧居家养老存在的困境之一即老年人的实际使用行为较少。尽管智慧居家养老拥有较为完善的设计与规划,能给予老年人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但当前服务的实际使用率并不高。课题组调研发现,在推广平台的康养服务时通常会给予老年人一定的使用优惠,但有一部分老年人只消费优惠券的部分内容而不会有进一步的预订服务,对平台服务的接受度较低。从康养服务数据来看,免费的体适能评估、体适能训练服务的使用人次较多,而需要付费的自我训练、上门康复、中医理疗等使用人次较少。

  医院合作的积极性不高。老年智慧康养平台依托浙江省康养联合体系进行建设,而康养体系重视的是老年人疾病预防与康复护理,联合社区、医院对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在建设之初,与医院的合作可以借助公益来促进,但这不是长久之策,医院持续参与的积极性会受到影响。只有将参与老年康养事业的医生、护理人员纳入医院的奖励政策及晋升制度对象范围,建立并完善医院的利益回报机制,才能吸引医院等机构持续参与社区服务,进而发挥康养平台的最大效用。

2021-2022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规模


一、2021年

  2011-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趋势新兴企业活跃度不减,商业模式逐步成熟。

  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总额达到创下历史新高的219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2.84%;同时融资交易数量达到1362起,同比增长77.57%。

  2021年上半年,我国医疗健康产业资本市场延续了2020年下半年的资本盛况,而下半年的资金势头不减反增,尤其第四季度出现的大量高额融资,使得该季度的融资总额接近600亿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一批商业模式完整、正逐步拓展业务的初创公司在本年度表现突出,例如抗肿瘤创新药物研发商鞍石生物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疗法开发商翼思生物。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康养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超过半数的企业完成A轮及B轮融资,融资总额高达151亿美元(973亿人民币),占国内年度融资总额的超44%。

图表 2011-2021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变化趋势

单位:亿元、起

图表 2011-2021年中国各季度融资总额及事件数

单位:亿元、起

二、2022年

  国内方面基本与全球趋势同步,融资事件数在2022年Q1达到历史新高,共有326起。尽管整体火爆度不及2021年同期,但2022年资本对医疗健康产业仍持乐观态度。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康养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考虑多方因素,我们判断,新冠疫情对医疗健康资本涌入的催化作用仍未失效,资本对医疗健康产业的热情仍未减退。此外,与2020年资金抱团的情况相比,资本在2022年Q1延续了2021年对初创公司的态度:包容度有所提高,更多有潜力和成长性的初创企业得到资本助力。

声明:图文视频资料网上搜集整理,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健康中国”框架下,智慧康养成为养老事业新“风口”
智慧养老【1307】康养产业规划建议:准确定位+康养智慧化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智慧养老”贴心守护老年人
关于智慧养老的四大问题、五大建议
亿万级养老市场即将打开,目前有哪些发展模式
天津市全面推进“互联网+”智能养老服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